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逾两年来首次看空中国经济预期,中国能否抗住?

2018-10-11 07:24:10   

过去全球增速出现同步复苏的好日子已不在,而目前全球经济同步复苏增长出现分化,美国经济一枝独秀,我国经济稳中有变,欧洲经济体经济复苏增长压力有点大,日本同样如此,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体已经出现货币危机亦或者经济危机。展望未来几年,全球主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如何?我国经济增速会有什么变化?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逾两年来首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其中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由6.4%下调至6.2%。相对来说,具体经济增速的数字不好预测,但经济大趋势的方向比较好理解,这也是值得关注的IMF下调我国经济增速预期的风向因素。
今年来我国经济遇到什么挑战?这次IMF不仅将2019年我国经济增速下调了,而且也把美国经济增速下调了,但今年中美两国经济增速预期不变,分别为6.6%和2.9%。之所以下调,贸易问题成了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的主因。
IMF表示,贸易政策以及不确定性的影响,在宏观经济层面愈发突出。鉴于全球贸易政策的扰动继续发酵,现在看来,此前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过于乐观”。
确实,今年来全球贸易问题的发酵让人猝不及防,美国作为世界经济最大的经济体,其贸易保护主义升温,造成全球贸易体制发生变化,贸易中的关税因素直接扰乱跨国企业的供应链,如果任美国的贸易保护发展,则后续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将逐渐显现。


另外,从海外经济环境看,货币的流动性变化亦不容小觑,在美国美联储持续加息的步伐下,今年来全球货币流动性愈发紧张,作为美国的货币,却是世界的麻烦,(美元是多数主流经济体的国家储备货币,以及全球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
美元逐步加息对有些经济体来说犹如一场温水煮青蛙的游戏,现在水温变高,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体承受不住资本外流的压力,再结合当前的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其货币汇率遭到大幅下跌,一场货币汇率保卫战纷纷打响,这也当然直接冲击的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互相作用,即经济基本面不理想结合美元加息带来的导火索)。
值得思考的是,在全球一体化贸易当中,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出现风险,往往会产生蝴蝶效应,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能置身事外,现在这只“风险蝴蝶”只是煽动了几下翅膀,对很多体量较大的经济体暂时还没有看到有多大的风险溢出。
但需要知道的是,新兴市场国家主要处于全球分工体系的低端,即原材料供应,若出现较大的风险,首先或将冲击的是在分工体系中的中端,即生产制造国家,对,你可能想到了是谁。


说到我国经济行情,众所周知的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显现,好在我们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是在今年来,央行通过多次降准来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有望让实体经济获得持续发展,财政政策保持更加积极的态度,减税降费给实体经济减少成本,一批合理的基建项目上马,两项有望对冲经济所表现的下行压力。
总归,我国经济在努力的让经济保持持续发展,虽然一些海外经济发生了变化,IMF对明年我国经济增速下调,但是有时候,立足于国内经济,防患于未然显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