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美“新冷战”是伪命题
2020-09-02 08:09:44
葡萄牙《公众》日报网站8月30日发表题为《中国VS美国:虚假的“新冷战”》一文,作者为豪尔赫·阿尔梅达·费尔南德斯。文章摘编如下:
随着中美紧张关系加剧,关于“新冷战”的讨论越来越多。几年前,俄罗斯和西方各大国之间“冷战”的回归一度成为热议话题。但今天的俄罗斯已经不再是苏联。从2018年开始,分析人士将该议题中的俄罗斯换成了中国,再次寻求与20世纪的冷战进行类比。事实证明,今天的世界已不再是上个世纪的世界。这是后互联网时代,军备竞赛主要在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新竞赛的结果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而新冠病毒进一步“感染”了冲突。
过去20年中的一个伟大事实是中国的崛起及其与美国间竞争的日益加剧。在此期间,两大经济体相互渗透,以至于分析人士提出了“中美国”这一概念来形容两国的超级融合。
白宫的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描述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
其中的原因是结构性的。如果拜登赢得大选,美政府的风格将发生变化,与盟国的关系也将发生重大改变,但与中国间的问题仍将存在。
“新冷战”的想法似乎很诱人,但同时,这也很危险:与那些手握“旧世界”钥匙的人之间发生新冲突的风险。中国是一个比苏联强大得多的对手,而且截然不同。困难在于将一场仍处于萌芽状态的冲突理论化,同时还需将竞争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看。
这场辩论基本上是一场源自美国的辩论,涉及历史学家、战略分析家、新闻工作者和政治家。四篇文章标题足以说明我们的主题:战略分析师罗伯特·D·卡普兰的《新冷战开始了》;政治学家扎卡里·卡拉贝尔对此并不认同,并撰文《与中国间没有冷战》;史蒂芬·李·迈尔斯和保罗·莫祖尔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陷入“意识形态螺旋”——美国和中国迈向冷战》的文章;政治学家斯蒂芬·沃尔特则撰写了《我了解冷战,这不是一场冷战》一文。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撰文称:“我认为我们不会陷入新的冷战。”他表示,中美两国经济上的“脱钩”在高科技领域等高度冲突的特定领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但两国相互依赖是遏制冲突的一大因素。“令我担忧的是,军事冲突事件将升级。我今天比6个月或一年前更担心这一点。”他指出。哈斯认为,有必要就亚太双边关系进行“真正的战略对话”,“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沟通,需要特别的沟通渠道”。

资料图片:2020年7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图片来源:彩色通稿)
随着中美紧张关系加剧,关于“新冷战”的讨论越来越多。几年前,俄罗斯和西方各大国之间“冷战”的回归一度成为热议话题。但今天的俄罗斯已经不再是苏联。从2018年开始,分析人士将该议题中的俄罗斯换成了中国,再次寻求与20世纪的冷战进行类比。事实证明,今天的世界已不再是上个世纪的世界。这是后互联网时代,军备竞赛主要在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新竞赛的结果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而新冠病毒进一步“感染”了冲突。
过去20年中的一个伟大事实是中国的崛起及其与美国间竞争的日益加剧。在此期间,两大经济体相互渗透,以至于分析人士提出了“中美国”这一概念来形容两国的超级融合。
白宫的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描述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
其中的原因是结构性的。如果拜登赢得大选,美政府的风格将发生变化,与盟国的关系也将发生重大改变,但与中国间的问题仍将存在。
“新冷战”的想法似乎很诱人,但同时,这也很危险:与那些手握“旧世界”钥匙的人之间发生新冲突的风险。中国是一个比苏联强大得多的对手,而且截然不同。困难在于将一场仍处于萌芽状态的冲突理论化,同时还需将竞争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看。
这场辩论基本上是一场源自美国的辩论,涉及历史学家、战略分析家、新闻工作者和政治家。四篇文章标题足以说明我们的主题:战略分析师罗伯特·D·卡普兰的《新冷战开始了》;政治学家扎卡里·卡拉贝尔对此并不认同,并撰文《与中国间没有冷战》;史蒂芬·李·迈尔斯和保罗·莫祖尔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陷入“意识形态螺旋”——美国和中国迈向冷战》的文章;政治学家斯蒂芬·沃尔特则撰写了《我了解冷战,这不是一场冷战》一文。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撰文称:“我认为我们不会陷入新的冷战。”他表示,中美两国经济上的“脱钩”在高科技领域等高度冲突的特定领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但两国相互依赖是遏制冲突的一大因素。“令我担忧的是,军事冲突事件将升级。我今天比6个月或一年前更担心这一点。”他指出。哈斯认为,有必要就亚太双边关系进行“真正的战略对话”,“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沟通,需要特别的沟通渠道”。
资料图片:2020年7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图片来源:彩色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