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当初不卖这种装备 美国就造不出最科幻“外星战舰”
2017-10-20 08:56:23
多年来,我国在海上浮船坞的建造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造船工业在浮船坞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到本世纪初我国造船工业不断刷新了浮船坞的吨位记录,并且出口到多个国家。比如美国在2000年向我国订购了一艘浮船坞,用其建造了多艘军舰,其中就包括我们熟知的DDG-1000驱逐舰。

在浮动船坞出现之前,一旦战舰在交火中出现战损,特别是水线以下部分或者推进器出现问题,那么就需要拖船将战舰拖回码头船厂,进入船坞进行维修,如果出现故障的军舰离岸较近还可以,然而军舰在大洋深处的话,这对于战机的贻误将是非常致命的。
浮动船坞是一种专门用于维修、建造船舶的大型海上装备,可承担大型油船、散装货船、集装箱船和其他大型海上工程建筑物的建造,也可用于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对接、改建和制造。浮动船坞是一种巨大的凹型结构平底船,其内部设置有电站,以及机工、电工、木工等车间。当需要维修船舶时,先向浮船坞内部注水,让船体下沉,达到待维修船舶的吃水要求后,由设在坞墙顶上的绞车将待修船牵引进船坞,调整好船体位置,并用钢缆固定,随后抽出浮船坞内部的水,让船体上浮,托起待维修的船舶,之后便可以开始维修,当船舶修理完成后,出坞方式与入坞相反。

虽然浮船坞的吨位越来越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传统的浮船坞依然需要拖船才能够移动,已然无法满足要求,因此自航式浮动船坞就应运而生,自带动力系统,可以依靠自身的动力航行到指定海域执行抢救、抢修等任务。
在去年2月服役的“华船一号”自航式浮动船坞,船长168米,宽48米,排水量约6000吨,基本上可以对目前我海军的主力战舰艇实现进坞修理。“华船一号”可自航浮渡至相应海域,实现战损战舰就地就医,能够短时间内完成进坞舰船托举作业,同时舰上配备有百余人的抢修队。该浮船坞可在6级大风和浪高2米的恶劣环境完成修理保障任务,由于自身具备动力系统,可以跟随舰队贴身保障,大大缩短了舰船修理周期,实现了大型舰船机动修理和快捷保障。另外,该船坞还可作为多任务平台使用。因船身较大,可用作小型船舶临时停靠点;或作为运输船舶使用,承担运载任务;或用于维护、修理渔船、发电、海水淡化、雨水收集等。

也许是受到我国浮船坞技术大发展的影响,印度于今年6月20日下水了第一艘自产的浮船坞FDN-2,该浮船坞长185米,宽40米,吃水7米,能够修理排水量最大为8000吨的船舶,基本上覆盖印度海军现有的所有舰艇,但是其不具备自航能力,需要拖船拖动。
我国“华船一号”的入役,标志着我国海军舰艇维护保障实现了由岸基定点维护向远洋机动保障的突破,并显著提高了我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利刃/老章鱼)
在浮动船坞出现之前,一旦战舰在交火中出现战损,特别是水线以下部分或者推进器出现问题,那么就需要拖船将战舰拖回码头船厂,进入船坞进行维修,如果出现故障的军舰离岸较近还可以,然而军舰在大洋深处的话,这对于战机的贻误将是非常致命的。
浮动船坞是一种专门用于维修、建造船舶的大型海上装备,可承担大型油船、散装货船、集装箱船和其他大型海上工程建筑物的建造,也可用于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对接、改建和制造。浮动船坞是一种巨大的凹型结构平底船,其内部设置有电站,以及机工、电工、木工等车间。当需要维修船舶时,先向浮船坞内部注水,让船体下沉,达到待维修船舶的吃水要求后,由设在坞墙顶上的绞车将待修船牵引进船坞,调整好船体位置,并用钢缆固定,随后抽出浮船坞内部的水,让船体上浮,托起待维修的船舶,之后便可以开始维修,当船舶修理完成后,出坞方式与入坞相反。
虽然浮船坞的吨位越来越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传统的浮船坞依然需要拖船才能够移动,已然无法满足要求,因此自航式浮动船坞就应运而生,自带动力系统,可以依靠自身的动力航行到指定海域执行抢救、抢修等任务。
在去年2月服役的“华船一号”自航式浮动船坞,船长168米,宽48米,排水量约6000吨,基本上可以对目前我海军的主力战舰艇实现进坞修理。“华船一号”可自航浮渡至相应海域,实现战损战舰就地就医,能够短时间内完成进坞舰船托举作业,同时舰上配备有百余人的抢修队。该浮船坞可在6级大风和浪高2米的恶劣环境完成修理保障任务,由于自身具备动力系统,可以跟随舰队贴身保障,大大缩短了舰船修理周期,实现了大型舰船机动修理和快捷保障。另外,该船坞还可作为多任务平台使用。因船身较大,可用作小型船舶临时停靠点;或作为运输船舶使用,承担运载任务;或用于维护、修理渔船、发电、海水淡化、雨水收集等。
也许是受到我国浮船坞技术大发展的影响,印度于今年6月20日下水了第一艘自产的浮船坞FDN-2,该浮船坞长185米,宽40米,吃水7米,能够修理排水量最大为8000吨的船舶,基本上覆盖印度海军现有的所有舰艇,但是其不具备自航能力,需要拖船拖动。
我国“华船一号”的入役,标志着我国海军舰艇维护保障实现了由岸基定点维护向远洋机动保障的突破,并显著提高了我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利刃/老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