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头号战败国表态了:不排除部署核武器 以应对俄罗斯的威胁
2019-02-23 07:56:23
在俄美近期围绕着《中导条约》产生的摩擦当中,尽管双方彼此之间明暗手段频出,一招一式令人目不暇给,但俄美之间彼此还留了点底线——截至目前俄美双方都有类似表态,即便《中导条约》最终破裂,俄美也不会迅速寻求再使用中程导弹在欧洲展开核军备竞赛。
但在这个稍加宽松的环境里,德国却突然做出了一连串堪称过激的反应:在近日举行的北约防长会谈前,德国国防部长就公开表示,"所有应对措施(包括核武器)都应该摆在台面上,以应对俄罗斯的退约行为。"
图为张贴了"给和平一个机会"标语的"潘兴-2"中程导弹运载车,该弹当时正运往销毁。
从"欧盟领头羊"乃至"北约大佬"的角度来看,德国国防部长没有将核武器选项排除在外的说法自然问题不大——倘若《中导条约》真正废弃,俄罗斯研发出原本条约限制的导弹也好,在上面加装核弹头瞄准西欧也罢,那都是情理之内的结果,北约乃至欧盟若不用同样手段"对等"一番,又能有什么好手段么?
但问题就在于,在欧洲重新部署核导弹这件事,英国说得,美国说得,法国说得,唯独德国说不得!
图为起竖中的V-2弹道导弹,该弹给同盟国(英国尤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一言以蔽之,尽管身处西方政治体系中"最正确"的北约阵营,但德国始终都要背负"二战战败国"这一挥之不去的枷锁。而在这层规制之下,不仅核武器对于德国政府,乃至德国民众来说是绝对禁忌话题,就连德国现行军事力量也要冠以"国防军"来强调其纯粹自卫之用途与身份,和日本自卫队一样严禁装备"进攻性武器"。
图为上个世纪80年代部署在德国的"潘兴-2"弹道导弹,归美国陆军麾下。
相比之下,英、法、美、俄(苏)等国的身份则不仅是无可辩驳的"二战战胜国",更是雅尔塔体系下建立的"联合国"承认的合法有核国家,德国在战后的国际地位几乎与之是云泥之别。
换句话说,德国防长在核武器上的"出言不逊"不仅在挑动俄罗斯"卫国战争"的敏感神经,更是对雅尔塔体系国际秩序,乃至二战结果的一种直接挑战,说其是"对二战战败结果的一种不服输态度"也丝毫不为过。
图为抗议美国在国内部署"潘兴-2"核导弹的德国民众。
当然,即便对德国仍有一丝戒心的英法等国能够赞同这一看法,德国民众也难以对德国国防部主动提起"重启境内核导弹部署"的说法表示多少赞同——若北约的核武器在德国境内重启部署,俄罗斯绝对会将这些部署地点列入核武器的打击范围,这意味着部署地点周边的民众在开战之后也会成为"垫背的炮灰",为少数政客的野心丢掉小命。
图为在冰原当中竖立的俄罗斯火箭军"亚尔斯"核导弹发射井,德国不具备类似部署条件。
确切地说,正是德国地处东西方前线的恶劣态势,再加上"两脚油门出国境"的浅薄战略纵深,才使得在德国部署核武器本身变成一件根本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中导条约》本身也是为应对西欧人民"去核"恐慌呼声而出台的一种妥协方案。
但在《中导条约》危亡之际,德国"抬杠"般的呼声并没有起到平息事态的作用,还有可能往本来沸腾的锅里再泼上一盆油——至于最后被"烫伤"发怒的是德国人还是俄国人,这就已经不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