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高技术封锁又加码 C919前路艰险 有可能再次断供发动机
2020-09-20 19:29:21
美国狂禁我国高技术 C919前路艰险 有可能再断供发动机
近日, C919飞机的某供应商收到中国商飞的感谢信, 里面又写出了C919客机的新进展! 是不是表示已经进入TIA, 局方认证试飞阶段?
目前,C919已经有6架原型机在试飞,眼看成功在即,突然传来美国造LEAP-X1C发动机有可能再次断供的消息,对C919的发展再次蒙上了巨大阴影。
该来的肯定回来,美国对C919断供是大概率事件
美国媒体引述专家报道说,中国的C919飞机在各项重要技术上对国外的依赖程度极高,能让这款飞机飞起来的东西都是西方的。如果没有美国技术,中国的大飞机工程将整个“脱轨”。

我国的C919大客机
据美国之音15日报道,截至目前,中国商飞共生产了六架C919试飞飞机。中国东方航空已确定成为C919的首家用户,官方宣布的交付日期定在2021年。
该媒体评论说,中国商飞主攻研制的“大飞机”C919遇到不少难题。这款以空中客车A320neo和波音737MAX作为竞争对象的中短程窄体单通道客机,自从2017年5月试飞后,交付日期从原定的2015年年底一拖再拖。

据报道,C919飞机在各项重要技术上对国外的依赖程度极高,飞机的动力系统、航电飞控系统、燃油系统、电源系统、起落架等关键领域,都直接采用国外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或是由中外合资企业制造;中国国内航空工业部门参与设计制造的主要是机身、机翼、尾翼、内饰等部分。
C919使用的LEAP-1C发动机由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公司合资的CFM国际公司研发生产。C919的航电、飞控系统也极为依赖美国供应商。C919的一级供应商中,至少包括七家美国企业。
其中,通用电气航空集团(GE Aviation)民用航电系统提供核心航电系统、显示系统、机载维护系统和航电系统综合服务;运动和控制技术制造商派克汉尼汾公司(Parker Hannifin)旗下的派克宇航是C919飞机液压系统、主飞控作动系统、 燃油系统和油箱惰化系统的供应商;霍尼韦尔(Honeywell)为C919提供四项关键系统,包括飞行控制系统、机轮和刹车系统、辅助动力装置及导航系统;穆格公司(Moog)参与提供C919高升力系统。

C919目前使用的是美国GE公司的LEAP-X1C发动机

我国正在研发的CJ1000发动机
真的断供怎么办?
但是真被禁的概率有专家认为问题不大,禁运发动机对919是短期损失,但是长期随着cj1000的出现,还是会继续;但是对于美国尤其是通用,不管短期长期都是巨大的损失,现在737max才有复飞的苗头,重新被客户接纳的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如果没有919的订单,通用的损失就太大了,尤其现在通用(GE)业绩奄奄一息,全靠回购股票撑着股价吊命。要做出是否禁运发动机肯定是拜登或者川普第二任期的事了,拜登不会禁运,川普没了连任压力,继续发疯的动力也减少了。

再说国产发动机如CJ1000以及CJ200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正在成熟,5年也好,10年也好,迟早都会用起来,用美国的发动机主要是想拿适航证,这是一种利益互惠的手段,有钱一起赚,美方要考虑会不会自断财路。
919不是洲际飞机,就算不拿欧美适航证在国内飞,数量也极其巨大,未来中国市场至少需要一万架支线客机,足够回本,反倒是通用丢了这么大单,737max又指望不上,拿什么继续研发,拿什么回购股票。国内有替代品的话,美国反而不会禁运。比如如果中芯用纯国内技术在3年内就能突破5NM技术,美国也不会禁华为的芯片了,因为没有意义。

2台不同发动机的C919大客机
有一点可以确认,在对美国没有任何威胁的纯商业领域,中美可以合作的很好;比如进口美国石油和大豆、民用汽车合资、中国的中低端民用产品向美国出口等等,这些产业要么是在美国本来就衰弱甚至消失的产业,要么是完全互补的产业。
但是,如果是涉及美国战略性产业甚至国家安全的产业,而中国也必然要发展的产业,就一定会产生冲突;这就不是仅仅依靠市场规则、靠合作共赢能解决的了。
比如集成电路、航空制造、生物科学、航天、5G、AI、核能、高能物理、精密仪器等等;中国这类产业只要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一定会受到欧美国家的压制,和欧美国家的企业进行合作也会受到限制。比如说联想、中兴这类企业,可以生存和发展,但到了华为这个程度,就不行了。欧美企业可以垄断,但中国企业不行,哪怕你是按市场规则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企业在国外进行收购和兼并时会有大量的障碍,也是一个道理。

这就需要有底线思维,华为很早就开发了鸿蒙系统,但一直没有应用,在对外合作正常的情况下这个备用措施可以不用,但现在外部环境已经不允许正常发展了,那这个备用系统的意义就很大了。对于商飞和中航,也是一样,可以肯定是有备案的,在出现极端情况时,依然可以活下去,并不断壮大自己。至于什么时候启用这套备案,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甚至在一些非战略产业,在中美战略对抗的背景下都可能出现极端情况,抖音就是个现实例子。
事实上,即使是欧美日之间,也经常有不按市场规则办事的时候;广场协议、阿尔斯通、空客330加油机等等。和强盗做生意,能赚钱当然好,赔点小心赔点笑脸也可以;但万一人家根本就是打算谋财害命呢?

C919取得中国适航证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能正常合作,很快就会批产;就算美国制裁断供,也不过是晚几年的事;国家多输几年血,全部换成国产零部件就行了;也不过如此。至于欧美的适航证,迟几年再说。国内市场够大,将来认可中国适航证的国家也会越来越多,足以养活C919和商飞。
一个战略产业,想轻轻松松靠引进合作发展起来?没那么容易。要有空客当年亏损几十年的心理准备。

波音在737出事前,有25%以上的产品是卖给中国的。
以现在波音的状况,丢掉全部的中国市场,那是必死无疑;
当然,这是极端情况;大概率的情况是中国还会购买波音飞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换取商飞的正常发展。至少争取几年时间是可能的,中国是制造业世界第一,走向高端产业是大概率事件,不过是时间问题。
近日, C919飞机的某供应商收到中国商飞的感谢信, 里面又写出了C919客机的新进展! 是不是表示已经进入TIA, 局方认证试飞阶段?
目前,C919已经有6架原型机在试飞,眼看成功在即,突然传来美国造LEAP-X1C发动机有可能再次断供的消息,对C919的发展再次蒙上了巨大阴影。
该来的肯定回来,美国对C919断供是大概率事件
美国媒体引述专家报道说,中国的C919飞机在各项重要技术上对国外的依赖程度极高,能让这款飞机飞起来的东西都是西方的。如果没有美国技术,中国的大飞机工程将整个“脱轨”。
我国的C919大客机
据美国之音15日报道,截至目前,中国商飞共生产了六架C919试飞飞机。中国东方航空已确定成为C919的首家用户,官方宣布的交付日期定在2021年。
该媒体评论说,中国商飞主攻研制的“大飞机”C919遇到不少难题。这款以空中客车A320neo和波音737MAX作为竞争对象的中短程窄体单通道客机,自从2017年5月试飞后,交付日期从原定的2015年年底一拖再拖。
据报道,C919飞机在各项重要技术上对国外的依赖程度极高,飞机的动力系统、航电飞控系统、燃油系统、电源系统、起落架等关键领域,都直接采用国外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或是由中外合资企业制造;中国国内航空工业部门参与设计制造的主要是机身、机翼、尾翼、内饰等部分。
C919使用的LEAP-1C发动机由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公司合资的CFM国际公司研发生产。C919的航电、飞控系统也极为依赖美国供应商。C919的一级供应商中,至少包括七家美国企业。
其中,通用电气航空集团(GE Aviation)民用航电系统提供核心航电系统、显示系统、机载维护系统和航电系统综合服务;运动和控制技术制造商派克汉尼汾公司(Parker Hannifin)旗下的派克宇航是C919飞机液压系统、主飞控作动系统、 燃油系统和油箱惰化系统的供应商;霍尼韦尔(Honeywell)为C919提供四项关键系统,包括飞行控制系统、机轮和刹车系统、辅助动力装置及导航系统;穆格公司(Moog)参与提供C919高升力系统。
C919目前使用的是美国GE公司的LEAP-X1C发动机
我国正在研发的CJ1000发动机
真的断供怎么办?
但是真被禁的概率有专家认为问题不大,禁运发动机对919是短期损失,但是长期随着cj1000的出现,还是会继续;但是对于美国尤其是通用,不管短期长期都是巨大的损失,现在737max才有复飞的苗头,重新被客户接纳的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如果没有919的订单,通用的损失就太大了,尤其现在通用(GE)业绩奄奄一息,全靠回购股票撑着股价吊命。要做出是否禁运发动机肯定是拜登或者川普第二任期的事了,拜登不会禁运,川普没了连任压力,继续发疯的动力也减少了。
再说国产发动机如CJ1000以及CJ200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正在成熟,5年也好,10年也好,迟早都会用起来,用美国的发动机主要是想拿适航证,这是一种利益互惠的手段,有钱一起赚,美方要考虑会不会自断财路。
919不是洲际飞机,就算不拿欧美适航证在国内飞,数量也极其巨大,未来中国市场至少需要一万架支线客机,足够回本,反倒是通用丢了这么大单,737max又指望不上,拿什么继续研发,拿什么回购股票。国内有替代品的话,美国反而不会禁运。比如如果中芯用纯国内技术在3年内就能突破5NM技术,美国也不会禁华为的芯片了,因为没有意义。
2台不同发动机的C919大客机
有一点可以确认,在对美国没有任何威胁的纯商业领域,中美可以合作的很好;比如进口美国石油和大豆、民用汽车合资、中国的中低端民用产品向美国出口等等,这些产业要么是在美国本来就衰弱甚至消失的产业,要么是完全互补的产业。
但是,如果是涉及美国战略性产业甚至国家安全的产业,而中国也必然要发展的产业,就一定会产生冲突;这就不是仅仅依靠市场规则、靠合作共赢能解决的了。
比如集成电路、航空制造、生物科学、航天、5G、AI、核能、高能物理、精密仪器等等;中国这类产业只要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一定会受到欧美国家的压制,和欧美国家的企业进行合作也会受到限制。比如说联想、中兴这类企业,可以生存和发展,但到了华为这个程度,就不行了。欧美企业可以垄断,但中国企业不行,哪怕你是按市场规则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企业在国外进行收购和兼并时会有大量的障碍,也是一个道理。
这就需要有底线思维,华为很早就开发了鸿蒙系统,但一直没有应用,在对外合作正常的情况下这个备用措施可以不用,但现在外部环境已经不允许正常发展了,那这个备用系统的意义就很大了。对于商飞和中航,也是一样,可以肯定是有备案的,在出现极端情况时,依然可以活下去,并不断壮大自己。至于什么时候启用这套备案,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甚至在一些非战略产业,在中美战略对抗的背景下都可能出现极端情况,抖音就是个现实例子。
事实上,即使是欧美日之间,也经常有不按市场规则办事的时候;广场协议、阿尔斯通、空客330加油机等等。和强盗做生意,能赚钱当然好,赔点小心赔点笑脸也可以;但万一人家根本就是打算谋财害命呢?
C919取得中国适航证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能正常合作,很快就会批产;就算美国制裁断供,也不过是晚几年的事;国家多输几年血,全部换成国产零部件就行了;也不过如此。至于欧美的适航证,迟几年再说。国内市场够大,将来认可中国适航证的国家也会越来越多,足以养活C919和商飞。
一个战略产业,想轻轻松松靠引进合作发展起来?没那么容易。要有空客当年亏损几十年的心理准备。
波音在737出事前,有25%以上的产品是卖给中国的。
以现在波音的状况,丢掉全部的中国市场,那是必死无疑;
当然,这是极端情况;大概率的情况是中国还会购买波音飞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换取商飞的正常发展。至少争取几年时间是可能的,中国是制造业世界第一,走向高端产业是大概率事件,不过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