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湾我们为何“围而不攻”?因为我们不仅要统一,还要“打援”
2022-06-01 00:45:34
最近舆论界出现了这样的论调:美国依靠“代理人战争”的手段,在俄乌冲突中赚得盆满钵满,在台海问题上极有可能故技重施,我们要统一台湾,必须要把美国拉下场,在军事上正面对抗,防止美国坐收渔翁之利,而且这个时间点越早越好。
这个观点看到了其一,但不知其二。
从奥巴马时期,台海问题已经由两岸的对抗上升为中美博弈的高度,我们统一台湾的对手从来不是台湾,而是支持民进党当局的美国,纵观特朗普、拜登两任总统的一系列动作,无论是“印太战略”、“印太经济框架”,还是“四方安全对话”和“AUKUS联盟”,美国借助代理人插手台海局势的野心昭然若揭,但这意味着我们要直接同美国开战吗?
图片
看待国际问题的大忌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台湾问题曾一度是我们的软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台湾已经成为了让美国“流血的伤口”,尤其是在美国战略收缩的情况下,台湾如同一块“鸡肋”,在中国大陆经济、军事、政治等领域大穿插的战略下,靠台湾遏制大陆已经是天方夜谭,仅剩的一点价值便是半导体供应链,但如果放弃台湾,便意味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退场”。
对美国的现状我们早已成竹在胸,这也是我们对台湾“围而不攻”的智慧所在。
先看海峡两岸的军事对比。在地面部队上,根据国际战略研究所给出的数字,中国大陆装备的坦克数量为5850辆,其中三代坦克约4000辆,“96型”和“96A型”主坦克2500辆,三代坦克“99型”和“99A型”近1100辆,装甲战车8300辆以上,装甲运兵车4820辆,台湾坦克数量在1160辆左右,没有三代坦克,步兵战车400余辆,装甲运兵车1300多辆。
图片
在空军实力上,大陆拥有战斗机数量在1600架以上,四代战机和五代战机总量超1200架,轰炸机220架,大多是轰6基础上的各种改进机型,比如轰6K、轰6N等,战斗轰炸机有260架轰-7,预警机76架左右,电子战机超50架,加油机20架左右,运输机在300架以上,直升机超1550架;
台湾的战斗机在289架左右,运输机19架,预警机6架E-2K,电子战机只有1架C-130H,侦察机2架,直升机200架左右。
海军力量上,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的军舰开启了“下饺子”模式,仅2021年便服役了3艘055万吨大驱、6艘驱逐舰,6艘轻型护卫舰,1艘战略核潜艇和2艘两栖攻击舰,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拥有两艘满排6.5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舰载机在50架以上,2艘满排4万吨的075攻击舰,40余艘驱逐舰,56艘常规潜艇,盾舰数量在34艘以上,各类军舰总排水量在230万吨左右,仅次于美国。
图片
台湾目前只有4艘满排9700吨的基德级驱逐舰,采购自美国,且服役超过了30年,22艘护卫舰,最大排水量仅有4000吨左右,巡逻车40余艘,常规动力潜艇4艘左右,总吨位不用计算,同中国大陆基本没有可比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闻名于世的火箭军,近程导弹有东风-11和东风-15,最大射程300公里,中程导弹有东风-16、东风-17和东风-21,东风16最大射程1500公里,可以携带核弹头、钻地弹等多种战斗部,东风-17和东风-21射程超2000公里,俯冲速度在10马赫左右;中远程导弹有东风-26,最大射程5000公里,被誉为“航母杀手”,洲际导弹有东风-31、东风-41等,射程从7000公里到15000公里不等,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更是二次核反击的底牌所在。
在兵力上,中国大陆现役军人230万左右,台湾兵力总额约21.5万人,但实际数量在16.5万人左右,尽管台湾采取了多种方式募兵,比如缩短兵役时间、采取“周末战士”制度等,但收效甚微。在战斗力上,台湾特种兵在游泳池做技能训练,在遮阳伞下练习打靶,在1.5米深的海域翻船,其战斗力可见一斑。
图片
如果说上世纪的台湾在美国的军售加持下,在军事上相比中国大陆保持了一定的领先,但到了现在,我们有充足的能力统一台湾,在岸基火力和空基火力的配合下,海空军同时出击,拿下台湾易如反掌,有军事专家研究过作战过程,预计不超过5个小时。
近年来,解放军军机在台海实行常态化巡航,单日出动战机最高达38架次,进入2022年以来,东部战区在台海周边相继举行了战备警巡和实兵演练,航母编队经过宫古海峡进入太平洋,一度对台湾岛形成了合围之势,但在如此大的优势地位下,我们却仍然“围而不打”,这跟美国有很大关系。
图片
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台湾一直是美国遏制中国大陆的一枚棋子,首先是岛链战略,从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到大巽他群岛连线组成第一岛链,台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该岛链,美国妄想将中国围困在东海和南海之内;其次是“印太战略”。
从美国和东盟举行峰会开始,到拜登访问日韩,美国在经济领域围堵中国大陆的构想已经图穷匕见,在这个过程中,台积电作为半导体领域的重点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济飞速发展,同全球经济的联系不断加深,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目前已经有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加上中欧经济合作的深化,我们利用经济战略打破了美国的岛链封锁,经济的增长助推了军事实力的强大,再加上歼10、歼20战机和航母、战舰的不断下水,美国的导链战略已经名存实亡。
图片
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中国和所罗门群岛安全合作框架协定的签订,我们不仅突破了美方的封锁,还再现了“大穿插”的军事传奇,将据点打到了美国身后。在此基础上,第一岛链的战略价值大大降低。
那美国可以放弃台湾吗?当然不敢,因为一旦美国放弃台湾这颗棋子,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再无可阻挡,美国对“盟友”的承诺沦为空谈,日本的战略地位将迅速降低,东盟、韩国、澳大利亚同美国更加离心离德,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将如日中天,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势力将被一一清退。
图片
台湾已经丧失了原有的战略价值,美国又不能明目张胆地放弃台湾,只能不断加大对台湾的投入,加强在印太的部署,比如美国近期派出2艘航母和2艘两栖攻击舰集聚亚太地区,在外交上对台不断放出“承诺”,联合日韩炒作台海话题,提出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拉拢东盟国家,这一系列动作对中国的统一进程无伤大雅,但却极大地牵制了美国的精力。
结合美国高达8.5%的通货膨胀指数,以及国内社会的各种矛盾,这明显和美国战略收缩的目标相违背,久而久之,台湾不仅是美国的“鸡肋”,更是一个“流血的伤口”,不断削弱美国的国力。
这就是我们“围而不攻”的原因,因为时间在我们这边,主动权也在我们这边,两岸统一是历史大势,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利用台湾问题“围点打援”,是对我们最为有利的战略选择。
菜已经煮熟,何必急于一时呢
这个观点看到了其一,但不知其二。
从奥巴马时期,台海问题已经由两岸的对抗上升为中美博弈的高度,我们统一台湾的对手从来不是台湾,而是支持民进党当局的美国,纵观特朗普、拜登两任总统的一系列动作,无论是“印太战略”、“印太经济框架”,还是“四方安全对话”和“AUKUS联盟”,美国借助代理人插手台海局势的野心昭然若揭,但这意味着我们要直接同美国开战吗?
图片
看待国际问题的大忌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台湾问题曾一度是我们的软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台湾已经成为了让美国“流血的伤口”,尤其是在美国战略收缩的情况下,台湾如同一块“鸡肋”,在中国大陆经济、军事、政治等领域大穿插的战略下,靠台湾遏制大陆已经是天方夜谭,仅剩的一点价值便是半导体供应链,但如果放弃台湾,便意味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退场”。
对美国的现状我们早已成竹在胸,这也是我们对台湾“围而不攻”的智慧所在。
先看海峡两岸的军事对比。在地面部队上,根据国际战略研究所给出的数字,中国大陆装备的坦克数量为5850辆,其中三代坦克约4000辆,“96型”和“96A型”主坦克2500辆,三代坦克“99型”和“99A型”近1100辆,装甲战车8300辆以上,装甲运兵车4820辆,台湾坦克数量在1160辆左右,没有三代坦克,步兵战车400余辆,装甲运兵车1300多辆。
图片
在空军实力上,大陆拥有战斗机数量在1600架以上,四代战机和五代战机总量超1200架,轰炸机220架,大多是轰6基础上的各种改进机型,比如轰6K、轰6N等,战斗轰炸机有260架轰-7,预警机76架左右,电子战机超50架,加油机20架左右,运输机在300架以上,直升机超1550架;
台湾的战斗机在289架左右,运输机19架,预警机6架E-2K,电子战机只有1架C-130H,侦察机2架,直升机200架左右。
海军力量上,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的军舰开启了“下饺子”模式,仅2021年便服役了3艘055万吨大驱、6艘驱逐舰,6艘轻型护卫舰,1艘战略核潜艇和2艘两栖攻击舰,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拥有两艘满排6.5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舰载机在50架以上,2艘满排4万吨的075攻击舰,40余艘驱逐舰,56艘常规潜艇,盾舰数量在34艘以上,各类军舰总排水量在230万吨左右,仅次于美国。
图片
台湾目前只有4艘满排9700吨的基德级驱逐舰,采购自美国,且服役超过了30年,22艘护卫舰,最大排水量仅有4000吨左右,巡逻车40余艘,常规动力潜艇4艘左右,总吨位不用计算,同中国大陆基本没有可比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闻名于世的火箭军,近程导弹有东风-11和东风-15,最大射程300公里,中程导弹有东风-16、东风-17和东风-21,东风16最大射程1500公里,可以携带核弹头、钻地弹等多种战斗部,东风-17和东风-21射程超2000公里,俯冲速度在10马赫左右;中远程导弹有东风-26,最大射程5000公里,被誉为“航母杀手”,洲际导弹有东风-31、东风-41等,射程从7000公里到15000公里不等,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更是二次核反击的底牌所在。
在兵力上,中国大陆现役军人230万左右,台湾兵力总额约21.5万人,但实际数量在16.5万人左右,尽管台湾采取了多种方式募兵,比如缩短兵役时间、采取“周末战士”制度等,但收效甚微。在战斗力上,台湾特种兵在游泳池做技能训练,在遮阳伞下练习打靶,在1.5米深的海域翻船,其战斗力可见一斑。
图片
如果说上世纪的台湾在美国的军售加持下,在军事上相比中国大陆保持了一定的领先,但到了现在,我们有充足的能力统一台湾,在岸基火力和空基火力的配合下,海空军同时出击,拿下台湾易如反掌,有军事专家研究过作战过程,预计不超过5个小时。
近年来,解放军军机在台海实行常态化巡航,单日出动战机最高达38架次,进入2022年以来,东部战区在台海周边相继举行了战备警巡和实兵演练,航母编队经过宫古海峡进入太平洋,一度对台湾岛形成了合围之势,但在如此大的优势地位下,我们却仍然“围而不打”,这跟美国有很大关系。
图片
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台湾一直是美国遏制中国大陆的一枚棋子,首先是岛链战略,从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到大巽他群岛连线组成第一岛链,台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该岛链,美国妄想将中国围困在东海和南海之内;其次是“印太战略”。
从美国和东盟举行峰会开始,到拜登访问日韩,美国在经济领域围堵中国大陆的构想已经图穷匕见,在这个过程中,台积电作为半导体领域的重点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济飞速发展,同全球经济的联系不断加深,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目前已经有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加上中欧经济合作的深化,我们利用经济战略打破了美国的岛链封锁,经济的增长助推了军事实力的强大,再加上歼10、歼20战机和航母、战舰的不断下水,美国的导链战略已经名存实亡。
图片
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中国和所罗门群岛安全合作框架协定的签订,我们不仅突破了美方的封锁,还再现了“大穿插”的军事传奇,将据点打到了美国身后。在此基础上,第一岛链的战略价值大大降低。
那美国可以放弃台湾吗?当然不敢,因为一旦美国放弃台湾这颗棋子,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再无可阻挡,美国对“盟友”的承诺沦为空谈,日本的战略地位将迅速降低,东盟、韩国、澳大利亚同美国更加离心离德,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将如日中天,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势力将被一一清退。
图片
台湾已经丧失了原有的战略价值,美国又不能明目张胆地放弃台湾,只能不断加大对台湾的投入,加强在印太的部署,比如美国近期派出2艘航母和2艘两栖攻击舰集聚亚太地区,在外交上对台不断放出“承诺”,联合日韩炒作台海话题,提出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拉拢东盟国家,这一系列动作对中国的统一进程无伤大雅,但却极大地牵制了美国的精力。
结合美国高达8.5%的通货膨胀指数,以及国内社会的各种矛盾,这明显和美国战略收缩的目标相违背,久而久之,台湾不仅是美国的“鸡肋”,更是一个“流血的伤口”,不断削弱美国的国力。
这就是我们“围而不攻”的原因,因为时间在我们这边,主动权也在我们这边,两岸统一是历史大势,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利用台湾问题“围点打援”,是对我们最为有利的战略选择。
菜已经煮熟,何必急于一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