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惊呼: 美国转向保护主义是给中国送大礼,增强中国影响力
2017-03-14 07:55:06
《日本时报》网站3月12日刊登题为《特朗普可能在送给中国一份大礼》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文章称,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威胁已经激起了很多担忧。如果他兑现诺言并且——打个比方——正式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或实施更高的进口关税,短期的后果——包括贸易战——可能是严重的。但是,从更长远来看,美国转向保护主义对于中国完全可能是一桩被掩盖了的幸事。
文章称,中国无疑正在经历其发展的困难阶段。在持续30年的GDP两位数增长——这一成就几乎举世无双——之后,中国经济扩张的步伐明显放慢了。劳动力上升和出口需求减弱的组合已经使中国GDP年增长率降到2015年的6.9%和去年的6.7%。
这仍然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速度,但却并非中国可以拿出的最好结果。正如经济学家林毅夫和胡永泰指出的,在1951年当日本人均收入相对于美国的比例与今天的中国一样时,日本所具有的持续增长率为9.2%。
文章称,阻碍中国实现如此增长率的因素之一是沉重的债务负担。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项压力测试分析发现,如果中国继续推行其债务和投资引导的增长模式,不良贷款的比率可能从今天的1.7%(官方数字)上升到仅仅两年后的15%。
文章称,不幸的是,债务并非中国唯一的问题。其对全球出口的统治——这是近几十年中国增长的主要引擎——已经消退。去年印度贸易在本国GDP中的占比超过了中国。而且尽管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稳步上升,但它仍然不到发达国家水平的30%。
文章认为,鉴于这些挑战,断言中国现在可能处在上升至全球影响力新高度的边缘也许看起来有些奇怪。但是由于特朗普的政策立场,中国有了达成这一点的新的重要机遇。
尽管贸易和资本流动要求监管,但总的说来,开放的利远大于弊。特朗普的新保护主义政策——它们意在限制商品、服务和人员流向美国——的根源无非是短视的排外主义。到头来,它给美国造成的孤立将远甚于给中国或墨西哥造成的孤立。
文章称,历史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一战前夕,阿根廷曾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排名在美国之后,但领先于德国。此后阿根廷由于两个原因而急剧退步:对教育投资不够(一个特朗普同样在犯的错误)以及保护主义的加剧。
因此特朗普的政策立场预料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伤害,而且鉴于美国的杰出全球地位,还将带来深远的影响。但是,自我实施的经济孤立,加上目光向内的“美国第一”对外政策立场,也将为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制造加强自身国际影响力的空间。
以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为例。这是一个包括中国以外亚太地区12国的大型地区性贸易协议。TPP协定固然有其缺陷,尤其是它给予大企业不成比例和不公平的利益。但它有很多补偿性特质,并且会由于提供了对美国市场的准入而得到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家的赞美。
文章称,现在既然这些国家脚下的地毯被抽掉了,中国就可以伸出援手。中国已经大大加强了地区投资,包括通过其“一带一路”倡议。在没有TPP协定便利成员国之间资本流动的情况下,中国很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东盟国家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中国还在寻求加深与TPP签约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济关系。
同样,中国已经抓住了特朗普考虑不周的修建美墨边境墙计划所提供的机会,主动向美国的南方邻国示好。2016年12月,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会晤了墨西哥外交部长克劳迪娅·鲁伊斯·马谢乌,在会谈中双方谈论了包括贸易与投资在内的一系列双边议题。中国已经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它现在想在墨西哥获得同等地位,甚至是在所有拉美国家。
文章称,中国似乎意识到,该国现在面临这样一个不仅可以实现又一个回合经济扩张、而且可以获得一个在全球决策和政策领域中远为显著的角色的机遇。(编译/曹卫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
文章称,中国无疑正在经历其发展的困难阶段。在持续30年的GDP两位数增长——这一成就几乎举世无双——之后,中国经济扩张的步伐明显放慢了。劳动力上升和出口需求减弱的组合已经使中国GDP年增长率降到2015年的6.9%和去年的6.7%。
这仍然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速度,但却并非中国可以拿出的最好结果。正如经济学家林毅夫和胡永泰指出的,在1951年当日本人均收入相对于美国的比例与今天的中国一样时,日本所具有的持续增长率为9.2%。
文章称,阻碍中国实现如此增长率的因素之一是沉重的债务负担。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项压力测试分析发现,如果中国继续推行其债务和投资引导的增长模式,不良贷款的比率可能从今天的1.7%(官方数字)上升到仅仅两年后的15%。
文章称,不幸的是,债务并非中国唯一的问题。其对全球出口的统治——这是近几十年中国增长的主要引擎——已经消退。去年印度贸易在本国GDP中的占比超过了中国。而且尽管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稳步上升,但它仍然不到发达国家水平的30%。
文章认为,鉴于这些挑战,断言中国现在可能处在上升至全球影响力新高度的边缘也许看起来有些奇怪。但是由于特朗普的政策立场,中国有了达成这一点的新的重要机遇。
尽管贸易和资本流动要求监管,但总的说来,开放的利远大于弊。特朗普的新保护主义政策——它们意在限制商品、服务和人员流向美国——的根源无非是短视的排外主义。到头来,它给美国造成的孤立将远甚于给中国或墨西哥造成的孤立。
文章称,历史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一战前夕,阿根廷曾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排名在美国之后,但领先于德国。此后阿根廷由于两个原因而急剧退步:对教育投资不够(一个特朗普同样在犯的错误)以及保护主义的加剧。
因此特朗普的政策立场预料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伤害,而且鉴于美国的杰出全球地位,还将带来深远的影响。但是,自我实施的经济孤立,加上目光向内的“美国第一”对外政策立场,也将为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制造加强自身国际影响力的空间。
以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为例。这是一个包括中国以外亚太地区12国的大型地区性贸易协议。TPP协定固然有其缺陷,尤其是它给予大企业不成比例和不公平的利益。但它有很多补偿性特质,并且会由于提供了对美国市场的准入而得到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家的赞美。
文章称,现在既然这些国家脚下的地毯被抽掉了,中国就可以伸出援手。中国已经大大加强了地区投资,包括通过其“一带一路”倡议。在没有TPP协定便利成员国之间资本流动的情况下,中国很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东盟国家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中国还在寻求加深与TPP签约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济关系。
同样,中国已经抓住了特朗普考虑不周的修建美墨边境墙计划所提供的机会,主动向美国的南方邻国示好。2016年12月,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会晤了墨西哥外交部长克劳迪娅·鲁伊斯·马谢乌,在会谈中双方谈论了包括贸易与投资在内的一系列双边议题。中国已经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它现在想在墨西哥获得同等地位,甚至是在所有拉美国家。
文章称,中国似乎意识到,该国现在面临这样一个不仅可以实现又一个回合经济扩张、而且可以获得一个在全球决策和政策领域中远为显著的角色的机遇。(编译/曹卫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