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全世界书店大咖都来到成都?

2018-09-22 06:52:15   

一座没有书店的城市,是不完整的。这是漫长的后工业时代里人们逐渐总结出的都市生活指南。
巴黎左岸有莎士比亚书店,英国查令街上有曾经的84号Marks &Co,旧金山有永远属于凯鲁亚克的“城市之光”……若干年后的今天,它们已然由一家书店,演变成了一座城市的灵魂。
今天,一座中国西部城市正在接过这把精神火炬,将书店植入都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让喧嚣时代下每一个灵魂能有处可栖。
它,就是成都。

成都钟书阁书店
说到成都,你会想到什么?
大熊猫、美食美景、文化与历史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答案,这也是长久以来成都作为一座网红城市的“固定人设”。但这些并非全部人设——在大熊猫和火锅的背后,是成都从未放弃的内在精神追求和对生活形态进化的自觉。
这个秋天,一个作为读书倡导者的成都,及其代表的城市态度,正在呼之欲出。
有了书店,这座城市就有了“心”
九月的成都,迎来了一场人与书的美好相遇。
9月14日,为期四天的“2018成都国际书店论坛”在成都太古里举行。

2018成都国际书店论坛海报
作为已在成都连续举办三届的全球书店最高级别盛会,这一届“国际书店论坛”致力于呈现的专业态度和饕餮阵容无疑令人感到惊喜:来自全球的奢侈书店阵容——出版哈利波特的布鲁斯伯里出版社,世界上最大学术图书馆之一的大英图书馆,经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日本精致而专注的出版社夏叶社——都将齐聚成都,分享自身从业的观察和实践,关注内容提供与阅读需求的改变,共议阅读大背景下的行业未来。

大英图书馆
仅仅是从各届论坛的主题来看,你也能窥见国际书店论坛在成都的立意进化:2016年,全球书店从业者在这里探讨的话题是“第三空间的打造”。2017年,话题转到“不同形态的书店如何介入城市文化”。今年,来自行业一线的书店从业者们打出的主题则是:“阅读,新浪潮”。
匆匆大时代,阅读何以掀起新浪潮?
在这个问题面前,成都的书店,及其背后成都er们对于阅读的不变热忱,都正在作出回答。
“历史上,成都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学写作的中心。” 而如今,即使现代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挤压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成都也依然连续三年跻身“十大数字阅读城市”排行榜,并于2017年荣获中国“书店之都”——关于长期以来成都在城市阅读习惯上的良好保持,美国“数码之旅”网站曾做过这样的介绍。
“数码之旅”网站报道截图:《亚洲书店论坛2018在成都举行》
数量可观的书店则从事实层面支撑了以上结论:前不久,在Bookdao.com发布的中国城市书店数量排名中,成都以3463家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今年也是英国伦敦月巷故事书店的创始人塔玛拉·麦克法兰女士第二次参加成都国际书店论坛——去年首次来成都的她,曾被这座城市的书香气深深迷住,而今年的论坛,她选择了开设两场儿童书店工作坊,针对“如何从零开始打造一家儿童书店?”和“如何吸引新客源并持续吸引顾客光顾?”两大核心问题,帮助书店从业者制定完善的行动计划。
城市书店,成都的独特生活美学
事实上,这已不是成都今年第一次举办大型的图书论坛,就在8月24日,2018年亚洲书店论坛才刚刚在成都落下帷幕。
它不仅吸引了中国当代文学界众多杰出人物前来参与,还聚集了业内有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影响力可谓巨大。

成都三联韬奋书店
为什么是成都?这座城市为何与书店有着不解之缘?
韩国《中央日报》网站在一篇文章中点出了其中的关键:“在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文化的力量被越来越多地重视和发掘。以成都为例,这座城市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闻名。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成都的重要发展动力。”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截图
文章说,文创产业的发展同样也改变着这里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空闲的时候选择去逛书店,已经成为很多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
对此,美国“数码之旅”网站评论说,成都这座用三千余家书店点缀的城市,不仅是人们眼中的精神绿洲,也形成了极富力量而又独特的城市美学。
诚然,在越来越多的外媒看来,成都的书店不只具有文化意义,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成都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书店。”全球著名建筑设计杂志、美国《建筑文摘》就毫不吝啬的夸赞道。
而其中所指的“世界上最美丽的书店”,正是成都的方所书店。
在《建筑文摘》看来,方所书店是建筑师朱志康从为唐代佛教僧侣和学者的生活中汲取灵感所设计的,创造出戏剧性的、近乎“野兽派”的内部空间。

成都方所书店
除了方所,同样惊艳外媒的,还有极富设计感的成都钟书阁书店。
意大利工业设计网站Designboom认为,正是这家梦幻般的书店体现了成都这座中国西部人口稠密城市的文化魅力。
“哇!多么棒的书店,这是一个书籍和工艺的迷宫。”美国旅游网站trip advisor上,来自美国以及世界各国的游客都纷纷留下了对这家成都书店的赞叹之声。
网友评论截图
而无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方所,还是极富艺术气息的钟书阁,亦或是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兴隆湖书店,更或者是名不见经传、个体小本经营的“毛边书店”……每一家精神角落的存在,都为成都的街巷增添着难得的温柔与华彩。
以文化之名,成都正在超越你的想象
无论是作为城市功能的补充,还是艺术设计的最终呈现,书店的存在,都无疑丰富了成都作为一座现代都市在文化塑造层面的强烈存在感。在与书店的相互依存和映照中,一种独特的成都气质,正在形成。
“为什么设计爱好者应该去中国成都旅行?”
今年8月13日,美国《建筑文摘》杂志进行了一番有趣的自问自答。在它看来,成都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充满了令人惊叹的新酒店、餐厅、商店,以及蓬勃发展的当地创意场景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
《建筑文摘》报道截图:《为什么设计爱好者应该去中国成都走一走》
正如《中央日报》网站所说,从城市的发展来看,一座城市的崛起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持,也需要更多的文化指引和激励。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已意识到这一点并投身其中,而成都正是这其中的一个缩影。
而这,大概就是成都作为文化名城的自觉与自信。
作为一座典型的内陆城市,成都不临江、不靠海、不沿边,但骨子里从来没有“封闭”二字。
《南华早报》刊文认为,成都无疑是中国西南地区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成都继续巩固其作为中国西部著名的经济、商业和交通枢纽的地位,吸引跨国公司纷纷进驻。
“成都以其轻松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丰富的自然,文化和历史景点而闻名,这座城市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估计达1亿人次,这一点也不足为奇。”文章说。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四川的魅力之都》
以文化之名,成都所蕴含的丰富性可能超越你的想象。除了小锐今天介绍的“书店之城”,成都作为“非遗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和“会展之都”等种种文化特色,都已显露端倪。

成都琴台路夜景
正如《多伦多星报》所说:“很多人最初是为了熊猫而来到成都,最后却为了文化和历史而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