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调查:收入信心大幅提高了,老百姓为何还把钱袋子捂紧紧的?

2020-07-08 07:42:34   

当前经济环境下,很多劳动者已经深切感受到了经济的变化,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为负增长,从二季度后,我国经济开始回暖,企业积极复工复产,带动了就业拉动了市场,为居民的收入提供助力,同时,消费市场前期被压制的需求得到回补释放,市场活力明显提高,这也反哺了经济企业,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向好发展。


对于此,广大劳动者居民对于经济的感受发生了新变化,通过央行的调查报告来看,具体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居民对经济的感受新变化近日,据我国央行公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本季收入感受指数为46.1%,比上季上升4.5个百分点。其中,13.8%的居民认为收入“增加”,比上季上升3.2个百分点。收入信心指数为47.9%,比上季上升2.0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出,当前居民对于收入感受及收入信心比上季度出现大幅提高,主要原因是:进入到二季度后,我国经济开始复苏增长与回暖存在直接关系。经济大环境的状态,直接决定了绝大多数居民的消费与收入。
一般情况下,当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增长时,意味着国内的各大经济企业发展向好,代表着广大劳动群体的劳动价值将有更高的回报,并以收入增加的形式体现出来。而消费的基础是收入及收入预期,当这两者均良好时,消费也将释放出活力。


消费作为拉动我国经济的第一驱动力,消费释放出活力,将进一步带动国内供应企业、服务企业等,进而持续带动国内经济向前增长。
钱袋子还是捂紧的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4%,比上季上升1.3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2.9%,比上季下降0.1个百分点;从数据中也可以印证出,当前居民更多消费的占比比上季度较大提升,而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比上季度有所下降,表明居民的消费活力有所提高。
不过,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仍占据“半壁江山”以上,也在表明居民的钱袋子还是捂紧的,只不过有所松动。对未来3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居民选择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为:教育(29.8%)、医疗保健 (28.3%)、旅游(19.7%)、购房(19.7%)。
教育和医疗保健作为居民的刚性消费需求,对消费的支出占比一直持续在较高位置,同时也在表明居民对于健康和教育意识的提高,这与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增长有直接关系。对于居民对旅游的消费支出占比,更多的倾向于体现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综合来讲,当前居民对于收入感受指数比上季度大幅提高,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比上季度也有所提高,表明当前居民对于经济的感受是好转的。另外,从经济层面上讲,进入到二季度后,我国经济的表现比较乐观,为居民的消费和收入带来提振信心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消费的潜力不断释放,将会给企业和居民带来更多的信心,信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看,我国经济仍然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