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吨神盾大舰上惊现18个新的巨型垂发井?
2020-09-27 08:02:12
早在洞55刚刚下水,还没有披露全貌的时候。这种满排高达1.3万吨级的巨舰,到底有多个垂发单元,就是激烈争论的热点。有人根据其庞大吨位,得出的判断是有128个垂发单元。因为伯克2A接近万吨级就有96个垂发单元;1.1万吨的韩国的世宗大王级更有120个以上的垂发单元。作为1.3万吨起步,比世宗大王更大的神盾,完全可以具备安装128个垂发单元的空间。不过最终通过公开的俯拍和其他角度的观察,最后证实洞55是前64、后48,一共112个垂发单元,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于是争论也因此平息了。不过现在出现了俯拍的新角度,可以发现在其主动力舱的两侧,居然又出现了每侧8个近乎方形的“盖板”,两侧加起来恰好一共是16个!如果加上前后垂发模块的112,岂不是又成了传说中的128个垂发单位?还有人觉得在舰舯部位,舰体上层建筑比较高耸。
如果在这里安排垂发单元,那么其深度将远远超过前后垂发模块中最深的9米发射井,将前所未有的高达16米甚至18米。如果真有如此之深的垂发井,那么可以安装作为上舰ASBM的DF17、DF21D甚至DF26B了。传说多年的大型ASBM上舰终于可以提前实现!不过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仍然要根据客观事实去观察。而不是想当然的认为这里就是专门安装大型ASBM的超级垂发井。首先根据这些次高度平台上的不明方块的尺寸来看,明显大于真正垂发模块上已知的850毫米见方的垂发井的井盖。因此从比例上判断,这16个大型“盖板”的单个边长很可能在1.5米甚至更宽大,符合幻想中的专门安装大型上舰ASBM的垂发井井盖的尺寸。不过有简单的一点,就已经否认了这16个井盖下面有大型垂发模块的可能。
因为这个舰体中部烟筒两侧的次级平台的下面,可见有非常大体积的放置救生艇的舱室。因此直接否认了这16个井盖下面有大型垂发系统。其次作为神盾大舰。动力舱部分是全舰的中心,也是重点防护的部位。各国海军的舰艇设计,几乎都没有把导弹等易爆火工品和动力舱直接紧密相邻的。即使DDG1000这种垂发井在船舷侧面布置的异类,也是把垂发井布置在原理动力舱的前半段舰体船舷两侧。那么如果不是超级垂发井,又是什么?还有人看到同位置船舷边上,放置了比较多的充气救生筏,于是就认为这16个井盖,是直接通向舱室内部的、所有人员的紧急逃生口。一旦出现危险,所有底仓和内舱人员可以通过这16之多的逃生口快速逃生到舰面上并且快速登上充气救生筏。其实这个想法也是脑补出来的。现代水面大舰已经全部高度密封,基本和潜艇一样,最多只有前后一共2个左右的紧急出口。绝不会有16个之多的、如此之大的逃生口。即使要紧急逃生,也会让人员迅速疏散到距离海面比较接近的,外来救助直升机可以接近的前甲板和后直升机平台上,一般不会让人员爬到距离水面很高的烟筒次平台上再逃生。而充气救生筏之所以放置的较高,是为了往水面释放时,可以达到展开标准。因为充气救生筏只有落到1.5米左右的水深时,才能靠水压自动充气再漂浮起来,因此释放高度要有保证。
实际上狼山要说明,这两侧的各8个所谓的大型井盖,其实靠前的4个是前2台燃气轮机的辅助进气口,后4个是辅助散热口。洞55采用4台大功率燃气轮机作为动力。燃气轮机其实和喷气战斗机的发动机类似,都需要吸收外界的大量空气,然后再快速的排出废气。055的单个燃气轮机满功率下,空气流量每秒就接近150立方米;4台一起发力,每秒空气流量就有600立方米,这是很惊人的数字。如此大的空气流量必须有专用进气口。而部分进气口集成在烟筒周边,就是要提前用烟筒的废气热量给新吸收的外界冷空气加温,这样燃烧更省燃料。由于洞55的前2个发动机被二层高平台,包括底下的救生艇舱占据了相当的大侧面体积,前2个发动机就有进气和排气不足的嫌疑。因此有必要在顶面另开16个之多的辅助进气和散热口。另外4台发动机舱之后,后垂发模块的前面,还有一个半高的平台,上面也有两个边长更大的四方“井盖”。有人说是DF21D的超级垂发井;其实这个平台和上面的大型方井盖,也只不过是后2台燃气轮机的进气和散热平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