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谁为主宰?

2018-01-17 14:09:59   

广袤的宇宙里,有着这样一粒小小的尘埃,这个尘埃有个名字叫地球。尘埃上生活着一大群如蚁一样的群体--人类。不同的区域和民族组成一个个实体,这个实体叫做国家。
人类是一种群居性动物,这也就决定了这样的群体必然会出现领袖。和所有的动物界一样,领袖必然要具备智慧和实力相结合的素质。而在地球上,国家之间也会有强与弱之分,强盛的是地球的领袖,弱小的则只能成为他国的附庸或一个旁观者。
好在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就是他们具备一定的文明素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成为领袖不一定就一定要身高马大,嗜血成性。智慧和经济往往成了两种不可或缺的因素,当然,军事实力是这一切的保证。要不然即便你再富有四海,碰到不讲道理,手拿利刃的强盗上门,你也只能成为一个待宰的肥羊。人类的文明程度决定了它对于物质诱惑的抵御能力。文明程度越高,对于物质诱惑的抵御能力就越高,相反,文明程度越低,对于物质诱惑的抵御能力也就越低,做强盗的潜质也就越大。
所以我们看到,西方在崛起之初,其实就是靠打家劫舍完成初期积累的。而中国之所以在农耕文明上停留太久,就因为精神上的文明发展太快,以至于对于物质上文明的追求就相对怠慢。由此佐证,西方所谓的文明大发展是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中国则过于注重了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两种文明的发展不能有所偏向,一旦偏向,要么是无所不在的杀戮和抢掠,要么是手无缚鸡的屈辱和被掠。


西方世界在经过掠夺后的物质财富积累,渐渐的开始走向追求精神财富的获取。这就是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而中国在经过长时间的屈辱和被掠后,也开始重视物质文明的建设,这就是我们目前所走的强国之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是东西方文化的相向而行,是一件好事儿。
很可惜的是,虽然中国和西方在相向而行,但却并不在一条轨道上,也就是说,两个文明各自向着对方前进,却因为只是一条平行线而不会成为一条融为一体的直线。当然,这两条相向而行的线,相互之间是有吸引力的,有时也会发生纠结于一起的碰撞,只是吸引之后,碰撞之后,两根线依然泾渭分明,不得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碰撞时各种元素的融汇,两根线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只不过,真要想融汇成一根线,不知道何年何月。可是这种趋近的性质决定了,两根线终会有融汇一体的那一天。如今的这个时代,正是一个碰撞和纠结的时代。
这就犹如两条河流,各自都有着自己的水系,可是水系之间也不乏交融和贯通,小的水系最终会融入到大河之间,可也有特别大的河流并不会在陆地相交,而是最终各自汇入大海。可是谁融入的小水系越多,谁融汇的水量越大,那么大海里属于那条河流的成分也就越多。最终大海里这条河流的属性也就越高,这就是文明最终的主导者。在这个星球的水系中,东西方文明无疑是属于两条最大的河流。决定未来这个星球文明特质主导的,大致也就会在这两个文明中产生。目前,大家都在各自争夺各自的水系支流。希望壮大自己的实力,希望增强自己的水系。最后胜出的那条河,就可以宣布这个蓝星的属性属于自己。
碰撞和交融一直都存在,一直都发生,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如涓涓细流,有时如大河奔腾。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这种碰撞和交融一直都在,并不会为人力的意志所改变。
比如中美就属于两条巨大的河流,他们争夺的水系是以整个蓝星为目标的。而存在于这个地球上一部分较大的国家,则各自紧紧的护着属于自己的水系。比如欧洲,比如俄罗斯,比如印度,再比如澳大利亚。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地缘上的水系。因为他们自身的实力,他们理所当然的把这些水系看作是自己的。无论谁要是想染指其间,那么谁就是他们的敌人,最起码也是他们防范的对象。
所以,无论中美,想要获取这些水系的主导权,都必然会面临着他们的抵抗和不满。只是因为两百多年来西方物质文明的强盛,西方的河流蔓延到世界的大部分地方,所以,很多水系虽然有着自己的独立性,但对于西方文明有着较为多的亲近感,甚至还和西方文明具有了一样的属性。所以,美国以及欧洲对外的染指,受到的阻力也就小了很多。即便现在西方物质文明的源头已经有了几近枯竭的趋势,但却在一时之间改变不了那些有着西方属性水系的的选择。中国,想要获得这些水系的主导权,或者想把这些水系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就显得尤为困难。特别是当下的世界,暂时不能再靠屠杀和掠夺,驱赶和强占来把其他国家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那就是两百年来西方之所以获得成功的途径】
这对于当前急速发展的中国来说,看上去似乎失去了一次简单粗暴而有效的机会,但却也正是符合中华文明的本质。我们的文明本质就是以文化的浸润,以相对缓和的方式来一步步把众多小河流汇聚到我们的大河流之中。而不是一路开山凿岭强行把一些河流并入到自己的主河道之中。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机会,但我们并没有这样做。
这些天,澳大利亚对于我们援助一些南太平洋岛国,大加挞伐,认为我们侵害了澳大利亚的地区利益,其实也就是说我们抢夺了他自认为属于自己的水系。可是殊不知,河流再小,那也有选择自己前行方向的权力,有选择自己并入那条主河道的自由。我们只不过给了他们一个更多选择的目标罢了。如果澳大利亚真的担心,那很容易,你努力做到可以吸引这些小河流条件就好了。毕竟,你占有先天的地缘优势。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印度,作为得天独厚的印度洋国家,印度始终都把印度洋地区看作是自己的禁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等等国家,在印度看来,这些小河流天生就要汇到它印度的恒河水里。只是这几年事情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那就是这些国家纷纷在向中国靠拢,要不了多少年,或许恒河也得流淌着一多半中国的元素。这也是印度很是着急的原因。所以,他们对于中国做的一些事情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谁不想成为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大河流呢?
中国,当然也要在搞定这些区域性河流之后,才有力量,有实力来和美国这个主河流见个高低。
而从目前来看,前路漫漫,道路艰远。我们需要做得事情还有很多。特别是在自己的河道还没有疏浚畅通的情况下,即便美国的河道都已经淤塞成了一个堰塞湖,我们也不得轻举妄动。以免被倾泻而下的大水冲破了堤坝,淹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