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惊天逆转!对华关系,印度突然做了一件让人很意外的事情
2018-03-13 13:26:36
180°大逆转,莫迪要访华。老仙洗心革面了吗?
老仙变脸太快,让人接受不来。说好的中印对峙呢?龙象之争呢?不都快擦枪走火了吗?怎么一下子就变了?
这弯儿转的,可有点大啊!
4日,印度两家媒体同时报道了两则重磅消息。《印度时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6月将赴中国青岛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是莫迪要访华了;《德干先驱报》报道,莫迪政府“急切地希望”今年晚些时候接待中国领导人访问印度。这是恳请中国领导人回访了。
晓笙知道,很多网友一看到印度,就准备掏枪了。让你跟我搞洞朗对峙,让你在印度北部边境增兵,让你搞阴谋要推翻亲华的马代总统。
谁曾想,大炮刚架起来,还没装弹呢,老仙先降了。
降了的老仙,态度出奇的好。大家之前骂印度,zangdu一直是个经典骂点,骂印度在背后支持liu亡zang人。然而,为了向中国示好,印度高层直接喊话:不许参加dalai活动。
《印度快报》3月2日报道,印度政府内阁秘书辛哈在给秘书和政府部门负责人的指示中表示,不要参加dalai lama相关纪念活动。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印度吗?你到底是谁伪装的?你把那个上蹿下跳,跟中国PK经济,跟中国抢地盘、搞军事对抗的阿三搞到哪里去了?
只要一个不对,晓笙的要你命3000就要开火了。然而,经过仔细确认后,晓笙不得不无奈的承认,这货真不是易容的。
印度,确实是变了。
1丨中印关系要变了
中印关系要变了,因为,双方政府正在重置关系,希望两国外交可以正常化。前脚印度媒体报道莫迪将访华,后脚中国高层就予以回应。
3月8日上午,王毅在答记者问时说道:
中印关系保持着发展势头,也经历了困难和考验。在此过程中,中方既坚定维护了自身的正当权益,也积极顾全了中印关系的大局。对于中印关系的发展前景,两国领导人已经达成了重要战略共识,那就是中印要龙象共舞,而不是龙象争斗;中印1+1不仅等于2,更等于11。
通过王毅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确认,这次不是莫迪单方面改变,而是两国早就协商好,做足了准备的。
双方都认识到:过去一年多,中印关系紧张不断加剧,对谁都没好处,该降降温了。
事实上,两国重置关系的打算,从2017年底就开始了,并在2018年初有了实质行动。
2月23日,节后上班第二天,印度新任外交秘书顾凯杰到京访问,王毅部长接待。
《印度快报》25日报道称,顾凯杰本次访问,是他在中印洞朗地区对峙事件后的首次单独访华。报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顾凯杰此行旨在为中印关系正常化奠定基础。
于是,本月4日印度媒体就放出了莫迪访华的新闻,王毅随后就给予回应。不仅如此,两国防务上,也要开始破冰了。
据印度《经济时报》3月7日报道称,印度国防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预计将在3月底出访中国,这将成为重大的建立信心之举,印中两国将互有重要人员出访和交流,有助于在后洞朗时期建立“向前看态度”。
上一次印度防长华,还是两年前的事儿。这两年两国关系不断紧张,军事对抗升级,正常的互访和交流也断了。
此次印女防长访华,释放出重大信号。意味着,两国的开战风险,降低了。据悉,女防长访华后,将极有可能,重启两国联合军演。
从洞朗军事对峙到联合军演。国家之间果然没有隔夜的仇,只有谈不妥的利益啊。
那么,是不是说,印度就彻底老实了,不再挑衅中国了呢?刚才晓笙说的只是一面,如果再跟大家说说另一面,诸位就不会这么想了。
2丨中印关系的另一面
虽说两国重置关系的计划,从去年底就开始筹备了。但不代表中印之间就一片和谐。事实上,跟关系回暖同步的,是印度“反动”的继续。
米兰军演
印度海军在2月25日宣布,将在靠近南海的印度洋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海域与16国共同举行联合海上军演,《印度时报》等多家媒体把这个印度近年来最大规模海上军演与“中国威胁”扯在一起。
一些西方媒体更别有用心地把印度对中国的军事戒心和军事竞争说成“印度与中国陷入冷战”。
而就在3月8日,王毅部长通过答记者问友好回应莫迪访华的当天,米兰军演如期举行了。
约30艘舰艇驶抵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地区,米兰2018军演展开,来自16个国家的39名代表参与。
联越抗中
3月3日,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偕妻子访问印度,会晤印度总理莫迪。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会晤。越印两国达成了诸多协议。事实上,越南是印度“东进”政策的重要国家。
所谓东进,就是进入东南亚。目的很明确,就是在南海跟中国搞对抗。
印度一直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侵犯了印度在印度洋的利益,为了反击,就搞了个东进,到中国的家门口搅局。而这,正合越南的心意。
越南自认是东南亚地区强国,不甘中国在南海的影响日益增加。所以,无论是印度搞东进政策,还是美国搞印太战略,都是乐的跟进。
3月5日,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抵达越南访问,这是美国航母在越战之后首次访问越南。意义极其重大。美国访越的最大目的,就是把越南拉到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上,而印太战略的重心,正是印度。
先有越印会晤,紧接着美航母访越。一张大网张开,剑指向谁?还用说吗。
这张大网的靠山是美国,但抓手和重心却是印度。遏制中国的目的,昭然若揭,毫不掩饰。
那么,印度到底想干啥?一边继续敌视、遏制中国,一边又要跟中国恢复关系。如此反复无常,到底哪张脸才是他的真面目?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今天,就让晓笙跟大家分析下:
印度的对华战略
1丨莫迪曾经来过
上图是2015年的新闻。5月14日,莫迪抵达西安,开启为期3天的中国之行。他在西安多个名胜古迹留下身影,并表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
当晚,一号设宴欢迎。请莫迪吃了地道西安菜,并重点推荐了西安酸辣汤、什锦蔬菜煎饼……晚宴结束后,莫迪在一号的陪同下,在细雨中观看了大型歌舞表演《梦长安》……
历史不断重演,相同的路口总是不经意的再又走过。那时候中印媒体,乃至世界媒体,都热情洋溢的报道着中印之间的“恩爱”。
当时的人们,谁能想到,中印会发展到洞朗对峙,险些擦枪走火的地步?
2丨爱我,就证明给我看
爱情中,女人和男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女人的爱,需要被证明,不断的证明。如果你不证明,那就说明你不爱我,你不爱我,那我还要你干吗?留着过年吗?
这种奇怪的脑回路,放到女人身上没啥大问题,甚至有些小可爱,但放到一个国家身上,就问题大了。
印度的脑回路,恰恰就是这么奇怪。
我们看印度的网友发言,基本上遵循着一个逻辑:中国不是一个友好的国家,如果是,那就不要支持巴基斯坦,中国支持巴基斯坦,那就是跟印度为敌,那咱们就做敌人吧。
如果只是民间持这种逻辑,还没太大问题,问题是,印度政府,还有莫迪,都是这种逻辑。当年莫迪刚上台不久,访问中国,其实抱着很大期待的。但是中国没有满足他的期待,于是老仙的小心脏就受伤了。
印度希望中国在几个重大问题支持印度,证明对他的爱。这些问题包括,印巴争议地区问题,印度入常问题,印度成为核供应国问题等。
那么中国能不能在这些问题上支持印度呢?
显然不能,因为中国要站在自己国家利益的角度处理外交关系。不可能为了讨好印度,去做出损坏本国利益的事。
这个时候,印度这个国家的战略能力就体现出来了。他不明白求同存异的道理,更不明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先进性,自然也不具备一手拉一手打的灵活性。
两国相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战略目标。有的时候彼此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更多的时候是相悖的。无论是因为利益一致就完全妥协,还是因为利益相悖就彻底对抗,都是战略智慧低下的表现。
正因为印度的战略智慧低下,所以才会出现2017年中印剧烈对抗的紧张局面。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赌神碰到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新手,一开始被整懵了。但是等赌神反应过来,稳住局面,新手就招架不住了。
这不,印度撑不住了,开始谋求和中国关系正常化了。
但我们要知道,这只是大国外交的套路,一手拉一手打。拉的时候谈合作,促经贸;打的时候分毛必争,捅刀子下绊子,绝不客气。像印度之前那样,只讲打不讲拉,这在外交战略上,就是小孩子行径。
那么,中印之间到底有没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合作伙伴?在晓笙看来,非常难,因为印度的战略决定了,龙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
3丨印度要什么?
晓笙猜,莫迪老仙一定无数次的对着世界地图沉默不语,一看就是一个晚上,边看边沉沉说道:
印度洋大,但对印度来说,太小了。加上个中国,就更拥挤了。
印度一直宣称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一些专家谈起印度,谈的都是他的大印度战略。所谓大印度战略,就是完全把南亚变成自家后院。
但晓笙看来,印度想要的不仅如此。印度战略目标可能如下:
第一步·完全掌控南亚;
第二步·完全掌控印度洋;
第三步·向亚洲腹地和东南亚扩展;
第四步·取代中国,代表亚洲在国际舞台竞争。

前两步是人尽皆知的,印度在南亚的强势从不掩饰,印度洋是印度的洋的口号,也喊了不知多少年。
第三步,中印边境问题由来已久,这是因为中国够强硬,所以把印度的野心压缩成边境问题,如果中国没抗住呢?印度会放过侵占西藏吗?别忘了,现在的印度偌大国土,也是当初趁乱抢占的。
至于东南亚,印度的“东进”政策,已经在这么干了。
前三步都是进行中的战略,而第四步,虽然没喊出来,但是已经有所筹谋。印度一改不结盟的战略,向美日靠拢,鼓动印太战略。这些动作的背后,如果说只是为了维持印度洋霸主地位,那就太过轻敌敌了。
显而易见,印度的这些战略目标,跟中国的战略目标,存在根本冲突。
事实上,不止是目标上的冲突,更有思维上的差异:
印度的外交诉求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强国,印度本能的反感中国在南亚的存在。在印度看来,要么做奴才,要么做敌人。
但中国的战略具有包容性。譬如在南海,被称为中国家门口的地方,中国的官方表达通常是:你们正常外交可以,只要不搞遏制中国,不干涉地区国家的内政就可以。
所以,两个国家战略方式不同,认知不同,就很难同步。
中国人会想:“斯里兰卡是独立国家,马尔代夫是独立国家,他愿意跟我合作,你印度为什么要反对?又凭什么立场反对?”
印度人会想:“斯里兰卡是我的后院,马尔代夫也是我的后院,你闯到我家后院,不是强盗是什么?”
斯、马:“三哥,你为什么不问问我怎么想?”
印度:啪啪一顿削……“好了,这下你们不用胡思乱想了。”
以小观大,从南亚到印度洋,再到亚洲、全世界。印度的战略和思维,跟中国完全不一样。两国之间很难形成真正的伙伴关系。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这次莫迪180°大转弯,向中国示好,就对印度疏忽大意。一旦那些横亘在两个间的问题再度激活,矛盾可能还会升级。
那中国要怎么做呢?
第一·认识到中印双方战略目标和利益诉求的分歧点所在,在关键问题上坚守立场,绝不退缩,好心换不来对方的尊重,还当你怕了他。同时,不要对印度抱太多幻想,对方不会放弃自己的诉求,双方根本矛盾很很解除。
第二·继续增加两国的经济往来。在晓笙看来,当今大国见的贸易,除了赚钱,还充当了人质的作用。彼此经济往来越深,彻底撕破脸的可能就越小。
第三·增加拉的力度。想办法驯化印度,让莫迪懂得大国外交不是他那么玩的,就算双方分歧点再多,也要维持表面上的外交正常化。
最后,龙象之争,谁才是最终胜者,谁才能成为亚洲一哥,就看各自的手段了。到时候,愿赌服输,别不认账。当然,在晓笙看来,结局已定,因为,天命在中华。
老仙变脸太快,让人接受不来。说好的中印对峙呢?龙象之争呢?不都快擦枪走火了吗?怎么一下子就变了?
这弯儿转的,可有点大啊!
4日,印度两家媒体同时报道了两则重磅消息。《印度时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6月将赴中国青岛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是莫迪要访华了;《德干先驱报》报道,莫迪政府“急切地希望”今年晚些时候接待中国领导人访问印度。这是恳请中国领导人回访了。
晓笙知道,很多网友一看到印度,就准备掏枪了。让你跟我搞洞朗对峙,让你在印度北部边境增兵,让你搞阴谋要推翻亲华的马代总统。
谁曾想,大炮刚架起来,还没装弹呢,老仙先降了。
降了的老仙,态度出奇的好。大家之前骂印度,zangdu一直是个经典骂点,骂印度在背后支持liu亡zang人。然而,为了向中国示好,印度高层直接喊话:不许参加dalai活动。
《印度快报》3月2日报道,印度政府内阁秘书辛哈在给秘书和政府部门负责人的指示中表示,不要参加dalai lama相关纪念活动。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印度吗?你到底是谁伪装的?你把那个上蹿下跳,跟中国PK经济,跟中国抢地盘、搞军事对抗的阿三搞到哪里去了?
只要一个不对,晓笙的要你命3000就要开火了。然而,经过仔细确认后,晓笙不得不无奈的承认,这货真不是易容的。
印度,确实是变了。
1丨中印关系要变了
中印关系要变了,因为,双方政府正在重置关系,希望两国外交可以正常化。前脚印度媒体报道莫迪将访华,后脚中国高层就予以回应。
3月8日上午,王毅在答记者问时说道:
中印关系保持着发展势头,也经历了困难和考验。在此过程中,中方既坚定维护了自身的正当权益,也积极顾全了中印关系的大局。对于中印关系的发展前景,两国领导人已经达成了重要战略共识,那就是中印要龙象共舞,而不是龙象争斗;中印1+1不仅等于2,更等于11。
通过王毅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确认,这次不是莫迪单方面改变,而是两国早就协商好,做足了准备的。
双方都认识到:过去一年多,中印关系紧张不断加剧,对谁都没好处,该降降温了。
事实上,两国重置关系的打算,从2017年底就开始了,并在2018年初有了实质行动。
2月23日,节后上班第二天,印度新任外交秘书顾凯杰到京访问,王毅部长接待。
《印度快报》25日报道称,顾凯杰本次访问,是他在中印洞朗地区对峙事件后的首次单独访华。报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顾凯杰此行旨在为中印关系正常化奠定基础。
于是,本月4日印度媒体就放出了莫迪访华的新闻,王毅随后就给予回应。不仅如此,两国防务上,也要开始破冰了。
据印度《经济时报》3月7日报道称,印度国防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预计将在3月底出访中国,这将成为重大的建立信心之举,印中两国将互有重要人员出访和交流,有助于在后洞朗时期建立“向前看态度”。
上一次印度防长华,还是两年前的事儿。这两年两国关系不断紧张,军事对抗升级,正常的互访和交流也断了。
此次印女防长访华,释放出重大信号。意味着,两国的开战风险,降低了。据悉,女防长访华后,将极有可能,重启两国联合军演。
从洞朗军事对峙到联合军演。国家之间果然没有隔夜的仇,只有谈不妥的利益啊。
那么,是不是说,印度就彻底老实了,不再挑衅中国了呢?刚才晓笙说的只是一面,如果再跟大家说说另一面,诸位就不会这么想了。
2丨中印关系的另一面
虽说两国重置关系的计划,从去年底就开始筹备了。但不代表中印之间就一片和谐。事实上,跟关系回暖同步的,是印度“反动”的继续。
米兰军演
印度海军在2月25日宣布,将在靠近南海的印度洋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海域与16国共同举行联合海上军演,《印度时报》等多家媒体把这个印度近年来最大规模海上军演与“中国威胁”扯在一起。
一些西方媒体更别有用心地把印度对中国的军事戒心和军事竞争说成“印度与中国陷入冷战”。
而就在3月8日,王毅部长通过答记者问友好回应莫迪访华的当天,米兰军演如期举行了。
约30艘舰艇驶抵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地区,米兰2018军演展开,来自16个国家的39名代表参与。
联越抗中
3月3日,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偕妻子访问印度,会晤印度总理莫迪。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会晤。越印两国达成了诸多协议。事实上,越南是印度“东进”政策的重要国家。
所谓东进,就是进入东南亚。目的很明确,就是在南海跟中国搞对抗。
印度一直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侵犯了印度在印度洋的利益,为了反击,就搞了个东进,到中国的家门口搅局。而这,正合越南的心意。
越南自认是东南亚地区强国,不甘中国在南海的影响日益增加。所以,无论是印度搞东进政策,还是美国搞印太战略,都是乐的跟进。
3月5日,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抵达越南访问,这是美国航母在越战之后首次访问越南。意义极其重大。美国访越的最大目的,就是把越南拉到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上,而印太战略的重心,正是印度。
先有越印会晤,紧接着美航母访越。一张大网张开,剑指向谁?还用说吗。
这张大网的靠山是美国,但抓手和重心却是印度。遏制中国的目的,昭然若揭,毫不掩饰。
那么,印度到底想干啥?一边继续敌视、遏制中国,一边又要跟中国恢复关系。如此反复无常,到底哪张脸才是他的真面目?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今天,就让晓笙跟大家分析下:
印度的对华战略
1丨莫迪曾经来过
上图是2015年的新闻。5月14日,莫迪抵达西安,开启为期3天的中国之行。他在西安多个名胜古迹留下身影,并表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
当晚,一号设宴欢迎。请莫迪吃了地道西安菜,并重点推荐了西安酸辣汤、什锦蔬菜煎饼……晚宴结束后,莫迪在一号的陪同下,在细雨中观看了大型歌舞表演《梦长安》……
历史不断重演,相同的路口总是不经意的再又走过。那时候中印媒体,乃至世界媒体,都热情洋溢的报道着中印之间的“恩爱”。
当时的人们,谁能想到,中印会发展到洞朗对峙,险些擦枪走火的地步?
2丨爱我,就证明给我看
爱情中,女人和男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女人的爱,需要被证明,不断的证明。如果你不证明,那就说明你不爱我,你不爱我,那我还要你干吗?留着过年吗?
这种奇怪的脑回路,放到女人身上没啥大问题,甚至有些小可爱,但放到一个国家身上,就问题大了。
印度的脑回路,恰恰就是这么奇怪。
我们看印度的网友发言,基本上遵循着一个逻辑:中国不是一个友好的国家,如果是,那就不要支持巴基斯坦,中国支持巴基斯坦,那就是跟印度为敌,那咱们就做敌人吧。
如果只是民间持这种逻辑,还没太大问题,问题是,印度政府,还有莫迪,都是这种逻辑。当年莫迪刚上台不久,访问中国,其实抱着很大期待的。但是中国没有满足他的期待,于是老仙的小心脏就受伤了。
印度希望中国在几个重大问题支持印度,证明对他的爱。这些问题包括,印巴争议地区问题,印度入常问题,印度成为核供应国问题等。
那么中国能不能在这些问题上支持印度呢?
显然不能,因为中国要站在自己国家利益的角度处理外交关系。不可能为了讨好印度,去做出损坏本国利益的事。
这个时候,印度这个国家的战略能力就体现出来了。他不明白求同存异的道理,更不明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先进性,自然也不具备一手拉一手打的灵活性。
两国相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战略目标。有的时候彼此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更多的时候是相悖的。无论是因为利益一致就完全妥协,还是因为利益相悖就彻底对抗,都是战略智慧低下的表现。
正因为印度的战略智慧低下,所以才会出现2017年中印剧烈对抗的紧张局面。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赌神碰到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新手,一开始被整懵了。但是等赌神反应过来,稳住局面,新手就招架不住了。
这不,印度撑不住了,开始谋求和中国关系正常化了。
但我们要知道,这只是大国外交的套路,一手拉一手打。拉的时候谈合作,促经贸;打的时候分毛必争,捅刀子下绊子,绝不客气。像印度之前那样,只讲打不讲拉,这在外交战略上,就是小孩子行径。
那么,中印之间到底有没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合作伙伴?在晓笙看来,非常难,因为印度的战略决定了,龙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
3丨印度要什么?
晓笙猜,莫迪老仙一定无数次的对着世界地图沉默不语,一看就是一个晚上,边看边沉沉说道:
印度洋大,但对印度来说,太小了。加上个中国,就更拥挤了。
印度一直宣称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一些专家谈起印度,谈的都是他的大印度战略。所谓大印度战略,就是完全把南亚变成自家后院。
但晓笙看来,印度想要的不仅如此。印度战略目标可能如下:
第一步·完全掌控南亚;
第二步·完全掌控印度洋;
第三步·向亚洲腹地和东南亚扩展;
第四步·取代中国,代表亚洲在国际舞台竞争。
前两步是人尽皆知的,印度在南亚的强势从不掩饰,印度洋是印度的洋的口号,也喊了不知多少年。
第三步,中印边境问题由来已久,这是因为中国够强硬,所以把印度的野心压缩成边境问题,如果中国没抗住呢?印度会放过侵占西藏吗?别忘了,现在的印度偌大国土,也是当初趁乱抢占的。
至于东南亚,印度的“东进”政策,已经在这么干了。
前三步都是进行中的战略,而第四步,虽然没喊出来,但是已经有所筹谋。印度一改不结盟的战略,向美日靠拢,鼓动印太战略。这些动作的背后,如果说只是为了维持印度洋霸主地位,那就太过轻敌敌了。
显而易见,印度的这些战略目标,跟中国的战略目标,存在根本冲突。
事实上,不止是目标上的冲突,更有思维上的差异:
印度的外交诉求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强国,印度本能的反感中国在南亚的存在。在印度看来,要么做奴才,要么做敌人。
但中国的战略具有包容性。譬如在南海,被称为中国家门口的地方,中国的官方表达通常是:你们正常外交可以,只要不搞遏制中国,不干涉地区国家的内政就可以。
所以,两个国家战略方式不同,认知不同,就很难同步。
中国人会想:“斯里兰卡是独立国家,马尔代夫是独立国家,他愿意跟我合作,你印度为什么要反对?又凭什么立场反对?”
印度人会想:“斯里兰卡是我的后院,马尔代夫也是我的后院,你闯到我家后院,不是强盗是什么?”
斯、马:“三哥,你为什么不问问我怎么想?”
印度:啪啪一顿削……“好了,这下你们不用胡思乱想了。”
以小观大,从南亚到印度洋,再到亚洲、全世界。印度的战略和思维,跟中国完全不一样。两国之间很难形成真正的伙伴关系。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这次莫迪180°大转弯,向中国示好,就对印度疏忽大意。一旦那些横亘在两个间的问题再度激活,矛盾可能还会升级。
那中国要怎么做呢?
第一·认识到中印双方战略目标和利益诉求的分歧点所在,在关键问题上坚守立场,绝不退缩,好心换不来对方的尊重,还当你怕了他。同时,不要对印度抱太多幻想,对方不会放弃自己的诉求,双方根本矛盾很很解除。
第二·继续增加两国的经济往来。在晓笙看来,当今大国见的贸易,除了赚钱,还充当了人质的作用。彼此经济往来越深,彻底撕破脸的可能就越小。
第三·增加拉的力度。想办法驯化印度,让莫迪懂得大国外交不是他那么玩的,就算双方分歧点再多,也要维持表面上的外交正常化。
最后,龙象之争,谁才是最终胜者,谁才能成为亚洲一哥,就看各自的手段了。到时候,愿赌服输,别不认账。当然,在晓笙看来,结局已定,因为,天命在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