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艘战舰抵达地中海,卡扎菲亲信遭遇大难题,数万人马连夜撤出

2019-04-19 06:12:26   

近日,地处北非的利比亚国内局势迅速恶化,4月4日,以卡扎菲亲信哈夫塔尔为首的利比亚国民军开始向首都的黎波里逼近,而控制着该城市的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也在随后开启了动员大会,号召支持政府的地方武装势力进行大反击。双方围绕着的黎波里城进行了极为残酷的攻防战,在这场战斗里,共有147人丧生、614人受伤,还有1.35万人被迫撤离。利比亚当地媒体分析道,这次战斗很有可能会全面引爆利比亚内战。


在这种紧要关头,4月14日,法国媒体法新社发布了一则消息,表示以英法美三国带头的北约舰队已经抵达了地中海,其中法国出动了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美国则派出了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与第6舰队进行助阵,西班牙也派遣了“门德斯·努恩”号。此次航行的目的正是针对利比亚目前混乱的局势。早在哈夫塔尔宣布要进攻的黎波里城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就曾多次抗议,认为哈夫塔尔此举将会导致利比亚陷入战火之中,有违人权,法国总统马克龙还专门为此事致电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表示将会全力支持利比亚政府军。


那么为什么北约各国会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干预利比亚局势?并且还执意要求哈夫塔尔撤出的黎波里城呢?实际上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二字,作为北非主要的石油产区,利比亚早在卡扎菲时期就依靠石油资源在国际上混的风生水起,哈夫塔尔尽管是北约所扶植起来的傀儡将军,但在卡扎菲逝世后,还是利用自己曾是卡扎菲旧日的亲信这一身份,聚集起了一支可观的大军,平南扫北将整个利比亚东部揽入手中,并总结了卡扎菲失败的经验教训,选择将油田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这也引发了北约各国的不满,特别是法国与美国,他们对于石油的看重远超于其他的大国,因此哈夫塔尔的收归国有政策无疑是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另一方面,为了获得国际认可,哈夫塔尔政府曾多次与俄罗斯、埃及等国进行会晤,并对利比亚局势交换了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哈夫塔尔对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进行了一番深入考察,这一举动也被认为是在向俄罗斯示好,因此,当哈夫塔尔宣布要进攻的黎波里时,北约便迅速反应过来,并直接进入地中海,进行武力示威。
截止15日当天,为了解决这一大难题,同时也是为了寻求支持,哈夫塔尔宣布将会暂停对的黎波里军事行动,并乘坐飞机抵达埃及与埃及总统塞西就此事进行交流,并等待北约舰队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