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下的守望:干货
2017-02-12 08:26:17
刘煜辉:中国经济绕不过去的结
这篇文章里面干货很多,比绝大部分的经济分析文章都更接近事实,值得大家仔细看看
引用其中一些内容和大家分享:
稳住人民币汇率愈发严重的贬值预期
------------
这一点我和作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人民币贬值预期主要来自于舆论的宣传,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就倾向于认为美元兑人民币的升值已经见顶,这将是美元难以逾越的高点,这既是技术指标发出的信号,也符合美国经济增长无力、债务问题看不到解决希望的实际情况,至于主流观点对美元信心强劲,我也无话可说
如果将经济分为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这实际上反映了资源在这两个部门错配已非常严重。今天中国的核心问题是不可贸易品对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已经非常离谱,即内部实际汇率(internalreal exchange rate,IRER,也就是内部非贸易品与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大幅升值。大量的资源要素都被吸收到不可贸易部门创造泡沫(地产和金融交易繁荣),可贸易部门、有效率的部门、制造业,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挤出。从而压制出口利润,侵蚀其科研能力,影响制造业的竞争力
金融泡沫、资产泡沫对经济中的可贸易部门、制造业、有效率的产出部门,形成越来越大的挤出,经济系统中发生了严重的资源要素的错配。
大量的资源要素被吸收到生产率更低的不可贸易部门去制造泡沫,可贸易部门获得资源要素的成本越来越高
-------------
这和我要说的“金融业存在的不可逾越的瓶颈”内容差不多,后面会详细介绍,其实这也是美国现在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
016年7月26日,中国的宏观政策事实上发生了重大转向,政治局会议第一次提出了“抑制资产泡沫”。随后我们看到之后的宏观政策非常明确地指向两个方向:第一是快速冷却房地产部门的资产创生速度,第二是全面清理金融内部交易性资产创造的繁荣,即金融降杠杆。
金融去杠杆的刀锋又杀向了两个方向,一是债券泡沫,二是一二级市场联动的“资本游戏”对接的各种复杂的配资交易结构。过去青青的苹草哪最肥美,哪就是杠杠的栖身之所。臃肿的交易结构的清理所带来的压力将长时间地在金融市场中蔓延,你现在可以理解了吧,债为什么崩跌如斯,中小票为什么漫漫熊途,风格就是转化不了。
--------------
这一点特别拉出来是因为,中美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问题更严重的美国,打算进一步放松对金融业的限制,换句话说,用更大的杠杆来缓解当前的困境,饮鸩止渴
问题相对可控的中国,选择努力得降杠杆,以规避必将到来的风险
你从房价看2015-2016年这波惊人地上涨,一线城市的涨幅比2013-2014年的高点要高出50%,二线城市也高出20-30%,三、四现城市基本上和2013-2014年的高点持平。所以经济中价格因素实际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经济增长的动能羸弱,这两者搭配在一起就是典型的滞胀。
-----------------------
去年下半年讲过一次房地产,没有讲完,接着要提的就是和这个现象相呼应的问题,市场的资金面对如今的房价已经无以为继,没有讲完是因为牵扯的东西有点多,后面总结好后一起讲
中美G2格局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镜像互补”(贸易分工-金融分工)的结构,两个十万亿美金的超级经济体合在一起超过全球总量三分之一强,而且未来还会继续上升。中美两个国家像这样水乳交融和利益攸关的关系,在人类经济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即便当年日本最牛的时候。这样的结构决定了人民币和美元之间事实上仍处在一个货币同盟当中,想脱钩事实上也脱不了。
-------------------
打个形象的比方,中国好比生产厂家,主要是生产东西,美国则是结算机构,中国的生产东西大部分是通过这个结算机构进行交易的,过去二十年,大家的合作总体都还是很愉快的,不和谐来自于美国,中国可以愿意和美国平等合作,但在美国的计划里,是要把中国玩弄于股掌之中的,说到底,以老大自居的美国人对分配不满意,他要拿走大头,甚至是全部
所以,中美的这种同盟破裂是必然的,世界工厂可以重建新的金融结算体系,美国要是不甘心,大可以去再造一个世界工厂
最后我想谈谈我们讨论过的一些设想。有人说,我们驱动家庭部门(中产阶级)加杠杆去帮房地产去库存,来为国接盘,给未来的经济转型(投资-消费)造成多么大多么大的损害,但沉舟侧伴,历史已经翻篇,我们永远不可能设想再重新选择。
------------------
这个观点旁证了去年房价暴涨时(实际上鼓励个人投资者买房氛围)的一个观点:鼓励个人买房,是讲银行手里对开发商的债权置换成对个人的债权,降低银行的风险
房价的上涨并不能将更多的资金沉淀在房市,所以房价如果暴跌,也不会带来所谓的流动性泛滥,恰恰相反的是,随着泡沫破裂,出现大量违约,会形成通缩的后果
但房价暴跌带来最严重的影响还是在于另外两个方面
一是房产相关联的产业众多,如果房市崩盘,相关联的产业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的问题
二是银行风险,来自于的个人房贷违约和开发商的贷款违约的问题
只要这两个问题能够处理好(尤其是第二点),无论房价的涨跌,就不可能出现系统性的崩溃
但是今年隐约最大的不安还是来自于外部:外生通胀。去年的12月份我们开年会的时候,我就讲了这个问题,最大的隐忧就是油。
------------------------
现在的状况是,各产油国都在希望别人减产,自己增产,以对应全球普遍的财政赤字问题
美国需要通过货币紧缩政策以刺激资本回流,这样产油国的财政会更紧张,则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状况
所以靠减产来达到推高油价的办法不可行,到时候不会憋死中国,不用说中国这几年疯狂的石油大采购做储备,光停在海上的和在运输途中的巨型油轮都够中国缓冲到产油国首先崩溃
所以油价要回升,必须是经济回暖,倘若是经济回暖,受益最大的难道不是世界工厂吗?油价的上涨不还是体现在商品上,最终还是全世界人民一起承担的
所以,作者担心美国炒高油价的问题是没有必要的
这篇文章里面干货很多,比绝大部分的经济分析文章都更接近事实,值得大家仔细看看
引用其中一些内容和大家分享:
稳住人民币汇率愈发严重的贬值预期
------------
这一点我和作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人民币贬值预期主要来自于舆论的宣传,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就倾向于认为美元兑人民币的升值已经见顶,这将是美元难以逾越的高点,这既是技术指标发出的信号,也符合美国经济增长无力、债务问题看不到解决希望的实际情况,至于主流观点对美元信心强劲,我也无话可说
如果将经济分为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这实际上反映了资源在这两个部门错配已非常严重。今天中国的核心问题是不可贸易品对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已经非常离谱,即内部实际汇率(internalreal exchange rate,IRER,也就是内部非贸易品与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大幅升值。大量的资源要素都被吸收到不可贸易部门创造泡沫(地产和金融交易繁荣),可贸易部门、有效率的部门、制造业,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挤出。从而压制出口利润,侵蚀其科研能力,影响制造业的竞争力
金融泡沫、资产泡沫对经济中的可贸易部门、制造业、有效率的产出部门,形成越来越大的挤出,经济系统中发生了严重的资源要素的错配。
大量的资源要素被吸收到生产率更低的不可贸易部门去制造泡沫,可贸易部门获得资源要素的成本越来越高
-------------
这和我要说的“金融业存在的不可逾越的瓶颈”内容差不多,后面会详细介绍,其实这也是美国现在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
016年7月26日,中国的宏观政策事实上发生了重大转向,政治局会议第一次提出了“抑制资产泡沫”。随后我们看到之后的宏观政策非常明确地指向两个方向:第一是快速冷却房地产部门的资产创生速度,第二是全面清理金融内部交易性资产创造的繁荣,即金融降杠杆。
金融去杠杆的刀锋又杀向了两个方向,一是债券泡沫,二是一二级市场联动的“资本游戏”对接的各种复杂的配资交易结构。过去青青的苹草哪最肥美,哪就是杠杠的栖身之所。臃肿的交易结构的清理所带来的压力将长时间地在金融市场中蔓延,你现在可以理解了吧,债为什么崩跌如斯,中小票为什么漫漫熊途,风格就是转化不了。
--------------
这一点特别拉出来是因为,中美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问题更严重的美国,打算进一步放松对金融业的限制,换句话说,用更大的杠杆来缓解当前的困境,饮鸩止渴
问题相对可控的中国,选择努力得降杠杆,以规避必将到来的风险
你从房价看2015-2016年这波惊人地上涨,一线城市的涨幅比2013-2014年的高点要高出50%,二线城市也高出20-30%,三、四现城市基本上和2013-2014年的高点持平。所以经济中价格因素实际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经济增长的动能羸弱,这两者搭配在一起就是典型的滞胀。
-----------------------
去年下半年讲过一次房地产,没有讲完,接着要提的就是和这个现象相呼应的问题,市场的资金面对如今的房价已经无以为继,没有讲完是因为牵扯的东西有点多,后面总结好后一起讲
中美G2格局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镜像互补”(贸易分工-金融分工)的结构,两个十万亿美金的超级经济体合在一起超过全球总量三分之一强,而且未来还会继续上升。中美两个国家像这样水乳交融和利益攸关的关系,在人类经济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即便当年日本最牛的时候。这样的结构决定了人民币和美元之间事实上仍处在一个货币同盟当中,想脱钩事实上也脱不了。
-------------------
打个形象的比方,中国好比生产厂家,主要是生产东西,美国则是结算机构,中国的生产东西大部分是通过这个结算机构进行交易的,过去二十年,大家的合作总体都还是很愉快的,不和谐来自于美国,中国可以愿意和美国平等合作,但在美国的计划里,是要把中国玩弄于股掌之中的,说到底,以老大自居的美国人对分配不满意,他要拿走大头,甚至是全部
所以,中美的这种同盟破裂是必然的,世界工厂可以重建新的金融结算体系,美国要是不甘心,大可以去再造一个世界工厂
最后我想谈谈我们讨论过的一些设想。有人说,我们驱动家庭部门(中产阶级)加杠杆去帮房地产去库存,来为国接盘,给未来的经济转型(投资-消费)造成多么大多么大的损害,但沉舟侧伴,历史已经翻篇,我们永远不可能设想再重新选择。
------------------
这个观点旁证了去年房价暴涨时(实际上鼓励个人投资者买房氛围)的一个观点:鼓励个人买房,是讲银行手里对开发商的债权置换成对个人的债权,降低银行的风险
房价的上涨并不能将更多的资金沉淀在房市,所以房价如果暴跌,也不会带来所谓的流动性泛滥,恰恰相反的是,随着泡沫破裂,出现大量违约,会形成通缩的后果
但房价暴跌带来最严重的影响还是在于另外两个方面
一是房产相关联的产业众多,如果房市崩盘,相关联的产业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的问题
二是银行风险,来自于的个人房贷违约和开发商的贷款违约的问题
只要这两个问题能够处理好(尤其是第二点),无论房价的涨跌,就不可能出现系统性的崩溃
但是今年隐约最大的不安还是来自于外部:外生通胀。去年的12月份我们开年会的时候,我就讲了这个问题,最大的隐忧就是油。
------------------------
现在的状况是,各产油国都在希望别人减产,自己增产,以对应全球普遍的财政赤字问题
美国需要通过货币紧缩政策以刺激资本回流,这样产油国的财政会更紧张,则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状况
所以靠减产来达到推高油价的办法不可行,到时候不会憋死中国,不用说中国这几年疯狂的石油大采购做储备,光停在海上的和在运输途中的巨型油轮都够中国缓冲到产油国首先崩溃
所以油价要回升,必须是经济回暖,倘若是经济回暖,受益最大的难道不是世界工厂吗?油价的上涨不还是体现在商品上,最终还是全世界人民一起承担的
所以,作者担心美国炒高油价的问题是没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