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面对特朗普的羞辱,澳大利亚总理选择“唾面自干”

2017-02-03 13:19:22   

话不投机半句多。近日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惊天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通话时由于难民安置问题“发飙”,不仅爆粗口,还“怒摔”电话,原本计划1个小时的沟通时间仅仅进行了25分钟。“海外探客”认为,特朗普办出这样的事并不令人意外,不过却把澳总理给坑了,令其里外不是人。此举也让很多盟国看到,追随美国需要付出比以前高得多的代价。



澳方这次吃了瘪,无碍澳美同盟的大局。在一战时被英国坑惨了的澳大利亚,改换门庭投靠美国已经将近100年,用特恩布尔的原话来说就是“澳美同盟可以追溯到几代人以前”。而且当特朗普意外获胜之后,特恩布尔就“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匆匆忙忙找到特朗普的手机号码,急火火打了祝贺电话。虽然还是没抢到头香,但成为第二个道贺的外国领导人,也足以表明恭顺和热情的态度。
遭到美国总统的“训斥”,也表明特朗普没把澳总理当成外人。毕竟,两国同文同种,又有共同的战略利益,譬如2014年美澳新3个国家签订了永久驻军协议,从北边的达尔文、西边的珀斯到东边的悉尼和阿德莱德等地,都成为美军部署基地的优先选择。而且从日本、韩国、关岛到澳大利亚,已经构成了围堵大国的“第二锁链”。澳美双方亲近到什么地步?探客认为用穿一条裤子来形容都不算贴切,应该是穿一条内裤。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在任时就宣称本国是“美国的副警长”,摆明了企图在美国的卵翼下成为东盟的“领导者”、实现一个中等强国的抱负。
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总理觉得自己可以在特朗普面前讲讲条件,因此提醒美国总统“你的前任还签过一个收容1250名难民的协议,你啥时把事儿办了”。结果这一脚就踩在老虎尾巴上,特朗普怒不可遏地咆哮“老子不要这些人!还想再来一次波士顿爆炸案?……这是最糟糕的一次通话……”
这也怪特恩布尔说话不讲时机。1月27日特朗普已经决定要在美墨边境建隔离墙,还宣布伊朗、苏丹、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也门和伊拉克这7个国家的普通公民90天内将被禁止入境美国,结果话音未落,澳大利亚就要往美国塞难民,这不是“添堵”是什么?探客分析,如果澳大利亚方面是有意为之,那么就已经试探出如今美国政府的底线了。澳方的“莽撞”,也让奥巴马遭到特朗普点名道姓的指责。美国内部的裂痕更加明显。
其实这件事澳方本来是藏着掖着的。毕竟遭到美国总统的教训和羞辱,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无奈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走漏了风声,澳大利亚总理就得出来解释一番。2月2日,特恩布尔否认特朗普“挂断电话”,声称俩人的沟通“坦诚且直率”,还特意强调美方会按照约定接受难民,而且暗示特朗普虽然生气,这一事件却影响不到两国“磐石般”的关系。话里话外透露出“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意味,竭力淡化唾面自干的事实。
不过美方透露的信息好像正相反,华盛顿方面承认特朗普与澳大利亚和墨西哥领导人的通话“不太愉快”。探客在原创文章《自断臂膀?特朗普上台仅10天,已至少得罪10个国家》里指出,如今的美国总统看重的是能够快速兑现的现实利益,很多虽然在军事上是盟友的国家,在经贸上却被白宫确定为对手,日本如此,澳大利亚也如此。亲近归亲近,可美澳关系本质上是“主仆”,而非“主从”。现在已经到了“亲兄弟明算账”的时候,美国很多盟友一时半会还没有转变思想,不理解特朗普的意图,在转变角色与适应程度上就会慢半拍,遭到训斥也是很正常的事。
特朗普如今释放出的一个明确信号就是“要主动识趣”。对于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国家,他不惜使出“狮子吼”,目的就是让其明白,特朗普领导的美国要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工作岗位,要投资,拒绝难民,拒绝承担不必要的支出,拒绝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拒绝别国继续搭便车。简而言之就一句话:吃了我的就要吐出来。美国已经过了河,而那些盟友们还在装着摸石头,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多久。雷霆手段还在后面,那些追随美国的国家,要想好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收益哪个更高。国际格局的调整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