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国故意不让中国战机过境:国家贫弱就会任人宰割

2016-06-16 22:29:45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空军的实力是很弱的,主力战斗机还是歼6、歼7这类国际一、二代技术水平的战斗机,而美、苏、英、法、日等国的主力战斗机却已经更新为第三代战斗机,其中美国第四代战斗机F-22也进入竞标选型阶段,中国与世界军事强国之间的战斗机的技术差距已经达到了一代甚至两代。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中国的天空将会变得异常危险。

【第665期】所幸的是,当时的苏联已经濒临解体前夕,面临困境的苏联开始向外推销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以换取外汇来缓解困境。于是中国迅速抓住了这个机会,向苏联提出采购战斗机的意向。经过对当时苏联两型战斗机——米格-29和苏-27的认真技术对比,中国空军最终选择了价格更高但技术性能也更好的苏-27。不得不说,中国空军当时的这个选择实在是高明、影响更是十分深远。通过引进苏-27,中国空军不但获得了一款性能非常先进的三代机,大大缩小了与美、日等国在战斗机技术上的差距。

而且通过对苏-27的使用以及相关技术的消化吸收,使中国航空工业了解到第三代战斗机是怎么回事,开阔了中国航空技术人员的眼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整体技术进步。但是,苏-27当年进入中国之路并不平坦。中苏双方一开始就在苏-27的价格上展开了艰苦谈判,苏方最初称美国的F-15战斗机是5500万美元一架,那么与F-15性能相当的苏-27至少要5000万美元一架。在经过几轮激烈谈判之后还是定不下来,最后还是由两国高层出面,才以比较合适的价格成交。

而在接下来的货款支付方式上又出现了僵局,因为苏方坚持要求中国支付美元现汇,然而中国当时外汇储备很少,所以提出以易货方式支付。最终又是经过数轮艰苦谈判,才敲定了少部分货款通过美元现汇支付,大部分货款以易货方式支付。

等到价格以及付款方式谈妥、24架苏-27的采购合同签订之后,按理说只等苏-27生产出来交付中方,然后飞往中国就行了。然而,等首批12架完成生产的苏-27在1992年交付中方,经蒙古领空飞往中国时,蒙古却拒绝这个机群过境,理由是中俄都没有事先向其通报,没有飞行计划就不能飞。如果强行飞越,那么蒙军就要开火。

无奈之下,俄方只好让机群返航。实际上,蒙古当时看到昔日的靠山苏联解体,转而开始向美国献媚,所以才故意阻挠飞越其上空的苏-27机群。后来据说还是俄方向蒙古支付了20万美元的“买路钱”,蒙古才允许中方的苏-27机群飞越其上空回到中国。之后,这批苏-27被部署到了芜湖空军基地。军事专家李明点评,正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国家积贫积弱,就会被任人宰割,只有团结一心增强国力,一个国家才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