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数字化炮兵:100秒内可将24发炮弹打进20公里外的同一个篮球场!
2018-08-15 08:04:57
炮兵是战争之神!我军建国后的屡次对外战役,炮兵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军目前仍然装备大口径火炮超过4万门,世界第一。凡是与我军交战过得外军谈起中国炮兵,无不闻风丧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边境防卫作战中,我军重炮群曾经创造单日歼敌超过3500的记录。早在1988年,我军就开始着手研发“炮兵射击全程自动化系统”。这是我军探索数字化炮兵的开始,当时还没有数字化炮兵的概念。到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军的第一个数字化部队,第4机步师曝光,同时该师的数字化炮兵体系也曝光,我方才发现中美在探索炮兵数字化方面同时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
在数字化炮兵出现之前,上百年都是机械化炮兵的时代。炮兵观察哨,或炮兵侦查单位发现敌目标,要先在地图上标出来,找到它的坐标,然后用无线电人工把坐标报回指挥所,炮兵指挥所再人工识别,
再用无线电人工把这个目标发给下属火力单元。火力单元再根据自身的位置人工解算射击诸元,才能装填炮弹发射。这个过程繁琐,复杂,误差大,炮兵射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且容易发生人为错漏。战场活动目标转瞬即逝,而且若自身炮群本身是自行火炮,处于运动之中,那么人工计算射击诸元将更加复杂,容易贻误战机。
所谓的现代数字化炮兵,主要是指C4I系统的数字化。炮兵侦查单位一旦发现目标,就直接标注在数字地图上,可以近实时的显示在指挥所和火力单元中。如果炮兵指挥部决定要对其打击,可以自动根据火力单位的现在位置解算射击诸元。炮群的整个作战过程,除了指挥所的射击决心等少数几个必须由人做决定的环节以外,都是自动完成的,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精度。
在陆战中,大部分目标是不明朗的,侦察能力再强仍然得闯进去才能真正发现敌人的防御配备。2003年美军闯入巴格达,事实上仍然得依靠直接战斗接触才能获取最终的战术情报,卫星和侦查机都提供不了即时的准确战术情报。事实上,就算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了15年,美军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当时伊军的战术部署。说实话,萨达姆自己也未必完全了解自己部队当年的部署,因为他早就逃回老家钻地洞去了。
战争的过程,从来就是充满迷雾。所以大规模陆战,任何时候都需要炮兵群来进行迅速的火力急袭,来打破敌人的既定部署,碰到一个敌人的设防阵地,管他里面有什么,先轰了再说,这也是掩护接敌和破障的必需手段。因此敌我双方的炮兵群,谁先发射,谁先精确命中,谁就能先发制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就是炮兵数字化建设带来的绝对利好。数字化能让传统兵器焕发新的火力强度并且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国都在追求脱离体系的,比较单件武器性能的高低,而大国都是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体系下,将稳定可靠且经济实用的武器提高的全新的境界。
在最近我军炮兵和某友好大国炮兵的联合实战军事演习中,我军自走重炮群在行军状态下接到目标指示,仅仅在100秒之内,分散行军的一个营的24门大炮对目标齐射,将24发炮弹准确的打入20公里之外的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区域!而同时接到目标参数的外军炮兵还刚刚展开,这还是有近年实战经验的外军王牌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