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之后,北京冬奥前景如何?国际奥委会"四大总监"这样说

2018-02-24 07:54:23   

(文/王亚宏 朱萍妃 张钊维 赵艳)随着中国春节假期的结束,平昌冬奥会也进入尾声。《参考消息》记者在冬奥期间对国际奥委会高层进行了系列专访,邀请奥运运营总监、品牌与可持续发展总监、医学总监以及战略沟通总监等“四大总监”,分别从各自的角度畅谈对本届冬奥会的看法,以及对北京冬奥会的展望。

2月13日,在平昌冬奥会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决赛中,中国选手刘佳宇获得银牌。(吴壮 摄)
奥运运营总监杜比:让更多国家参与冬季项目
虽然被不少人称为国际奥委会仅次于主席的二号实权人物,但奥运运营总监克里斯托夫·杜比却显得很低调。“当你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都投身到奥运中,是因为相信可以做一些不同的事,能够改变别人的生活,改变城市的面貌,改变国家的形象。”他说。
奥运会在世界中的地位是他自信的来源。不过冬季奥运会受到的关注度始终不如夏季奥运会,提升冬奥影响力是杜比工作的重点之一。他认为要让冬奥影响力更大,首先要让更多国家参与到冬季项目中来。“要让那些没有冬季运动传统的国家举办比赛。在1972年札幌冬奥会、1998年长野冬奥会,现在的这届冬奥会,以及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都是这样。通过让一些新的国家举办冬奥,使人们理解参与这些运动。”杜比说。
杜比认为,在北京举办冬奥是扩大冬奥群众基础的绝佳机会。“中国提出让三亿人上冰雪是个很好的计划,当让这么多对冰雪感兴趣的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冬奥的影响力自然就会增大”。
提升冬奥影响力的另一个途径是体育层面的推广。“我们在一些新的国家推广冬季运动,比如吸引巴西等国加入进来。当参与进来后,人们就会受到激励从而让该运动拥有机会。”他说。
人们普遍认为,阻碍冬季运动进一步推广的因素除了气候外,参与冰雪运动的花费更高也不容忽视。毕竟一双冰鞋的价格要远远高于一双跑鞋,装备一支冰球队也比装备一支篮球队要花费更多。对此,杜比认为其实冰雪运动也能“丰俭由人”。他说:“冰雪参与也分不同的程度,大部分非竞赛类的冰上运动,比如时不时去滑冰并不贵。所有的运动都在寻求如何让大量的人参与进来,国际联合会和体育产业界企业也都清楚价格亲民才能吸引人。因此如果要提升参与度,就要把价格降下来。”
作为奥运会的大主管,杜比对北京很熟悉,“首钢公园”“延庆山区”“张家口”等一个个名词都从他嘴里蹦出来。杜比至今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记忆犹新,认为其“不可思议”。正是基于这些美好回忆,他也对2022年的北京冬奥充满期待。“北京奥运从一开始就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直延续到2022年冬奥的日程中。中国人能够展示出高水平的奥运会。其次中国人在赛事组织方面能做到广泛参与,这对我们和中国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奥运”。
北京举办的冬奥契合杜比一直重视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之前奥运会经历了高成本、大规模、多项目的膨胀过程,而之后控制规模和节约成本则成为奥运的发展方向。“组织者可以让奥运适应于自己的长期计划,而不是让城市适应奥运。现在可以灵活地根据交通解决方案选择比赛场馆,充分利用之前的设施。我们要以更加简单和便宜的方式办奥运。”杜比说。
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让奥运热度更持久
奥运会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事,不过从搜索引擎反映的数据看,近年来奥运的热度却在下降。而保持奥运的吸引力则是法国人玛丽·萨卢瓦-当布勒维尔的职责。作为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她对于奥运持续发挥独一无二的影响力颇为自信。
“越大型的活动,就需要越多的资源,这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以及更重要的遗产。奥运会就是这样的。”玛丽说。
至少在奥运期间,玛丽一点都不用为奥运会的关注度感到担心,因为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奥运赛场上。可问题是冬奥会和夏奥会每两年才有一次,在让奥运持久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方面玛丽需要拿出更多的办法。
对此,玛丽称除了奥运会外,国际奥委会其实每天都在全球各地做大量的工作,以推进奥运在人们生活中持久的影响力。她说:“我们的使命是在赛场内外支持运动员,我们扮演着促进奥运精神的角色,特别是要让年轻人认识到这种价值观。我们资助大量的比赛,实际上平均每天要在发展体育运动上投入340万美元。我们以多种形式推动奥运,比如设立奥林匹克日庆典、资助奥林匹克学术研究项目等。因此在每一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奥运在活跃着。”
保持奥运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秘诀是不断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体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带来积极变化。”玛丽说。正因为如此,联合国在每年4月设立了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国际日,以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
玛丽从2004年起加入国际奥委会,在这十几年的工作中她认为重视可持续发展是奥委会最大的变化。她强调说:“我们考虑为主办城市带来奥运遗产,这改变我们遴选奥运主办城市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思路。”此外,玛丽还提到国际奥委会在重视对年轻人的影响以及推进数字战略方面也都做出了积极的变化,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外部环境和保持奥运的影响力。
但改变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萨马兰奇基金会去年发起“奥林匹克博览会”活动,每年举行一届,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奥运的文化与传承,今年的主题是“举办两次奥运的城市”。
“未来四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2020年的东京、2022年的北京、2024年的巴黎以及2028年的洛杉矶都会是至少两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这既是体现奥运遗产的良机,也是审视未来的新机遇。”她说。
学总监巴杰特:让反禁药行动更加高效
对毕业于剑桥大学的理查德·巴杰特来说,他的冬奥会要比别的同事更长一些。因为在平昌冬奥会开幕前,国际奥委会医学总监巴杰特领导的反禁药团队就对运动员进行了超过1400次药物检测。
“赛前药检是国际奥委会非常重视的项目,而在奥运会开始前的六个月里进行的赛前药检有更强的威慑效果和教育效果。实际上,这可能比在奥运会期间所做的药检更重要。”巴杰特说。
但赛前检测并不能取代赛后检测。本届冬奥会将进行超过2400次的尿样检测和血液检测,其中赛后检测超过1000次。“运动员都知道他们将在奥运会上进行比其他4年中任何时候都更密集的药检。”巴杰特说,“在奥运期间,在3周的时间里,我认为这是在任何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中面临的最密集的药检。”
冬奥会比赛通常约有15个不同的场地。在夏奥会的比赛中将有大约40个不同的场地。从不同地点收集的样本都会进入同一个检测实验室,在每天24个小时检测连轴转,处理获得的大量样本,以在第一时间得出结果。“如果有人愚蠢到在比赛中作弊,我们很可能会抓住他们。”巴杰特说。
平昌冬奥和上届索契冬奥的兴奋剂检测数量基本持平。巴杰特认为在之前每届奥运会上,人们总会尽量要比上届多做一些检测,这是一种“通货膨胀”。“我认为我们所做的检测对于奥运来说已经足够多了。”他说。
巴杰特认为本届平昌冬奥会在反禁药方面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采用了更新的检测技术,预计到北京冬奥会时,检测的效率还会进一步提高。“现在我们进行血检和尿检,以后可能采用新的检测方式,比如引入干血斑检测法等,这对运动员来说更加方便快捷,我们尽可能选择让运动员觉得更友好的方式检测。”他说。
药检在每届大赛上都是充满争议的话题。本次平昌冬奥尤为如此,因为有报告称俄罗斯在索契冬奥会期间存在系统性操纵反兴奋剂系统的情况,国际奥委会禁止俄罗斯代表团参加平昌冬奥,取而代之的是邀请符合条件的运动员以“来自俄罗斯的奥林匹克运动员”名义参加个人或集体项目,任何仪式都不得出现俄罗斯国旗和国歌。
对于这一史无前例的事件,巴杰特称这对于国际奥委会以及涉及的人来说都是艰难时刻,国际奥委会也会竭尽所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当涉及有组织的兴奋剂计划时,无论是由个人决定,还是国家或机构行为,这会成为一种威胁,我认为我们必须与之抗衡。”他补充说。
此外,在反禁药方面,从平昌冬奥起反禁药行动将更加独立。以往国际奥委会负责奥运会反兴奋剂方面的各项工作,从2016年里约夏季奥运会开始,国际奥委会把对涉禁药运动员的听证会全部交由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处理。在平昌冬奥会上,国际奥委会把与反兴奋剂有关的工作和任务进一步分解。
巴杰特称,从平昌冬奥会开始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将负责决定哪些人、何时以及何地参加兴奋剂检测。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还将决定哪些异常的分析结果会成为证据,用来指证运动员服用了违禁药物,因此整个过程变得更加独立,奥运会中的禁药控制也变得更加专业。
“独立性意味着我们能够摆脱任何利益冲突,这会让反禁药行动更加高效与活跃。”巴杰特说。
战略沟通总监爱德华兹:让奥运精神更加丰满
国际奥委会战略沟通总监丽贝卡·爱德华兹希望在四年后,她的女儿能够为北京冬奥服务。
爱德华兹的女儿琳达已经学习了7年中文,在平昌她能用流利的中文和记者打招呼,并能祝贺春节快乐。据爱德华兹称,琳达还会唱中文歌曲。
对于下届北京冬奥,爱德华兹表示很期待,因为届时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她说:“北京第一次举办的奥运会令人惊艳,我希望这次做得更好。”爱德华兹听说过中国“三亿人上冰雪”的计划。她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我认为重要的一点是吸引那些并不经常运动的人参与进来,激起他们的运动热情。”
像北京计划的那样让大众充分参与奥运、感受奥运精神是爱德华兹一直乐见的,在平昌冬奥会上她也认为要更多关注一些普通人的故事,这样会让奥运精神更加丰满。
爱德华兹认为,在平昌冬奥期间应当不仅关注运动员,而且要更多关注一些普通参与者的故事,比如志愿者也是冬奥的一部分,在他们身上有不少感人的故事,“没有他们就没有奥运会”。
她还提到国际奥委会90%的收入都被用于发展体育运动,资助运动员和教练。这些人从体育运动中学会了领导力、合作、分享精神和理解其他文化。“我希望讲述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奥林匹克。”爱德华兹说。
在奥运会期间,人们会通过报纸、电视以及网络等各种媒体关注比赛,但在奥运结束后,人们的奥运记忆会逐渐淡去,直到两年后再一次奥运会召开时才会重新投入激情。如何让人们一直关注奥运,这对爱德华兹来说是一个挑战。她认为,通过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能让奥运的元素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会进一步提高奥运的活力。
对于平昌冬奥,爱德华兹印象最深的部分包括艺术家演唱“披头士”乐队的经典歌曲《Imagine》,因为“这向世界传递出希望的信息”。爱德华兹坚信体育是有利于促进全球和平与进步的力量,“通过奥运平台可以实现跨文化交流,让奥运精神传向全球”。
“奥运精神”是爱德华兹经常提到的词汇。在去年加入国际奥委会前,爱德华兹在工业巨头通用电气公司工作。比较前后两份工作,她认为传播奥运精神的工作更有激情,在奥运平台上“有很多好的故事可以讲述”。
但奥运也并非总与正能量相关,奥运也会爆出一些负面新闻,比如前几年传出的美国盐湖城在申奥过程中的一些丑闻,以及本届冬奥会也爆出日本选手服用禁药事件,这都让奥运蒙羞。对此爱德华兹说:“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奥运会有着积极的情感,但是全世界任何组织都会有无效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努力直面事实,在了解情况后做出反应,不混淆视听。”
日本男子短道速滑选手斋藤慧在平昌冬奥会前的赛外药检中被查出兴奋剂阳性,这也成为平昌冬奥会期间爆出的第一例兴奋剂违规事件。爱德华兹称:“如果是和禁药有关的事件,我们会和药物团队联系,让他们发声,但不是让事件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