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单骑:中印战争意外打出中国最铁盟友

2016-05-15 13:07:02   

中印之战前,印巴是死敌,中美也是死敌。但是巴基斯坦和美国走得近,印度则和苏联走得近。中国和印度自1950年代起因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度也走得很近,中苏关系虽由热趋冷,但中国仍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1966年中苏才彻底翻脸)。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中巴相互之间难免要出现一些战略误判——中国认为巴基斯坦是美国的小兄弟,属于敌对阵营。巴基斯坦则认为中国是印度的好朋友,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

 

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辉煌战史中的精彩一笔,这闪电一击狠狠教训了不知天高地厚的阿三。此战毕竟是一场中小规模的边境冲突,历时仅一个月。在建国后我军有限的作战中,抗美援朝、藏区平叛作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规模都远远超过对印作战,但就是中印之间这样一场小打,却使中国意外收获了一个铁杆朋友——巴基斯坦。这一切都要拜战略大师毛泽东所赐,是他老人家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才使得中巴友谊的红利延绵至今,继续造福两国人民。

大漠单骑:中印战争意外打出中国最铁盟友
1976年5月27日,重病中的毛泽东会见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这是毛泽东最后一次会见外宾。三个多月后,毛泽东溘然长逝

 

中印之战前,中巴两国对对方的认识都存有战略误判。中巴虽在1951年就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在1954年巴基斯坦加入了美国筹建的旨在对付中国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和美国成为盟友关系,美巴结盟让中国很不爽。美国在巴基斯坦白沙瓦、舍姆西、沙姆等地建有军事基地,一直以来,美军和中情局利用这里的空军基地对中苏实施空中侦察,向中国藏区叛匪空投武器。中国认为巴基斯坦这是助纣为虐,自然对巴基斯坦心存不满和敌意。中巴两国虽是紧邻,却如同两条平行线,总是交汇不到一起。

 

共同的利益使中国和巴基斯坦走到一起。“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说出来似乎不太中听,但却是国际交往中实实在在的至理名言和永恒定律。印巴的恩怨情仇始于1947年印巴分治,两国之间在领土、宗教、土邦等问题上矛盾重重,积怨甚深,爆发了三次战争。巴基斯坦在与印度大象的角力中总是处在下风,非常需要一个强大的靠山以及稳定的武器来源。但严酷的现实却是——美国靠不住,苏联不好靠;西方武器死贵,苏式武器难搞。

大漠单骑:中印战争意外打出中国最铁盟友
1965年3月,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刘少奇、周恩来到机场迎接

中印一战,阿三被痛扁,老巴偷着乐,下意识里不免要向中国树大拇哥。用军人的眼光冷眼观之的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前国防部长),既看到中国军队的拳头远比印军要硬,也看到中印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当美英等西方国家一致谴责中国并向印度提供紧急军火援助时,巴基斯坦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的考量,毅然选择与中国站在一起,在国内及各种国际场合中对中国表示支持,公开反对西方国家向印度提供军火援助。

 

巴基斯坦示好的橄榄枝被敏锐的毛泽东捕捉,伟人就是伟人。朋友不怕多,越穷越要交——是毛泽东一贯的外交风格。巴基斯坦尽管是老美的盟友,但与中国也有共同的利益所在——山水相连的邻邦、同样受过帝国主义奴役、同属第三世界、与印度都有领土争端……毛泽东认为这样的国家值得一交。自此,中巴两国捐弃前嫌,求同存异,越走越近,越走越亲。1963年1月,中巴两国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1963年3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订了《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议》,协议的签署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70年代前后,巴基斯坦国家领导人来中国特别勤,毛泽东逝世前接见的最后一位外国领导人,就是巴基斯坦总理布托,足见中巴关系有多铁。这是因为在中巴成为朋友后,印巴又爆发了两次战争,中国都坚定地站在巴方一边,并根据巴方的紧急要求,中国以最快的速度向巴提供武器装备等战略物资。老巴对中国兄弟的救命之恩是感恩戴德,频频来北京表示谢意。中国对于巴基斯坦的支持和援助那真是掏心掏肺的,不论是巴基斯坦与印度开战,还是遭受自然灾害,只要巴方求援,中国都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援助。自1960年代开始,中国所能生产的最好武器——歼六型歼击机、强五型强击机、59式坦克等兵器就源源不断地装备巴军……

 

对中国的支持和慷慨援助,巴基斯坦自然也是投桃报李。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场合,巴基斯坦是一贯支持中国的政治主张,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利益。1960—19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军品禁运,技术封锁。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已关上对中国军工技术支持的大门。中国就转道巴基斯坦获得西方一些先进的民用产品和军工技术。

 

1950—1960年代,中国领导人乘坐的专机都是苏制客机,因中苏交恶,仅有最好的苏制伊尔18螺旋桨客机老化,安全性差,速度慢,无法保障国家领导人出行需要。在1970年代初,中国就由巴基斯坦民航引进了4架八九成新的英制三叉戟喷气式客机,作为国家领导人专机使用,一时成为中国最好最先进的客机。“9·13事件”林彪叛逃时乘坐的256号专机,即是其中最新的一架,从老巴那接手才两个月。巴基斯坦军队中装备有不少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武器,中国军工业对美欧武器的了解和借鉴就是从老巴那秘密开始的。尤其在战斗机、坦克、空对空导弹技术等方面,使中国军工获益匪浅,对于跳出苏式武器设计的老套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美建交过程中,巴基斯坦更是扮演了牵线搭桥的重要角色。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以后,鉴于美国受越战拖累在与苏联争霸中力不从心,主张拉拢中国。同年8月,尼克松访问巴基斯坦时托总统叶海亚·汗向毛泽东捎话,美国准备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出于抗衡苏联的需要,作出积极回应。1970年10月,人民日报发表美国记者斯诺站在天安门检阅的毛泽东身旁的照片(内部印发了《毛泽东与斯诺谈话》),中国还主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期间,老巴在中美之间频繁传话,成为这两个敌对国家的秘密“热线”。1971年4月27日,中国通过巴基斯坦向尼克松发出访华邀请。第二天,尼克松将访华打前站的任务交给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基辛格。基辛格就是在巴基斯坦周密安排下,借道伊斯兰堡,巧妙地“抱病”两日,避开媒体视线,秘密前往北京,与周恩来会谈17个小时,促成了改变世界格局的美国总统首次访问新中国。

大漠单骑:中印战争意外打出中国最铁盟友
中巴联合研制的“哈立德”主战坦克,价格低但性能不俗,已成为巴陆军主力装备

 

巴基斯坦早年很穷,工业基础薄弱,军队装备全是舶来品。在经历了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深刻认识到必须建立自己的军工产业。中国也是有意拉这个穷兄弟一把,巴基斯坦的军工业基本是靠中国技术和资金支撑发展起来的。中国还给足老巴面子,说是合作研制,几乎全是中国的技术;说是合作生产,基本是授权组装。从战斗机到坦克,从护卫舰到导弹,巴军武器装备中“中巴联合制造”比比皆是。这让巴基斯坦能以有限的军费(年60多亿美元),建立起了一支能与印度相抗衡的军事力量,也使得印巴之间的相对和平持续了45年之久(小打小闹还是有的)。对巴基斯坦而言,中国所做的一切,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给不了的。

 

中国对于巴基斯坦的强力支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牵制共同的对手印度。印度视1962年中印之战为奇耻大辱,印军对这狼狈的走麦城更是刻骨铭心,念念不忘报这一箭之仇(印度军费占比之高与朝鲜有一拼),对中国多年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领土争端的善意置若罔闻。目前,印军在中印边境部署的兵力兵器是中国军队的数倍,并不断加强道路、机场等战场建设,在边境上不时与我军形成紧张对峙。但中国的战略重点在东部和南部,而不在西部。有了巴铁在印巴边界尤其是克什米尔地区的军力牵制,令印军在中印边境不敢轻举妄动,中国就不用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中印边境摆很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