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2023军费8579亿美元,已是中国军费4倍,我国是否需再增军费
2022-12-15 00:51:07
虽然对美国人来说。2023财年已经开始两个多月了,但是按照他们的光荣传统,拜登政府与国会,以及国会两党之间关于今年的军费给多少,都花在什么地方的争论还是一直持续到了这两天。美国国会众议院终于投票批准了2023年度的美国国防授权法案,让美军不至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钱不够用。
图片
而美国的军事预算,那历来就是全世界关注的重点,2023财年的美军预算,比起去年来有了非常显著的上涨,众议院通过的预算法案总额已经达到了近8560亿之多,比起去年的7777亿来上涨显著,也是美国军费首次突破8500亿,即使去掉负责核武器生产维护的能源部预算,美军的预算那也是创下了历史新高。相比之下,2022财年美国的国防预算为7777亿,拜登政府向国会申请的2023财年国防预算为8130亿。
与拜登政府的申请额相比,国会的批准额增加了450亿,与去年相比更是一口气增加了超过10%,也算是史无前例的大涨了,别忘了年初咱们公布咱们今年的国防预算涨了7.1%就已经搞得整个西方友邦惊诧觉得我国另有所图了,不知道在看见美国这一口气涨了10%不止的预算之后这些西方媒体又准备怎么说。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国防授权法案当中的这个国防预算并不能等同于美军的军费,其中还包括了能源部这样的负责美国核弹头生产与维护部门的经费,不过即使去掉这一部分,那8000多亿美元的国防部经费也很离谱了。
毕竟相比之下,我军今年创纪录新高的军费总额,也就1.47万亿人民币出头,换算成美元也就2100-2200亿美元,相差有差不多4倍,即使考虑到2023年我军的预算肯定还会涨,但也很难涨到10%,与美军之间的军费差距还是有少说6000亿美元之多。
如此一来那就又涉及到那么一个问题了,就是我国有没有必要又有没有能力,将军事预算也提升到2%GPD这个美国给北约盟友们建议的支出标准线上。
图片
那实话说,这种需求其实算不上非常迫切,一口气提升到2%也不是很现实。首先咱们得明白,军费总额是军费总额,军费购买力是军费购买力,军费总额更大不代表购买力也更多。同样是100亿美元,那印度能装备的军队与我们能装备的军队是一个概念吗?与美军军费持续走高相对应的,是美军军费的购买力不断走低,多种装备采购价格快速上涨让美军的军费涨了,但是装备采购的数量与质量却跌下来了。
比如按照2023财年的新价格,MQ-9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单机采购价已经上涨到了1亿美元,20倍于我军的同等级装备;比如美国海军的新批次圣安东尼奥级两栖攻击舰,采购价也也达到了我军071的15倍以上;比如近30亿美元一艘,能买3艘半055的伯克级驱逐舰等等,在美军装备采购价已经数倍于我军的当下,单纯的数值高并没有什么意义。
拿购买力来计算,我军军费的购买力平价总额已经超过了美军,这也是符合大众常识的事情,毕竟最近几年我们在以每年4-5艘盾舰的速度快速追近美国海军的同时,还实现了空军战斗机数量上和战斗机机队规模上对美国空军的超越。
再加上陆军的陆航大扩编以及防空兵与炮兵的大换装,火箭军的大跨步发展与战略支援部队的组建,全方位对美军实现追赶超越的前提下,说购买力平价的军费比美军少,那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
图片
加军费当然得加,但核心问题还是在于怎么加,在美国即使军费4倍于我们也还是在不断被我们追近的背景下,当然没有迫切的必要,一年涨个百分之几十的军费,将军费总规模提升到2%去,那陡增的几千亿支出只会给财政增添巨大困扰。
美军2023财年军费涨了那么多,有个前提是2022年美国的通胀率高达7%以上,如果军费涨幅不能超过这个数字,那实际军费规模就是在缩水的,但这对我国来说又不一样,咱们没有那么离谱的印钞大水漫灌速度,只要保持合理增幅,就能够维持住军费总购买力的上升。
长远的看,我们应当以2%的GDP规模为一个最终目标,分期的进行投入去逐年增加追赶,在美军一边加军费一边实力萎缩的情况下有序的实现对强敌的追赶。
当然如果考虑到美国在亚太地区还有那么几个会协同的盟友一起行动,比如什么日本自卫队,比如澳大利亚与加拿大两国的军队,比如会帮助美国分担大西洋方向防务的英国,比如可能在半岛方向挑起事端的韩国,比如会乘机进行冒险的印度等等,那我们的军事预算确实不能仅仅以美国人作为对标的对象。
虽然说放在目前来看,我们目前的军费规模,就已经能保持对美国极其盟友能够在亚太投入的全部力量取得均势乃至优势了,但考虑到重大节点越来越近,咱们还是得尽可能的建立起更强大的力量来,如果能够将军费提升到2%的水平,那我们的军事建设还能提升挺多的,至少说每年海军多几艘盾舰,空军每年多换装一个旅的先进战斗机,陆军早日退役落后装备,火箭军建设更多的风力发电站,更快实现海空军对美军的赶超,还是挺有意义的。
图片
而美国的军事预算,那历来就是全世界关注的重点,2023财年的美军预算,比起去年来有了非常显著的上涨,众议院通过的预算法案总额已经达到了近8560亿之多,比起去年的7777亿来上涨显著,也是美国军费首次突破8500亿,即使去掉负责核武器生产维护的能源部预算,美军的预算那也是创下了历史新高。相比之下,2022财年美国的国防预算为7777亿,拜登政府向国会申请的2023财年国防预算为8130亿。
与拜登政府的申请额相比,国会的批准额增加了450亿,与去年相比更是一口气增加了超过10%,也算是史无前例的大涨了,别忘了年初咱们公布咱们今年的国防预算涨了7.1%就已经搞得整个西方友邦惊诧觉得我国另有所图了,不知道在看见美国这一口气涨了10%不止的预算之后这些西方媒体又准备怎么说。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国防授权法案当中的这个国防预算并不能等同于美军的军费,其中还包括了能源部这样的负责美国核弹头生产与维护部门的经费,不过即使去掉这一部分,那8000多亿美元的国防部经费也很离谱了。
毕竟相比之下,我军今年创纪录新高的军费总额,也就1.47万亿人民币出头,换算成美元也就2100-2200亿美元,相差有差不多4倍,即使考虑到2023年我军的预算肯定还会涨,但也很难涨到10%,与美军之间的军费差距还是有少说6000亿美元之多。
如此一来那就又涉及到那么一个问题了,就是我国有没有必要又有没有能力,将军事预算也提升到2%GPD这个美国给北约盟友们建议的支出标准线上。
图片
那实话说,这种需求其实算不上非常迫切,一口气提升到2%也不是很现实。首先咱们得明白,军费总额是军费总额,军费购买力是军费购买力,军费总额更大不代表购买力也更多。同样是100亿美元,那印度能装备的军队与我们能装备的军队是一个概念吗?与美军军费持续走高相对应的,是美军军费的购买力不断走低,多种装备采购价格快速上涨让美军的军费涨了,但是装备采购的数量与质量却跌下来了。
比如按照2023财年的新价格,MQ-9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单机采购价已经上涨到了1亿美元,20倍于我军的同等级装备;比如美国海军的新批次圣安东尼奥级两栖攻击舰,采购价也也达到了我军071的15倍以上;比如近30亿美元一艘,能买3艘半055的伯克级驱逐舰等等,在美军装备采购价已经数倍于我军的当下,单纯的数值高并没有什么意义。
拿购买力来计算,我军军费的购买力平价总额已经超过了美军,这也是符合大众常识的事情,毕竟最近几年我们在以每年4-5艘盾舰的速度快速追近美国海军的同时,还实现了空军战斗机数量上和战斗机机队规模上对美国空军的超越。
再加上陆军的陆航大扩编以及防空兵与炮兵的大换装,火箭军的大跨步发展与战略支援部队的组建,全方位对美军实现追赶超越的前提下,说购买力平价的军费比美军少,那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
图片
加军费当然得加,但核心问题还是在于怎么加,在美国即使军费4倍于我们也还是在不断被我们追近的背景下,当然没有迫切的必要,一年涨个百分之几十的军费,将军费总规模提升到2%去,那陡增的几千亿支出只会给财政增添巨大困扰。
美军2023财年军费涨了那么多,有个前提是2022年美国的通胀率高达7%以上,如果军费涨幅不能超过这个数字,那实际军费规模就是在缩水的,但这对我国来说又不一样,咱们没有那么离谱的印钞大水漫灌速度,只要保持合理增幅,就能够维持住军费总购买力的上升。
长远的看,我们应当以2%的GDP规模为一个最终目标,分期的进行投入去逐年增加追赶,在美军一边加军费一边实力萎缩的情况下有序的实现对强敌的追赶。
当然如果考虑到美国在亚太地区还有那么几个会协同的盟友一起行动,比如什么日本自卫队,比如澳大利亚与加拿大两国的军队,比如会帮助美国分担大西洋方向防务的英国,比如可能在半岛方向挑起事端的韩国,比如会乘机进行冒险的印度等等,那我们的军事预算确实不能仅仅以美国人作为对标的对象。
虽然说放在目前来看,我们目前的军费规模,就已经能保持对美国极其盟友能够在亚太投入的全部力量取得均势乃至优势了,但考虑到重大节点越来越近,咱们还是得尽可能的建立起更强大的力量来,如果能够将军费提升到2%的水平,那我们的军事建设还能提升挺多的,至少说每年海军多几艘盾舰,空军每年多换装一个旅的先进战斗机,陆军早日退役落后装备,火箭军建设更多的风力发电站,更快实现海空军对美军的赶超,还是挺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