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珠海航展再爆一个重磅消息 美国哀叹又一领域被中国超越

2016-11-07 10:00:36   

在军用无人机领域,世界上已经形成了中美两家并驾齐驱的局面,站在第一梯队中美两国已经远远的将其他国家甩在后面,由于后发优势,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出现超越美国这个探路者。在本届珠海航展上,中国第一个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试验成功打破了美军此前保持的记录,专家分析,此举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新华网消息,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记者了解到,我国第一个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试验以67架飞机的数量打破了之前由美国海军保持的50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机数量的纪录。该成果由CETC电科院、清华大学、泊松技术携手完成。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此次打破由美国海军保持的固定翼无人机集群编队飞行纪录,预示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无人系统技术全球第一梯队。

有专家指出,无人机编队飞行的主要难度在于如何用少数的操作人员控制更多的无人机。这里面涉及到人工智能、通讯指挥、侦查、战斗、抗干扰等领域。这些领域一旦突破,受益的绝不仅仅是无人机领域。

据新华社这篇报道称,“集群智能”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一直被军事强国视作军用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未来无人化作战的突破口。把无人机群作为一个整体来控制,对未来无人机作战及应用方面有广阔的前景。与单机作战平台相比,无人机群在作战时具备功能分布化、体系生存率高、作战成本低等优势。在对抗过程中,当部分个体失去作战能力,整个集群仍可以继续执行作战任务。

事实上,媒体在2015年的时候就曝光中国已经开展无人机编队飞行并取得成功。据央视2105年1月份报道,中国自主研制的翼龙无人机进行了新年首次编队飞行,两架翼龙顺次起飞编队飞行。试飞人员介绍,翼龙操纵系统智能化,飞行很省心,只有出现异常时才需要人工干预。

美国上次所创造的50架无人机编队飞行的记录时间是2015年8月份,根据外媒报道,这50架无人机分两组、每组25架发射和飞行,使用先进机器人系统工程实验室研发的蜂群操作界面操作。该演习通过移交自主能力,使这些无人机可以做出有限的自主决策,从而减轻了地面操作人员的部分压力,最终实现了2名操作人员成功操纵50架无人机的结果。

未来的空战,正在朝着无人化和智能化发展,也许有一天,在天空上交战的双方讲述无人机集群的厮杀。这是多名军事专家此前关于空军未来发展的一个判断,目前几乎成为了世界战机发展的一个共识。目前包括中美欧洲和俄罗斯等国都在积极开展无人机研究,而如何能让无人机在未来发挥出重大作用,各国也在开展积极的研究,而无人机编队飞行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中国实现对美军此前的超越,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已经走在领头羊的位置。相对于中美这两个欢喜冤家,欧洲第一个提出未来第六代战机是无人机的概念,并力排众议在中美俄大力研发五代战机的时候依然坚持研发无人机。事实证明,欧洲的概念和判断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他们的研发能力,时至今日,欧洲在无人机的研发成功上依然乏善可陈,除了法国神经元无人机等几个寥寥的机型之外,其他的到目前位置仍未见任何动静。而中国和美国则在研发五代战机的同时还在积极的发展无人战机,特别是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一系列的无人机家族,比如彩虹系列、翼龙系列等等,在这一领域已经对美实现超越,这一事实即便是美国也不得不承认,感叹这一领域被中国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