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如果满排超过10万吨,那只能是核电弹!

2018-11-15 11:54:10   





瀚海狼山前两天谈到江南集团的新舰的第一个模块,上层宽度几乎和施工的防雨棚一样宽,为此特地不合常规的在重型船台上横过来施工。这个模块下面其实还有活动托盘,托盘的下面有多排的轮轨,方便纵向移动,若不是因为宽度超标,无法放进防雨棚,是绝对没有必要横着施工的。恐怕今后需要横着施工的模块还不止这一个,其他大总段的还没完全成型而已。这仅仅是船体部分的模块,飞行甲板的模块就更宽了,风雨棚内绝对放不下。参考英国航母的巨型总段合拢法,飞行甲板模块应该还是分为横向三段分别安装,否则因为太宽,通过水上运输往船坞内移动都困难。当然,我们的船坞比英国的老式船坞大几倍,会不会出现更大的整体模块,拭目以待。
现在可见的各类模块,应该还是以外飘大甲板以下的水线上下的船体部分为主。
因为在船坞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合拢船体,贯通龙骨的主要部分,才能再搭建机库模块和飞行甲板的模块,最后才封闭船头和船尾。因此在陆地重型船台的施工顺序,也是动力舱室最先成型。虽然都是电磁弹射方式,但是我们的设计可能更加紧凑,功率也更高,弹射槽的宽度比福特级要窄,这样会有利于加强飞行甲板的整体强度。



现在其实只需要再精确确认风雨棚的实际宽度,若证明和过去网上宣布的无误,那么十万吨以上已经是跑不了的事情。过去已经有人通过远距离软件测量,得出水线宽度高达41.5米以上的结论,而机库宽度可能在35米。现在看来弄不好还不止这个数!
即使是41.5米,至少也看齐了福特级。若真是这个体量,那么现有常规动力已经不能满足30节以上高速推进的要求,而一般航母更要达到32节。辽宁舰和002国产航母都可以飙32节高速度连续数百海里,绝对不可能到了弹射的大家伙,反倒慢腾腾了,因此只有用核动力才能确保性能。
我们现在已经有的两艘滑跃航母,若不考虑美国海军,那么在全球也是响当当的。但是和美国现役11艘核动力航母一比,马上变:聊胜于无!全球愚民可不懂什么“常规动力也可以电磁弹射;航母真正打仗的是舰载机而不是航母本身”;在他们看来,美国是核动力航母,中国未来搞再多的常规动力也没用,总会有人说:不是核动力就永远打不过美国海军。
装备强力航母,其实真正用来打仗的概率并不高。大国航母在整个生命周期里,主要的作用还是展示国力,作为威慑存在。



美元到现在可以轻易的搅动世界,就是因为后面有11艘美国核动力航母和大量的核潜艇为其做最后的信用背书。而美元通过收世界货币税,反过来又养活庞大的美军。要打破这个循环,国产核电弹上马越早越好。
全电技术和定向能武器的成熟,对强大的舰船电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只有核动力能满足。在陆地堆已经证明先进可用的情况下。“10万吨加”的出现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