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走潜艇大单,再卖电磁弹射技术补偿,这是打一巴掌再给个酸枣?

2021-10-29 23:56:00   

有句俗话说:先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这种状况居然也适合当代的大国关系。高卢人的潜艇大单被公然撬走,可以说痛彻心扉。毕竟这个世纪大合同如果真正执行完毕,那么最终价格将超过1000亿美元,足够让该国的军工造船行业维持20年的繁荣状态。带来的经济利益和各种附带效应更是十分可观的。而这个大单被直接生生夺走,不但数千亿的经济效益直接归零,而且对高卢的国家形象和软硬实力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更可气的是,事情发生后,超级大国甚至认为高卢人反应过度,属于小题大做。这才叫损害巨大,而且侮辱性极强。当然,超级大国既然要把主要精力用来对付世纪对手;而高卢作为西方世界的一个中等强国,就不能把关系搞得过于僵硬,该拿出一点甜头继续拉拢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于是就有种新说法。说超级大国愿意向高卢人转让他家独门的电磁弹射技术,用来作为撬走潜艇大单之后的“世纪补偿”。这样高卢人的心理也许就可以平衡一些了。以后还会继续唯西方大哥的马首是瞻,也算是打了一巴掌之后再给个甜枣了。不过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而事实上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道理也不复杂:第一,被撬走的世纪潜艇大单,高卢人可算实打实的卖方;是把实物资产和相关的技术卖了一个超级天价。这个合同本身如果顺风顺水,那么再加上后续的滚动效应,高卢人将最终获得数千亿美元的巨大经济利益。而出售潜艇的船厂,高卢官方本身就是最大的幕后股东。如果合同顺利执行,那么高卢官方也会获得几百亿美元级别的直接财政收入。



在当今这个全球各国官方都缺钱的时代,几百亿美元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潜艇大单鸡飞蛋打后,再转让电磁弹射技术?即便这个情况最终成为现实,那么也需要高卢人特别是高卢官方拿出天量的真金白银来购买,完全是一种买方的消费行为。其实从超级大国购买与航母有关的关键技术,高卢方面早就不是第一次了。戴高乐号航母上最关键的蒸汽弹射装置、E2C固定翼预警机,都是从超级大国原装购买的。而采购价格往往是相关公司销售给超级大国海军同样设备和飞机单价的 2倍以上。这小刀子已经足够快了,但是高卢人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毕竟这些最关键的系统,他自己根本研发不出来。就算到今天,高卢海军仍然必须定期进口蒸汽弹射器上的消耗部件;甚至连唯一航母上的任何一根拦阻索都是从超级大国的有关公司高价购买的。



按照这个趋势,如果超级大国真的愿意把电磁弹射和电磁拦阻技术转让给高卢方面,没个几百亿美元能谈成事儿?这下可好,不但赚不到原先的几千亿美元,还要让高卢官方再另外掏出几百亿美元。这算哪门子补偿和事后甜枣呢?第二点,当今的高卢,在经济不振之下,下一艘大型航母的开工日期还不知道猴年马月。甚至下一艘航母是继续采用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都没有最终确定。按照最靠谱的说法,下一艘7万吨级的高卢新航母,看到实体舰,最快也要等2038年之后了,这一下子就十七八年下去了。十七八以后的世界变化会有多大?谁也不敢预测。对一个快20年以后的、没准谱的项目,现在就提前高价购买电磁弹射和拦阻技术?这是高卢人钱多到没处花了吗?最后一点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这就是超级大国如果想把,



电磁弹射和电磁拦阻技术拿出来对外“援助”所谓的盟友,当然这种援助都和抢钱差不多。有一个基本的大前提,就是超级大国本身已经完全掌握了电磁弹射和电磁拦阻技术。可问题是超级大国到目前,自己还在中压交流电磁技术的烂泥坑里爬不出来,居然还大言不惭地要高价转让给所谓盟友?这是觉得自己一个人掉坑里太孤单,一定再拉上一个甚至几个垫背的,心理才平衡吗?可见超级大国信誓旦旦要转让的电磁高技术,既不是甜枣也不是酸枣,而是实打实的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