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曝光了什么反隐身武器?美国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2016-10-03 12:54:29   

近日,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最近展示的一款雷达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从相关资料可以知道,该雷达是中国最新研制的量子雷达,具有极强的反隐身作战能力,有美国媒体发表评论称,中国这款雷达对美国F35战机产生了极大地威胁,一旦解放军实际部署该雷达,美国空军最担心的事情也就发生了。

当今,以隐身战机为代表的隐身武器成为现代战场的制敌法宝。要怎样对付敌人的隐身战机,曾在1990年末成为中国军队“新三打三防”(打隐身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察监视)的重中之重。那么,中国军队都有哪些可用于实战的反隐身技术呢?

图为美国F35隐身战机

目前,大多数隐身飞机的作用机理主要针对厘米波雷达,因此反隐身技术最直接的方法自然是改变雷达电磁波的特性,比如,采用波长达数米及以上的超视距雷达(长波雷达),以“谐振效应”探测目标,并经过大气中的电离层反射后照射到飞机。此外,还可采用更灵活配置的“新体制雷达”,这些包括:无载波雷达、双频段或多频段雷达、谐波雷达等,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一架F-117被南联盟军队击落。

据称,南联盟军队之所以能够对F-117准确定位,是得到了捷克泰斯拉兵工厂研发的KRTP-86“塔马拉”被动雷达的帮助。该雷达是一种被动雷达,它本身不发射电磁波,而是用背景环境中的电磁波(包括民用广播信号和手机基站信号)被目标反射后的相位差来定位目标。隐身飞机通常在正面的雷达反射截面(RCS值)最低,侧面次之,后面最差。

图为美军F117隐身战机

基于这样设定,反隐身作战方可改变雷达部署的位置,将距离很远的多个雷达联网工作,从不同方向上对隐身飞机进行探测,这就是双基或多基雷达的原理,还可利用预警机和侦察卫星从天顶方向识别目标。美国空军E-3A预警机的S波段雷达,在高空巡航时就可以发现100千米距离以内、正面雷达截面0.1-0.3平方米的隐身目标。此外,除了应用不同种类的雷达技术外,还可采用更廉价的光电、红外、声学探测手段。

目前的隐身飞机还无法做到使自己的光电、红外特征消失,因此反隐身方在战场上广泛布设光电、红外传感器,来辅助反隐身作战。中国某军工单位研制成功的量子雷达,其实也是一种光电传感器,虽叫雷达,但其作用原理并不是靠反射电磁波,而是光子信号。从某种意义上说,量子雷达的真正意义在于它真正跳出了,通过改变雷达,来反隐身的传统思维模式。隐身与反隐身,是中国军队急需发展的矛与盾,怎样以己之矛攻敌之盾,或以己之盾防敌之矛,将会在未来持续较量。【诸葛小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