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喜讯!歼20隐身战机已形成战斗力,今后轮到外国追赶中国

2017-06-24 08:09:57   

军事专家杜文龙最近接受了央视的采访,对国产隐身战斗机J-20A进行五机编队飞行发表了看法,认为J-20A已经在空军的战斗序列中结束基本训练,已经或即将开展下一阶段的深层次训练项目。按照西方战斗机项目的能力管理标准,J-20A已经达成初始作战能力(IOC),这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发展史,都是极具意义的里程碑事件。



J-20A五机编队同框

初始作战能力(IOC)是用于描述武器系统的能力与技术状态的专业术语,当武器系统达到一定的作战能力标准时,可被视为形成初始作战能力,意味着这类武器系统可以接受部署并参加有限度的作战行动,这一节点也意味着武器系统开始真正服役。初始作战能力的下一发展阶段,即为全面作战能力(FOC),代表武器系统所有技术指标或状态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可以完成所有既定任务。


基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战术战斗机长期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数十年的差距。以中美标准的三代机、苏俄标准的四代机中的中型战斗机为例,美国F-16战斗机1979年服役,苏联米格-29战斗机1983年服役,中国J-10战斗机2004年服役,与美国和苏联的差距分别为25年和21年。



到了隐身战斗机时代,以目前全球公认的中国标准四代机、美俄标准五代机为例,F-22重型战斗机作为世界上第一款进入现役的隐身战斗机,于2005年12月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美军陆战队所属F-35B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构型战斗机2015年7月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美国空军所属F-35A常规起降构型战斗机于2016年8月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俄罗斯空军T-50重型战斗机,至今未完成测试投入量产;中国J-20A重型战斗机2016年入役,2017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通过以上对比以上事实可以发现,作为世界第三款实现初始作战能力的隐身战斗机,J-20A标志着中国战术战斗机顶级水平已经超越俄国,结束了三代机时代21年的技术水平差距。而与美国的差距从25年缩小到12年,并基本与最新科研水平的差距保持在5年之内,从而让J-20A总师杨伟认为中美在战斗机领域的差距已经从“望尘莫及”变为“望其项背”。


尽管从入役到形成战斗力仅用了创纪录的短短一年时间,但军事斗争准备的形势同样是时不我待。目前,美军F-22已经在叙利亚战场参加实战近3年,《航空周刊》上周还报道F-22在叙利亚空域对俄军苏-35战斗机实现了技术碾压。而第一支装备F-35B的美国海军陆战队VMFA-121中队已于今年4月携带10架飞机抵达日本,并将于今年年内跟随两栖攻击舰开展实战部署;美国空军的F-35A在上个月远征英国开展实验性部署,并直接飞临北约与俄罗斯对峙的第一线。而截至今年1月份,F-35战斗机已量产200架,面对美军目前的300架隐形战斗机机队,中国正在奋起直追,而东亚的天空已不是只属于“猛禽”和“闪电”。(利刃/狼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