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歼20首飞六周年之际,我有些心里话想要说!

2017-01-15 15:52:32   


1月11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就在6年前的这一天,2011年1月11日,中国四川省的成都市,一架前所未见的战机,披着神秘低调的黑色涂装、一飞冲天。那就是中国的第四代隐形战机歼20。(中国标准4代,美俄标准五代,笔者注)

2011年1月11日首飞的2001号验证机

至此,中国正式迈入了隐身战机俱乐部。而到目前为止,只有中、美、俄三国有这个资格成为这个领域的玩家,哪怕是科技水平很高的欧洲、日本同样无力进入这个集成了航空业最高精尖科技的领域。
小编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网友写出的对歼-20首飞时的感受,我的眼睛再度湿润了。虽然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是却准确表达了那个时候,中国亿万军迷对歼-20首飞的感受,下面我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各位看这篇文章的亲们一字一句地仔细看。



就像图中这位所说的这样,当时世界上根本没人相信,中国能在三代机歼-10入役7年之后就搞出四代机。更何况是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F-22、F-35、T-50这些先行者完全不同的路线,用更科幻的鸭式布局设计出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四代机!!!



如此多的可动翼面,这简直是要变成变形金刚的节奏哇





歼-20初次现身的那一天,超大、飞扬这些军事论坛上简直炸了,我也是兴奋得睡不着觉。

@麟儿殿下CZ:当年都看傻了。

@身是平民心向阳:回想一下,依然激动!

@蜡笔小新新不会卖萌:六年前拿一月30M的流量一次又一次的看着歼20试飞

@旗舰king:六年前还在上高中,突然出现的一张图我还以为是P的,知道这是真的以后相当鸡冻,终于不用对着f22流口水了

@芒客:六年,弹指一挥间。激动!!!

@麻烦帮我拿下眼镜:六年前,我第一次看见歼20的时候 整个人都炸了 看惯了J8的土气 以及J10A略显单薄的进气道 十年不到 就出来一款气动外形这么骚气的丝带 兴奋 振奋 所以很羡慕00后 他们的童年记忆不是大使馆被炸 不是台海危机 不是南海事件 而是北京奥运 是利比亚撤侨 是大辽和黑丝的服役 他们是“帝国的初代”

@枫绘露撰:第一次看到图,以为是P的,这太科幻了,一点都不土,后来脸都肿了。

@我善良_但是我不说:90后表示理解,看直播的时候激动到吼出来

@亦可赛艇小扣扣:曾经我也是将信将疑,后来看到20的进度突飞猛进,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受,作为中国人真好

@圆润的小楷:从小看父亲的军事杂志,最早歼8,后来27.再后来到成都读书,成飞的歼10动不动就从头顶呼啸而过。直到有一天看见了两架歼10边上的大家伙

@润物细无声6003636223:魔幻加邪恶的赶脚,当时内牛满面啊。

@雨榭听风凭栏处:还记得当年天涯直播的高楼吗?

@苦逼的流氓多:6年前的纳米图超大跟飞扬简直疯了,我也疯了

@最爱--米兰:就想哭,真的!
(千言万语都不足以形容广大军迷第一次看到歼-20时的感受)


歼-20 是中国航空工业从模仿起步、到艰难跟随、再到自由王国的血泪历程的结晶,就算是当时被认为可能影响隐身效果的鸭翼设计,在当时的军迷看来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毕竟,这是中国人从一张白纸上,用自己对未来制空权的想法,用自己对空战的理解,用自己的出发点和思路,从零开始研发的隐身战斗机!而且没有照搬F-22,没有将就成F-35,更没有把Su-27拍扁再削边(指俄制T-50)!!!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最先进的第四代隐身战斗机!!!夫复何求?”

歼-20集成了中国在电子科技领域的最高成果,采用了一个大型全景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到目前为止是全球最大、分辨率最高、重量最轻的一体式触摸与声控显示屏,与集成了西方最新的PCCADS(全景座舱控制与显示系统)的F-35相当的水平。俄罗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类似的产品。

与此同时,歼-20还采用了更先进的光传操纵系统,不同于三代、三代半战机的电传操纵系统,抗电磁干扰和核辐射的能力更强。与此同时,中国战机也第一次实现了飞火推控制一体化的设计。(指飞行控制、武器火力控制、发动机控制实现一体化)

最值得一提的是歼-20采用的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了多达2200个以上的T/R模块,不逊色于与美国最新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科技水平。而歼-20采用了与F-35类似的“宝石台”新型综合电子系设计,配备了EODAS(广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TS(光电跟踪系统)等等先进电子传感装置,这可谓是绝无仅有,中国在四代战机的发展上,不仅是第一次追上了第一梯队,还向第一梯队中的领头羊的位置不断冲击。

虽然俄罗斯同中国一样进入了四代机俱乐部,但是明显有些后继乏力。T-50战机与歼-20相比,差距相当明显。虽然T-50的航电系统相较于三代半的苏-35战机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本质上并没有脱离三代半战机航电系统的桎梏,与继承了全球最先进的航空电子科技的歼-20、F-35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在战机航电领域,不再是美国一枝独秀,欧、俄追赶的局面,而是中美争夺龙头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