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水面舰队全盾化是行不通的

2020-10-08 08:50:17   




水面舰队全盾化行不通,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并不是唯一提出这种看法的,通过超级大国海军最近30年的实践,已经很好的证明,水面舰队全盾化确实是行不通。冷战结束后,特别是2000年以后,超级大国全球第一的海军水面舰队,事实上就是选择了主力舰队或者说水面护航舰队实质上的全盾化。期间退役了全部非盾化的驱逐舰,还把多达72艘的佩里级护卫舰全部退役,出售的出售,送人的送人。只保留了提康巡洋舰和伯克级驱逐舰两种全盾化的系统。另外生产的3艘朱姆沃尔特级和濒海战斗舰一直形成不了像样的战斗力,时刻伴随10艘尼米兹级航母和大约另外10艘黄蜂级和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在全球海洋巡游的就是提康和伯克。超级大国海军原本计划的很好,提康和伯克都是接近万吨级的水面大型战斗舰艇,而且都有垂发系统和神盾雷达。



如果再配上4万多吨的两攻和接近10万吨级的航母,面对其他的大国海军都是鹤立鸡群。面对更多的中小国家更是外星舰队一样的无敌存在。幻想超级大国就可以永久统治全球大洋万年永固了。这个计划本身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可偏偏不到20年就有了一个可见的强劲对手,下水超级大国体系之外的神盾和其他水面舰艇似乎和下饺子一样的容易。因此在一些重点海域,在水面护卫舰艇的数量和气势的对比上,超级大国海军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处于经常性的“被围观”的状态。这种围观的情况,不是舰队中有航母或者两攻等大舰撑场面就可以压过对方的,因为包括航母舰队都被围观,在非战争期间就意味着威慑力度的打折甚至消失;在实战期间就意味着瞬间被歼灭。因此这是一个实打实的尴尬局面。其实超级大国本身到目前的盾舰并不少。



全部现役的提康和伯克加起来超过80艘。如果再加上正在生产,已经下水舾装和模块已经出现的新伯克,再把3艘并不好用的DDG1000都算上,超级大国的全盾舰队居然已经接近90艘。但是在全球实际随时可以远洋部署的盾舰却只有不到25艘,真正能随时伴随航母和两攻部署到热点海区的盾舰,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艘,这就造成大部分航母和两攻只能携带1到2艘盾舰作为现场的护卫,甚至有时候不带护卫就凭着老脸直接硬闯,其实已经失去了战术意义;那么接近90艘的全盾阵容为何出现如此的低效局面呢?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盾舰造价越来越昂贵,最新伯克2A和伯克3的平均造价已经超过了30亿美元一艘,逐步有向40亿美元一艘迈进的意思。而造价居高不下的后果就是新舰的开工率越来越低。过去20年,超级大国海军还可以基本保持每年下水1.5艘到2艘新盾舰的速率。



而目前平均一年下水1艘新伯克都难。下水少,更新就慢;而更新慢的结果是老盾舰不敢轻易退役,但是老盾舰的出动率越来越低;大部分只能停到码头上作为纸面威慑数据存在。真正在前沿长期部署的,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艘“中青段老熟人”。长年累月的疲劳战术下,各种撞船和起火事故自然找上门来。而一旦出事故就意味着可用盾舰更加捉襟见肘,已经形成恶性循环。盾舰造价越来越高,说到底关键是宙斯盾和基线系列作战系统的报价越来越高,目前已经超过了15亿美元一套,占据全舰造价的50%。其实一支舰队中有2到3艘盾舰已经足够,全部是盾舰完全是浪费。现在超级大国海军开始怀念当年有上百艘护卫舰可用的“昨日时光”;扬言要再新造180艘之多的护卫舰,属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