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10光纤反坦克导弹,是中国最新的重型反坦克导弹。
它最大的技术特点,是采用了以光纤图像传输制导为核心的“非瞄准线”攻击模式。射手可根据导弹光电制导头发回的目标影像,观察视线之外的目标地区情况,做出实时调整,甚至改变需要攻击的目标。
但是,几个我国的潜在对手已经装备了类似导弹。部分外国媒体,例如日本MAMOR杂志甚至对红箭-10导弹(下图)表示了“不服”,认为并非首创。
这些同等级别的导弹包括:
德国独眼巨人导弹
1990年代前后,德国率先冲击光纤制导导弹,这就是这类导弹的开山鼻祖:独眼巨人导弹。光纤与当时反坦克导弹流行使用的金属导线相比,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传输能力强,使得导弹向发射平台传回实时摄影图像、同时传递控制指令成为了可能。
独眼巨人导弹奠定了光纤制导导弹的总体结构,头部是摄影机,中部是火控系统、战斗部、高升力平直弹翼,尾部是火箭发动机、尾舵和光纤筒。独眼巨人导弹一大特点是除了用于反坦克,改进型还可以用于潜艇对空作战,用于攻击反潜直升机——但这一能力并未来得及进行打靶测试。独眼巨人使用了当时极为先进的焦面阵列摄影头,通过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实现昼夜作战能力。
但是独眼巨人并未装备使用,特别是苏联解体之后,德国、法国面对的陆地常规作战压力骤减,意大利合作方甚至早早退出,最终这一项目无疾而终。
日本96式多用途导弹
96式多用途导弹,是世界上第一个批量装备使用的光纤红外图像制导导弹。
该导弹1996年服役,它与独眼巨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宣传上突出了其反两栖登陆作战、攻击登陆艇和两栖车辆的能力。96式射程约为8000米,是当时西方国家射程最远的光纤制导导弹。96式具备选择发射后不管模式的能力,在锁定目标之后,导弹能够通过图像识别跟踪技术不断自动修正飞行方向,直至命中目标。但也可以随时对导弹进行干预。因为96式安装在高机动车辆上,因此在使用前一种模式时,发射车可以在导弹发射后实施机动,从而提高生存力。
96式全系统较为庞大,包括发射车、指挥车、侦察车、信息处理车、弹药车五种车辆。信息处理车使用6×6卡车底盘,它负责对侦察车获得的战场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然后按照威胁等级给发射车发放攻击优先次序信息。96式导弹在使用抛物弹道模式时,会上升至300米空中观察目标周边情况,因此能够保持对障碍物后方目标的探测能力。总体而言,96式确实在很长时期里代表了光纤制导导弹的最高水平,也是很长时期里唯一的类似产品。
以色列长钉反坦克导弹
以色列拉斐尔公司是西方军工企业中推出光纤制导导弹的最新成员,它的长钉系列导弹的最大特点是有大大小小若干个级别的型号,主要包括LR近程和ER中远程型号型号。前者射程4公里,后者8公里。此外还有长钉NLOS,射程达到了惊人的25公里,但是长钉NLOS因为这一射程要求而不得不放弃了光纤,使用无线电数据链路进行图像传输。
长钉LR是一个步兵班组携带的反坦克导弹,只需两人即可携行使用。它是带有双向通信光纤的型号,ER型没有配备光纤。这一设计使得长钉LR成为了世界班组反坦克导弹中技术领先的型号。
长钉LR结构示意图
下图是神奇的以色列“狂野”导弹发射车。它采用坦克底盘,炮塔搭载的即是长钉NLOS导弹的前身“塔木兹”导弹。2014年,这一装备了许多年的以色列导弹车才首次在媒体上亮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军故意把它的外形设计得像普通坦克,甚至还有一门假的坦克炮。但实际上它只能使用长钉NLOS作战。
韩国进口的长钉NLOS导弹,安装在高机动车辆上。
上述四个国家,都拥有了能够与红箭10类似的导弹武器,难免在这一话题上要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与上述导弹相比,红箭10趋向于大型化,射程约为10公里,但不具备步兵班组使用的能力。红箭10的履带通用底盘,要比外国同类导弹车辆在通过性和防护性上全面领先。
最新披露的照片中,可以发现红箭10发射车装有伸缩式光电瞄准具。这抬高了瞄准具的观瞄基线,扩大了探测范围,也使得发射车可以隐藏在障碍物后方进行探测攻击。
红箭10的这些特征,说明我军将它作为一种中远距离精确打击火力使用,填补步兵班组反坦克导弹和大型压制火炮之间的火力空档。因为这一武器出色的性能,使得我军压制火力进入了精确打击的时代,在这一领域甚至超越了美军装甲部队的水平。这充分说明中国军工科研行业开始具备赶超美国的能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见到我军在更多的领域里装备超越美军同类武器的精锐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