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矢量发动机来源于俄罗斯?不仅毫无关系 而且领先整整一代
2019-01-05 06:47:50
中国的矢量发动机起步较晚,但是至今已经成果斐然。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中,中国的歼-10B TVC试验机惊艳亮相。一经亮相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网友们纷纷猜测歼-10B TVC的技术从何而来。

相当一部分网友认为中国的矢量发动机技术来源于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这么分析的原因是因为苏-35配备的117S发动机拥有矢量喷口技术,同时也是出于对中国技术的不自信。
事实上,中国的矢量发动机技术与引进苏-35没有太大的关系。关心矢量发动机的同学应该知道,矢量发动机分为二维矢量发动机和三维矢量发动机。二维矢量指的是只可以进行上下铅垂面的操控,而三维则是可以进行任意方向的操控。

苏-35虽然在操作系统上属于三维矢量发动机(即矢量推力总力矩方向为360度方向),而实际上苏-35是通过两个倾斜安装的发动机合力产生三维控制,这种方式虽然技术难度低,但会造成较大的推力损失。
中国的TVC发动机则一步到位。中国的TVC发动机采用的是全可动叶片式控制结构。在某种意义上与火箭发动机的全可动机械结构略微相似。但是这种应用在外部叶片的机械结构对工程设计和控制系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而中国的TVC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首次亮相就是在单发单座战斗机上炫技,这没有个长时间的技术和实验积累是展示不出来的,而中国的TVC验证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立项。因此可以判定中国的矢量发动机不仅跟苏-35没什么关系,而且领先后者整整一代。(利刃/AL)
相当一部分网友认为中国的矢量发动机技术来源于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这么分析的原因是因为苏-35配备的117S发动机拥有矢量喷口技术,同时也是出于对中国技术的不自信。
事实上,中国的矢量发动机技术与引进苏-35没有太大的关系。关心矢量发动机的同学应该知道,矢量发动机分为二维矢量发动机和三维矢量发动机。二维矢量指的是只可以进行上下铅垂面的操控,而三维则是可以进行任意方向的操控。
苏-35虽然在操作系统上属于三维矢量发动机(即矢量推力总力矩方向为360度方向),而实际上苏-35是通过两个倾斜安装的发动机合力产生三维控制,这种方式虽然技术难度低,但会造成较大的推力损失。
中国的TVC发动机则一步到位。中国的TVC发动机采用的是全可动叶片式控制结构。在某种意义上与火箭发动机的全可动机械结构略微相似。但是这种应用在外部叶片的机械结构对工程设计和控制系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而中国的TVC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首次亮相就是在单发单座战斗机上炫技,这没有个长时间的技术和实验积累是展示不出来的,而中国的TVC验证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立项。因此可以判定中国的矢量发动机不仅跟苏-35没什么关系,而且领先后者整整一代。(利刃/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