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亚洲:第七舰队没有走,第三舰队也来凑热闹 来呀,互相伤害呀?
2016-10-30 12:06:02
第七舰队没有走,第三舰队也来凑热闹
本周,美国海军“迪凯特”号驱逐舰到中国西沙群岛领海里来挑了一圈事儿,中国稍后举行了南海军演。这算是一年来中美在南海对峙的标准剧本。
“迪凯特”号驱逐舰
在南海问题上,中美曾有着某种“管控分歧”的共识,即互留情面,默认现状,在不触及对方底线的情况下互相“推搡”。中国海军实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美国当然不甘心退出,也在不断提高“推搡”的力气。
最近中美南海紧张局势的根源,恐怕更多受到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不久前传出的消息称,这次白宫方面还曾试图阻止海军内部某些人的“乱搞”,但没能成功。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回顾一下1950年,中美之间最严重的那场冲突时的情况就明白了。
当时,“远东王”麦克阿瑟在国内声望很高,而杜鲁门总统则比较弱势,结果总统无法约束麦克阿瑟越过三八线,直冲中朝边境。在麦克阿瑟的军事冒险在看似取得成功后,白宫也不能追究他违背白宫指令的责任,反而要追认他的动作。
作为“二战英雄”的麦克阿瑟,本想再以一场战争来作为自己军事生涯的顶峰和政治生涯的开始,眼见白宫就在眼前,但想不到却碰了个头破血流。
老麦的野心给美国人带来的是深刻的教训,不过现在有人似乎忘了这个先例
而反过来,在麦克阿瑟失败之后,白宫又可以把责任全推到他身上。这便是美国政府看起来“约束不了高级军官军事冒险”这一表象背后的奥妙。其实这也和当年旧日本军的“下克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天,这件事又有重演的可能,哈里·哈里斯这个新的“远东王”显然也有着名留青史的想法,未来若是希拉里当选——看她在中东搞的一系列“革命”——事情可能会更麻烦。
不过,历史也给这类人提供了充分的反例。
当年的巴顿也曾经试图走这样的路子,在占领德国期间,重用纳粹分子,提出武装德国军队,积极准备和苏联搞摩擦,甚至挑起美苏大战。
结果巴顿死了,在电影《巴顿将军》里,巴顿大叹真正的战士应该在最后一场战役里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美国从来不缺少这种名为“真正的战士”,实为野心家的人物——但当美国政府意识到这样一场战争会极其严重损害美国利益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人来“管”这事了。
别看巴顿将军在电影里面似乎像是一心只懂得战争的职业军人,如果丝毫没有政治野心,在“退休金进军”中会如此卖力地对付那些当年的老战友?
斯大林的强硬态度和苏联一系列夸大自身军事实力的展示,让西方意识到开战可能对自己损害极大,这或许是巴顿这样的冒险分子“出意外”的原因
巴顿的车祸到底是不是意外呢?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没有因为他的冒险而爆发
换言之,现在美国政府“管不住”哈里·哈里斯,并不是因为这人真的像巴顿将军或者麦克阿瑟那么强势,真正的原因是政府里面有些人对今夕是何年有着错误的认识。
在这些人看来,美国海军从纸面上还对中国有着优势(你跟希拉里这样的政客说东风-21D能打沉航母?她分分钟让一个排的“军事专家”说服你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的政客是看不进相对客观的兰德报告的,不然可能就没有志愿军入朝了),所以对于前面将军的约束就会少一些,甚至鼓励他们“搞事”。
他们什么时候能认清形势呢?或许还需要有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彻底扭转美国部分政客的这些奇思妙想。
美国一些政客对于中国的强硬态度还不适应,而军方也颇有一些人叫嚣着“不怕中国导弹”,大有“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的意思
兰德公司的最新报告《设想不可能的事:与中国开战》警告称如与中国开战,将会演变成一场漫长痛苦的全面战争,对美国损害极大,但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得进去
而这次来“搞事”的军舰,隶属于美国海军第3舰队。
笔者想起美国第一次到南海搞事的时候,当时美国第3舰队的指挥官就曾经发表讲话,表示第3舰队将为“亚太再平衡”出更多的力。
对于很多中国读者来说,第3舰队确实是没怎么听说过,因为在我国周边活动的,往往都是第7舰队。包括当初朝鲜战争中进入台湾海峡,96年进入台湾以东海域,在黄海和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的对峙……这都是第七舰队的劣迹。
但熟悉太平洋战争历史的朋友对第3舰队会比较熟悉,该舰队于1943年成立,在二战当中和日本帝国海军在中太平洋发生了一系列激战。它的指挥官就是鼎鼎大名的“蛮牛”哈尔西,其舰艇参加了所罗门海战、菲律宾海战、冲绳、琉球群岛作战,以及对日本本土的作战。
而二战结束后,该舰队一度被取消番号,直到1973年重新成立。
第三舰队的新任务是训练海军人员,评估新技术对于舰队运用的价值等,此外,在大规模战争中,该舰队也将投入作战。换言之,这是一个“后备舰队”,当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麾下的舰艇返回夏威夷和美国西海岸进行整训,维修的时候,就会被划入第三舰队旗下。
但同时,冷战时期,第三舰队也要负责围堵苏联的重任,包括白令海峡、阿拉斯加附近、夏威夷、福特岛附近海域的反潜重任都要落在他们的头上。80年代时第七舰队和第三舰队的任务区分界线设在澳大利亚以东。
今天,随着美国海军各舰队任务的进一步调整,该部队的任务区也进一步发生变化,其负责的海域包括了白令海峡、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以及美国西海岸,与第七舰队的任务区分界线也变成了国际日期变更线,第七舰队负责的区域更大了。
因为第3舰队仍然兼有“预备队”性质,所以其编制看起来比在中国前沿频繁活动的第7舰队雄厚得多——当然其中随时能够动用的兵力并没有多到哪去。
1943年成立的第三舰队到二战结束时的真容,战后该舰队一度解散
当前第3舰队计有航母打击大队4个,远征打击群(两栖攻击舰战斗群)3个,濒海战斗舰中队一个,陆战队直升机联队一个。
不过,其中真正处于备战状态的特混舰队(TASK FORCE)只有一个。
相比之下,第7舰队总共只有一个航母打击大队和一个驱逐舰中队(15艘),一个登陆舰大队,以及3艘核潜艇。
看了这个实力对比,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何美国要让第3舰队到亚太前沿来活动了。以前,一个第7舰队,加上日本或者韩国的海上兵力,就可以对中国海军取得优势,现在……所以第三舰队来了。
不过来了就来了,所谓“多几条靶船”的说法也不是假的——有本事把11艘航母都开到中国周边来呀,互相伤害呀?
所以,要想阻止那些野心家们的蠢动来,最好的办法还是展示实力:来呀,互相伤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