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努力缩小贫富差距成就显著

2016-10-01 12:42:32   

英媒称,今年夏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巡视了该国最贫穷的省级行政区之一——西部的宁夏。他强调:“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这是对共产党声称为之献身的平等主义观念的响应。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宁夏这样的内陆省级行政区被繁荣的沿海地区远远甩在身后,不过习近平说,这种趋势已经“逐步扭转”。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10月1日一期刊文称,这对中国领导人来说很重要。近年来,中国对于缩小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强调。他们说,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小康社会”。如果内陆的增长速度无法再度上扬,这个目标只能实现一部分。

文章称,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中国政府运用了大量策略。其中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涉及在内陆修建公路、铁路、管线和其他投资;“一带一路”倡议,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旨在促进中国与中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关系,由此刺激与这些地区毗邻省份的经济;安排一帮一结对子,让富裕的沿海地区省份与城市向内地帮扶对象提供援助与建议;还有一项计划是发展东北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的“铁锈地带”省份。中央政府还给贫穷省份加拨资金,在中国33个省级行政区中,10个省级行政区的预算超过一半来自中央政府的国库,而位于沿海地区的富裕省份广东得到中央拨款的比例仅有10%。

文章称,政策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成本之高,说明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的合法性不仅仅根植于创造财富,还在于分配财富的能力。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启动经济改革,帮助沿海省份开展生产制造然后将产品运往国外,从而追赶上当时经济状况好于它们的内地。上世纪90年代,沿海地区超过内地取得领先。2000年后,随着世界范围的大宗商品热潮涌现——这是中国快速增长的结果,对内地原材料的需求增加,这个差距开始再度缩小。中国在2002年后将“再平衡”作为优先任务,这也大大提升了许多经济学家对中国保持快速增长能力的乐观程度。他们认为,即便富省的发展速度放慢,拥有高速增长潜力的内陆地区也会起到弥补拉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