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目光回到东北亚

2017-09-01 15:11:56   

朝鲜又射了。
这种新闻出现的频率大致和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爆炸袭击相当,但我们对于阿富汗和伊拉克动辄死伤数十乃至数百的真正的“爆炸性”新闻早已经见惯不惊,无动于衷了,最多是瞄一眼死伤的数据,至于其背后的动机,其幕后的主使者并没有太多的兴趣,无它,麻木了。可对于朝鲜一而再再而三的导弹发射我们的反应却一定是极为敏感的。也是无它,因为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儿,这是事关我们国家安全的事儿,这是我们曾经为之流血付出激战过的地方。无可否认,我们的人民对于朝鲜还是抱有极大的感情的。所以,每当朝鲜局势有个风吹草动的,我们的热情立马高涨。
朝鲜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当前的它似乎很是特立独行,不管不顾,制裁也罢,威胁也好,它只是按照自己的步骤处变不惊、按部就班、不紧不慢的发射着自己或许并非库存积压的导弹。一次次掀起东北亚的持续性高潮。他固然不怕美国的威胁,可也不在乎中国的良言,他就是朝鲜,一个神奇的存在。



现在我们看到,朝鲜的导弹发射和萨德似乎无关,有了萨德他会射,没有萨德他也射,他似乎只是在向这个世界宣告,朝鲜是一个主权国家,而一个主权国家想要做什么事儿,和他人无关。
特朗普曾对此大动肝火,宣布要让朝鲜看到美国人民倾泻而下的怒火,但朝鲜并不惧怕,等到特朗普在推特上的怒火卸尽,转而语气缓和,希望大家可以坐下来谈一谈的时候,朝鲜还是不为所动,依旧不紧不慢的发射着导弹。打不到你本土,那么威慑一下你的海外托管地关岛也是不错的。一时间,这个世界对于朝鲜似乎真的束手无策,因为战争很难作为选项,中俄都不会同意在自己的家门口爆发战争,而美国的跟班小妾韩国就更加不愿意,因为它深深的知道,特朗普的怒火还没有倾泻的时候,自己早已经摇摇欲坠的韩国只怕会被倾泻而下的朝鲜炮火所吞没。这种大国夹缝里的求生存的日子很不好过,除非。。。。除非韩国也不想过安稳日子,把自己变成一个武装到牙齿的东北亚堡垒。但韩国人知道那种滋味不好受,这种日子朝鲜或许虽已习惯,韩国肯定绝不想要。
咱们先来说说中国当前的发展,昨天有一个近乎于神话的话题被中央电视台所关注,那就是中国将研发时速四千公里的高铁。这也算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话题,从是不是有必要到是不是有可能,网络上是一片热乎。这个咱不是专家,所以也说不好,不过既然是央视都说了,这件事最起码是一件有着可行性可能的事情,须知我们国家对于科技成果的宣传一向是藏一,留二,宣传三。一件事情等到宣传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已经盖不住,必须要展示给大家看的时候了。至于什么叫藏一,留二。我想大家都有着自己的体会。
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高楼林立这种事已经成了为人所诟病的话题了,高铁密布大家也已经习以为常了,今天一位遵义的朋友有给我看了他们当地弄的廉租房,500元年租金的廉租房简直就是一脚跨进共产主义的节奏。总之,当前的中国除了在国际上发展一带一路共同进步的规划,在国内也是不遗余力的搞新一轮的民生建设。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了我们目前的主要方向还是一心发展,谋求稳定,维护和平,共同进步。以上几点都和战争无关,也和制造区域性局势紧张相背离。我们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周边环境,我们需要一个和谐相处的世界。我们虽然也在积极努力加强国防建设,但我们却绝不希望身处战争的时代,更不希望自己的周边动荡不安。不惧战,可也不求战。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说的是目前东北亚的紧张局势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无论是美国和韩国弄的演习,还是朝鲜喋喋不休发射的导弹。这些我们都不想看到。只不过,天难从人愿,事尽在人为。只要美国在东北亚的驻军还在,只要中国还不能用实力切实碾压,这种动荡就难以画上休止符。
有人说东北亚的动荡是因为朝鲜单方面发展核武导弹所致,这一点不能认同,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美国的强势存在,朝鲜优先发展的也应该是国民经济而不是导弹核武。没有美韩日日复一日的军事演习,朝鲜也犯不着把自己库存不多的导弹拿出来当鞭炮点。一切相辅相成,有因有果。


就譬如说韩国目前的尴尬状态,不也是因为它抛弃了之前的战略平衡政策,选择了彻底倒向美国的结果吗?中国并没有对韩国提出过过多的要求,只是希望他能够做一个稍微自主的国家,一个不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但韩国背弃这一选择,这才是导致他目前局面的主要原因。可就像朝鲜的核武导弹是在美韩日的威慑之下迫不得已的选择,韩国的一边倒政策难道就不是美国一手策划逼迫的结果?论其原因,美国才是东北亚安全最大的威胁和主要的不稳定因素。只是从我们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巴掌我们都不希望他们动起来,因为无论是美国的淫威还是朝鲜的示强都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相比较于我们的一心谋求发展而困局重重,日本在这场东北亚的对弈中,可以说是一个获益者。首先它最大的获益是因为局势的紧张和美国战略部署能力的削弱而获得了自二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的松绑机会。作为美国在东亚豢养的最大一只狗,其二战后迅速恢复国力的最大原因就是当年的半岛战争,美国基于自己的战略需求,不但减弱了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控制,还把日本当做半岛战争中最大的战略物资中转基地以及部分战略物资的生产基地,也由此放松了二战刚结束时对于日本的种种限制,这是日本战后快速恢复的主要原因。
当下,日本的极右翼思潮再度抬头,以安倍晋三为首的日本右翼政府正在积极谋求进一步武装解禁,军国主义在日本死灰复燃。而日本想要得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创造条件来得到自己进一步松绑的目的。中国威胁论是其主要得松绑手段,中美在西太的博弈也是日本得到目的的一个历史机遇,而东北亚的半岛局势紧张则是日本获得松绑目的的另一个渠道。所以我们看到只要半岛局势一紧张,除了韩国可怜巴巴的到处哭诉,就是日本声嘶力竭的被威胁叫嚣。
昨天有朋友在留言中询问,为什么朝鲜一发射导弹,日元会上涨,因为在他的理解里,一旦半岛局势紧张,日元资产应该是最先受到威胁的,国际资本应该选择抛弃日元资产而选择更为安全的美元资产才对。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应该是贬值而不是升值。这个原因就藏在以上的分析里。
当前的美国,虽然国力大不如前,但军事力量无疑还是世界第一强,如果半岛真的不幸爆发战争,囿于传统观念的理解,即便中美在半岛再度发生战争,那么美国也是有能力把战争区域把控在半岛之内,倒霉的只能是韩国和朝鲜,而对于日本,则是机会的再一次来临。



首先不说美国由此对于日本的进一步松绑给于的政治利益,单凭大量美军的进入日本带来的消费以及日本利用集体自卫权给美国的配套支持,以及大量军需物资的中转和生产,就会给日本带来丰厚的回报,这将是日本再一次获得腾飞的绝佳机会。所以,日元资产的上涨其实就是代表着国际资本对于日本后期经济的看好。所以我们看到,日本是叫唤最为兴奋的那一个,这不是假装高潮,是他们的真的很兴奋。
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日元自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后,美元宽松政策以来日本从美国手里逃得一劫的法宝。【这个之前曾说过多次,日本利用美国重返亚太政策造成的中美关系紧张,美国需要利用日本来对抗中国,从而默许了日本的货币贬值,以抵消美元宽松对日本造成的实质性剪羊毛效果。也就是说,美元宽松,日元贬值,接着欧元也跟着贬值,那几年,其实就是一个国际社会货币相互比烂的时代,唯有中国坚持了货币不贬值政策,不和那些依靠出口的国家抢饭吃。】,依靠这几年一直持续的日元贬值,日本获得了大量的出口优势,给日本的经济赢得了喘息之机,也让日本政府高达百分之二百三十的财政赤字糊上一层脆弱的包装,显得不是那么的难看。
这似乎有点矛盾,既然日本政府如此煞费苦心的维持货币贬值,那么此刻的货币升值应该是对日本不利才是。如果想要寻找到答案,我们就要联系实际来看,如果半岛危机持续紧张,进而爆发战争,那么货币的升值与贬值对于日本来说就不是问题,他有了不同于常规出口获得利益的渠道,【战争渠道】,升值对于日本来说,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因为他的不但不愁产品的销路,还能获得大量的服务业利益。所以,日元升值对于日本是利好的基础就是建立在可预期的半岛战争上。但这无疑也是有副作用的,一旦半岛偃旗息鼓,东北亚重新被纳入和平发展的轨道,日元的升值就对日本的出口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实这个日元的升值和贬值,日本自己并当不了家,而在于中美之间的博弈和国际资本对于货币的运作依据。日本无疑是希望半岛局势持续紧张甚至中美之间来一场可控战争的。哪怕是中俄采取观望政策,美韩对于朝鲜的单方面动手。这些对于日本都是利好。
以上说的是对于日本不一定是利好的第一点。还有第二点就是,一旦战争真的爆发,如果美国控制不住战争规模,一旦战火真的燃烧到日本本土,那么这显然不是日本想要的结果。这一点日本也是心知肚明,中美之间真要在西太爆发战争,那就绝不会像上世界五十年代那样可以轻易善罢甘休,一定是对于整个西太乃至整个太平洋甚至整个世界主导权的争夺。到那个时候,日本只能是这场博弈的最大炮灰,升值和贬值对于他来说,也就无所谓了。日本都没了,还要日元干嘛?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当年的中国,在半岛战争中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力,并没有余力或能力来扩大战争规模,以求达到最高的战略目的,如其不然,按照毛爷爷的“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一举就会把美国赶出西太。但如今不一样了,中美之间的国力对比,国防对比的差距都不是那么太大,只要配合好合适的战争智慧,一举拿下西太并不是不可能的。当然,这是建立在日美迫我太甚,我们忍无可忍的情况下。
斗转星移,世事变幻,现在的我们看待问题也应该随着时事的变换而改变。半岛经历过数十年的风云变幻,我们也应该用不同往常的思路去重新分析看待。当年的日本在这场战争中获益颇丰,如今或许就是他最大的灾难。对于半岛相关的各方,都是如此。时代不同,结果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