马伟明团队攻克电弹动力难题 比美先进有望装第3艘航母

2017-11-11 08:20:10   

美国防务新闻11月10日报道,中国已经在其下一艘航母的常规推进系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能够在不需要使用核动力推进的情况下运行先进的弹射器来弹射舰载机。


中国电磁弹射系统研究
香港“南华早报”援引接近中国解放军的消息来源报道称,由中国海军高级工程师马伟明少将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个中压直流输电网络,取代了原来以交流电为基础的系统。
形成了一个集成的推进系统,新系统将允许常规动力的航空母舰运行电磁弹射系统(EMALS),与传统的蒸汽弹射器相比,电弹系统提高了运行效率,准确性更高,同时缩短舰载机的弹射周期。


马伟明院士
消息人士还表示,中央军委曾经要求中国的下一艘航空母舰装备电磁弹射系统,但是设计人员到目前为止一直受到该系统的电力需求的困扰,也就是非核动力航母能否产生足够电力来运行该系统的问题。
如今马伟明院士在这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意味着中国现在可以按计划建造第3艘航空母舰,预计排水量在8万吨级的范围内,如果按计划配备电磁弹射器,那么该航母将能够携带更全面的舰载机。


歼-15弹射型测试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海军在某航母训练基地开展了一对弹射器的研制工作。据认为,这一对弹射器由一个蒸汽弹射器和一个电磁弹射器组成。海军正在对这两套系统进行评估,并使用改装的沈阳歼-15舰载战斗机进行试飞。
中国海军目前有一艘在服的航空母舰“辽宁”号,这是由苏联时代的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翻新和现代化改造而来的,而另一艘国产航母目前正在进行舾装。后者在辽宁号基础上作了稍微改动,两者都配备了弹射歼-15的滑跃式甲板。


歼-15测试
然而,滑跃式甲板的使用给中国海军航母带来了操作上的限制,因为滑跃式甲板无法弹射尺寸更大、更重的舰载机,比如像美国海军的E-2“鹰眼”舰载预警机或C-2“灰狗”运输机。目前,中国海军在辽宁号上操作的昌河Z-18型运输直升机,该机搭载了多模有源相控阵雷达,作为舰载预警机使用。


E-2“鹰眼”
然而,与像E-2“鹰眼”这样的固定翼涡桨飞机相比,直升机的续航能力和操作高度都明显不足,从而大大缩短了雷达的探测距离与预警时间。
而且,马伟明院士研发的新的发电系统可以让中国海军的军舰配备电磁轨道炮和定向能武器等现代武器。今年3月,马伟明院士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从事综合推进系统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解决“军舰部署高能武器的问题”。


他后来还声称,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比美国海军的吉拉德·福特号所使用的系统更为先进,也更可靠。福特号航母于今年7月份的试运行试验中,首次使用电磁弹射系统进行了舰载机弹射。
然而,美国海军在发展电磁弹射系统时遇到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可靠性方面,在测试该系统期间不断进行改进,这些修改旨在让波音F/A-18E/F“超级大黄蜂”和EA-18G“咆哮者”能够携带外部油箱弹射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