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惊呼:大陆一带一路成领头雁 台湾勿误判
2016-05-03 13:33:29
近日媒体出现一些评论,认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整合战略是「习近平未经深思熟虑与科学验证的典型乌龙决策」,甚至质疑「一带一路根本不是经济计划,而是中国维稳维权的政治设计」,主张应趋吉避凶,政府不可鼓励台商参与。
理由是近来一带一路字眼已从大陆官方媒体消音,两会期间官员也未多所著墨,而且参与一带一路并不会给台商带来多大商机。
这种论调意在否定北京的经济大战略,也否定了台商长期在海外(尤其是大陆)所累积的竞争优势与经营能力,更否定政府过往在两岸经贸合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其论述完全不是事实。
首先,将几个关键词如「一带一路」、「新华社」或「央视」键入百度搜索引擎,时间设定为今年1月1日迄今,合计就有超过千笔以上的一带一路报导,何来官方媒体鲜少出现一带一路字眼之说?即使是两会期间,习近平也多次提到针对一带一路建设,在新常态下必须有新作为新发展。而李克强在进行政府工作报告时,更提到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强调2016年是十三五规画元年,一带一路将成为实现十三五规画目标的重要支撑。
更不用说,针对一带一路建设,其他中共官员在两会期间几乎是畅所欲言,讨论异常热烈,连派驻中国的国外使节也对一带一路表达高度的关切。法国驻中国大使顾山就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丝绸之路这样能汇集各方力量的计划是法国所关注的,中法双方可共同努力。台湾部分媒体的评论没有一句事实。
其次,就政府应不应积极协助台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而言,已故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寇斯与诺斯在其经典文献中,已经帮台湾政府指引出方向,认为在协助企业发展上,政府应该做的事,就是建立完善制度并扮演好监督管理的角色,让企业有依循准则与方向后,放手让市场自由运作。制度(或产权)明确的可贵性,就是因为其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市场效率。台商愿不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评估利润与风险后,决定权基本还是握在自己手上。政府只要做好与对方沟通协调、排除可能阻碍,实在不需过于操心,甚至危言耸听。
此外,如果依循一带一路不是经济计划,而是中国维稳维权的政治设计的逻辑思考,认定台商不应该参与一带一路,应避免掉入中国的圈套。试问,两岸之间还有什么合作空间可言?全世界国家推动国际经贸大战略,包括美国的TPP在内,那一项背后没有政治意图?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例,除了带动中国自身的经贸商机、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价值外,背后真正意图不就是要弱化美元角色、争取国际话语权?这难道不是一种政治设计?难道台湾应该要就此放弃争取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放弃广大的人民币商机?显然地,这样推论是无稽之谈。
若谓一旦中国成功藉由一带一路政策,与沿线国家建立紧密的区域合作关系,将摧毁两岸当前的经贸关系及产业分工模式,最终伤害台湾整体竞争力,因此台商不应助纣为虐论点,只能说是逻辑矛盾,彼此之间根本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尤有甚者,倘若中国可能因一带一路政策的成功,进而冲击台湾中间财货(或相关产品)的出口,弱化台湾出口厂商的竞争力。那么为避免这样的情事发生,台商理应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才有机会透过双方紧密的合作,维系原有的两岸产业分工模式,甚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新塑造全新的两岸经贸关系。
中国经济崛起是不争的事实,邻近国家(尤其是像台湾这种出口导向为主的浅碟子经济)本来就容易受到这种大国崛起的外溢效应冲击。从雁行模式的角度来看,当初亚洲四小龙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就是充分搭上日本这头领头雁的队伍,并利用日本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自身利基产业。如今中国的崛起,亚洲领头雁的位置也随之更替。面临这样的亚洲政经情势发展,台湾究竟是要正视它,找出双方彼此可以合作的契机,或是逃避它,躲在自己的牢笼里。哪一个对台湾是比较好的策略,历史其实已经给出答案了。
理由是近来一带一路字眼已从大陆官方媒体消音,两会期间官员也未多所著墨,而且参与一带一路并不会给台商带来多大商机。
这种论调意在否定北京的经济大战略,也否定了台商长期在海外(尤其是大陆)所累积的竞争优势与经营能力,更否定政府过往在两岸经贸合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其论述完全不是事实。
首先,将几个关键词如「一带一路」、「新华社」或「央视」键入百度搜索引擎,时间设定为今年1月1日迄今,合计就有超过千笔以上的一带一路报导,何来官方媒体鲜少出现一带一路字眼之说?即使是两会期间,习近平也多次提到针对一带一路建设,在新常态下必须有新作为新发展。而李克强在进行政府工作报告时,更提到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强调2016年是十三五规画元年,一带一路将成为实现十三五规画目标的重要支撑。
更不用说,针对一带一路建设,其他中共官员在两会期间几乎是畅所欲言,讨论异常热烈,连派驻中国的国外使节也对一带一路表达高度的关切。法国驻中国大使顾山就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丝绸之路这样能汇集各方力量的计划是法国所关注的,中法双方可共同努力。台湾部分媒体的评论没有一句事实。
其次,就政府应不应积极协助台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而言,已故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寇斯与诺斯在其经典文献中,已经帮台湾政府指引出方向,认为在协助企业发展上,政府应该做的事,就是建立完善制度并扮演好监督管理的角色,让企业有依循准则与方向后,放手让市场自由运作。制度(或产权)明确的可贵性,就是因为其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市场效率。台商愿不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评估利润与风险后,决定权基本还是握在自己手上。政府只要做好与对方沟通协调、排除可能阻碍,实在不需过于操心,甚至危言耸听。
此外,如果依循一带一路不是经济计划,而是中国维稳维权的政治设计的逻辑思考,认定台商不应该参与一带一路,应避免掉入中国的圈套。试问,两岸之间还有什么合作空间可言?全世界国家推动国际经贸大战略,包括美国的TPP在内,那一项背后没有政治意图?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例,除了带动中国自身的经贸商机、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价值外,背后真正意图不就是要弱化美元角色、争取国际话语权?这难道不是一种政治设计?难道台湾应该要就此放弃争取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放弃广大的人民币商机?显然地,这样推论是无稽之谈。
若谓一旦中国成功藉由一带一路政策,与沿线国家建立紧密的区域合作关系,将摧毁两岸当前的经贸关系及产业分工模式,最终伤害台湾整体竞争力,因此台商不应助纣为虐论点,只能说是逻辑矛盾,彼此之间根本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尤有甚者,倘若中国可能因一带一路政策的成功,进而冲击台湾中间财货(或相关产品)的出口,弱化台湾出口厂商的竞争力。那么为避免这样的情事发生,台商理应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才有机会透过双方紧密的合作,维系原有的两岸产业分工模式,甚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新塑造全新的两岸经贸关系。
中国经济崛起是不争的事实,邻近国家(尤其是像台湾这种出口导向为主的浅碟子经济)本来就容易受到这种大国崛起的外溢效应冲击。从雁行模式的角度来看,当初亚洲四小龙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就是充分搭上日本这头领头雁的队伍,并利用日本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自身利基产业。如今中国的崛起,亚洲领头雁的位置也随之更替。面临这样的亚洲政经情势发展,台湾究竟是要正视它,找出双方彼此可以合作的契机,或是逃避它,躲在自己的牢笼里。哪一个对台湾是比较好的策略,历史其实已经给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