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大国崛起是趋势 现行秩序需调整而非另起炉灶
2018-04-18 06:02:00
4月17日报道美国《外交》双月刊3/4月号刊发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杰克·沙利文的文章称,至少过去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对外政策专家不断指出,有迹象表明国际秩序正在瓦解。当前需要外交政策界就维持和加强国际秩序这一问题拿出决心和确定性的想法,而不是对特朗普造成的有害影响哀叹不已,或对现行秩序的命运问题持随波逐流的态度。
文章称,早在特朗普之前,现行秩序就已显示出其有能力适应权力性质和权力分配等方面出现的变化。三个基本因素造就了这种弹性——也表明了为什么当前的重点应放在保护和改善现行秩序上,而非为现行秩序准备后事。
文章称,首先,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仍在对现行秩序的各主要方面进行投资,也仍然指望美国在现行秩序运行上发挥核心作用。美国丧失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美国领导地位的终结。也就是说,美国可能无法通过发挥超群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发挥引导作用,但它仍可以调动合作以应对共同挑战,并就重要规则建立共识。未来几年,尽管华盛顿不会是寻求资本、资源或影响力的国家的唯一目的地,但华盛顿仍将是最重要的议程制定者。
文章认为,这种事态肯定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其他大国最终会崛起,总有一天要重新审视达成妥协的基本条件。这一天已经到来,而现在的问题是,其他国家是想另起炉灶还是只想做些调整?兰德公司2016年公布的一份全面分析报告显示,表现出彻底废除现行国际秩序或让其完全变样的意愿的大国寥寥无几。虽然特朗普的当选迫使各国去考虑一个没有美国发挥核心作用的世界,但许多国家仍然认为,特朗普总统是一种非常态,而非美国的常态。
文章称,迄今为止特朗普在外交领域造成的系统性破坏并未达到他在竞选时威胁要达到的程度。尽管特朗普一再奚落盟友搭美国的便车,但就华盛顿对欧洲和亚洲盟友的政策而言,其连续性比变化更为明显。特朗普的顾问们确保了这一点,外部维权团体和国会监督也发挥了有益作用。
文章称,特朗普发现,不管他怎么蔑视基于规则的现行秩序,他都需要这种秩序。他不得不接受他本不愿接受的构成现行秩序的一些要素。
调整而非另起炉灶
文章称,除西方内部的缺陷外,现行秩序确实面临外部的挑战,首先是大国竞争再起。实际上,特朗普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地把竞争作为一项组织原则。报告讥讽称,往届政府认为大国是“良性行为方和可信赖的伙伴”,还认为“竞争会让位于和平合作”。但特朗普团队错误地把这看作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从惯例上讲,放弃战后秩序是守成大国作出的奇怪让步,因为战后秩序的存在是一大竞争优势。作为一种预测,大国竞争会在可预见的未来颠覆世界秩序绝非不可避免。要想理解个中原因,有必要对这中俄主要的大国竞争对手加以区分。
文章称,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确实希望削弱美国的领导地位,并削弱华盛顿的盟友的凝聚力。但中国就另当别论了。中国的国力要强得多。但不能指望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一种新秩序的核心。
文章称,正如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指出的那样,中国仍是一个“局部性大国”。中国的全球基本战略一直都是充当“选择性的利益攸关方”(借用前美国官员罗伯特·佐利克的说法,希拉里·克林顿任国务卿时对这一说法加以修改)。这一战略的出发点有一个假设条件,即美国仍将是最后可依靠的责任承担者。
文章称,中国显然会在现行秩序的运行发展过程中寻求更大的影响力。其他新兴大国也会这么做。这就需要美国和新兴大国作出调整,而非另起炉灶。
文章称,早在特朗普之前,现行秩序就已显示出其有能力适应权力性质和权力分配等方面出现的变化。三个基本因素造就了这种弹性——也表明了为什么当前的重点应放在保护和改善现行秩序上,而非为现行秩序准备后事。
文章称,首先,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仍在对现行秩序的各主要方面进行投资,也仍然指望美国在现行秩序运行上发挥核心作用。美国丧失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美国领导地位的终结。也就是说,美国可能无法通过发挥超群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发挥引导作用,但它仍可以调动合作以应对共同挑战,并就重要规则建立共识。未来几年,尽管华盛顿不会是寻求资本、资源或影响力的国家的唯一目的地,但华盛顿仍将是最重要的议程制定者。
文章认为,这种事态肯定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其他大国最终会崛起,总有一天要重新审视达成妥协的基本条件。这一天已经到来,而现在的问题是,其他国家是想另起炉灶还是只想做些调整?兰德公司2016年公布的一份全面分析报告显示,表现出彻底废除现行国际秩序或让其完全变样的意愿的大国寥寥无几。虽然特朗普的当选迫使各国去考虑一个没有美国发挥核心作用的世界,但许多国家仍然认为,特朗普总统是一种非常态,而非美国的常态。
文章称,迄今为止特朗普在外交领域造成的系统性破坏并未达到他在竞选时威胁要达到的程度。尽管特朗普一再奚落盟友搭美国的便车,但就华盛顿对欧洲和亚洲盟友的政策而言,其连续性比变化更为明显。特朗普的顾问们确保了这一点,外部维权团体和国会监督也发挥了有益作用。
文章称,特朗普发现,不管他怎么蔑视基于规则的现行秩序,他都需要这种秩序。他不得不接受他本不愿接受的构成现行秩序的一些要素。
调整而非另起炉灶
文章称,除西方内部的缺陷外,现行秩序确实面临外部的挑战,首先是大国竞争再起。实际上,特朗普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地把竞争作为一项组织原则。报告讥讽称,往届政府认为大国是“良性行为方和可信赖的伙伴”,还认为“竞争会让位于和平合作”。但特朗普团队错误地把这看作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从惯例上讲,放弃战后秩序是守成大国作出的奇怪让步,因为战后秩序的存在是一大竞争优势。作为一种预测,大国竞争会在可预见的未来颠覆世界秩序绝非不可避免。要想理解个中原因,有必要对这中俄主要的大国竞争对手加以区分。
文章称,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确实希望削弱美国的领导地位,并削弱华盛顿的盟友的凝聚力。但中国就另当别论了。中国的国力要强得多。但不能指望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一种新秩序的核心。
文章称,正如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指出的那样,中国仍是一个“局部性大国”。中国的全球基本战略一直都是充当“选择性的利益攸关方”(借用前美国官员罗伯特·佐利克的说法,希拉里·克林顿任国务卿时对这一说法加以修改)。这一战略的出发点有一个假设条件,即美国仍将是最后可依靠的责任承担者。
文章称,中国显然会在现行秩序的运行发展过程中寻求更大的影响力。其他新兴大国也会这么做。这就需要美国和新兴大国作出调整,而非另起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