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析 | 迫在眉睫!美国欲重施“两伊战争”的挑拨伎俩,准备把沙伊之争挑拨恶化成沙伊战争!中国,如何破局?
2017-06-28 15:56:40
近段时间以来,中东地区炮声隆隆,战云密布。考虑到此处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地缘,此时正是人民币挂钩石油的关键时期,因此今日平说格外忧心美国故技重施,把沙特和伊朗的矛盾,刺激扩大为“沙伊战争”。一旦这一地区在这个关键事件节点变成这种局面的话,那么不仅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民币国际化会受到重挫,导致中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并且,一旦沙伊开战,美国就可以通过向沙特和伊朗双方出售武器的方式来疯狂牟利。美国不仅是在军火销售上牟利,而且还能把堆积在中东地区的海量美元全部消耗一空,从而彻底解决美国自身的债务危机。一将功成万骨枯,美国这种吃法,虽然可以暂时缓解自身问题,但却会导致数以千万计的人命化为血肉残骸!并且,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干这种事了。
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利用手中的军事把贸易霸权强行要求产油国使用美元作为唯一结算货币,此后美元又绑定了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结算,从此成为全球一级货币,吸血全世界。不过美国这个石油美元政策,虽然看起来对美国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但实际上却有一个不小的隐患,那就是美国自身不是超级产油国。因此,那些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超级产油国,就会堆积海量的美元。这些美元,随时会成为一颗引爆美元危机的大炸弹。

比如沙特、阿联酋、卡塔尔、伊朗等超级产油国,他们的人口数量不多,产油量巨大,每年收入海量美元,却消耗极少。如果任由他们堆积美元,那么迟早美国的货币流通权会被产油国分走。
因此面对这个情况,美国有两个办法来解决。第一个是废除美元,或让美元疯狂贬值,从而将对方手里的美元变成废纸。不过这个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虽然超级产油国手里持有的美元很多,可是美国自身所持有和依赖的美元更多。如果美国胆敢废除或疯狂贬值美元的话,那么全世界都会瞬间抛弃美元,改为黄金或其他大国货币作为结算单位。也就是说,美国如果使用这招的话,等于杀敌八百,自损三万,是十分不划算的,所以美国肯定要力保美元永远值钱。
那么另外一个办法是什么呢?另外一个办法就是让对手发生内乱,最好是和周边国家产生战乱,然后让这些国家囤积的财务在战乱中消耗一空。所以在本世纪80年代,美国就盯上了目标,当时选定的目标是两伊。即伊朗和伊拉克。我们都知道,80年代的伊朗和伊拉克可是要比中国富裕很多。伊拉克还号称是世界第四强国。诚然,从军备上看当时的伊拉克真是不虚此名。
不过和所有的国家一样,伊拉克和伊朗这样的接壤国家,当然也存在一些矛盾和文化差异。在中国人看来,有这些差异很正常,大家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就可以了,何必兵戎相见呢?一开始,两伊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美国可以让他们不这样想。借助全球媒体的话语权掌控,美国开始不断在两伊之间制造矛盾、挑拨离间。不断借助所谓的宗教差异、信仰差别、风俗习惯不同等等因素,来刺激两国人民和政客的神经,并暗中扶植伊拉克的萨达姆,给予了他大量的军备援助和大量的军火销售订单,而这就更进一步刺激和膨胀萨达姆的野心。有了美国的撑腰和默许,萨达姆越来越自信心膨胀,于是悍然发动战争。
美国一看伊拉克这个傻大木蠢货果然上当了,于是心花怒放,立刻和伊朗接触,并表示:“你看,伊拉克军事力量这么强,你们肯定撑不住,不如从我这里买点武器自卫吧。” 伊朗一看情况确实很危急,所以也只好答应,高价从美国手中购买军火。
1985年9月14日,伊朗政府的500万美元刚刚打入瑞士银行账户,一架装有508枚陶式导弹的以色列专机就降落在了伊朗机场。在首张订单顺利完成后,又有4架美军运输机秘密飞抵伊朗,带来了1000枚陶式导弹和数量不详的霍克防空导弹,这些美国武器的到来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伊朗可以在数千米外轻松击毁伊拉克的坦克,这场战场主动权也随之易主。据事后统计,美国除了向伊朗出手作战飞机、坦克、雷达等装备之外,至少还出售了2000枚陶式反坦克导弹和235枚霍克式防空导弹。
而这场战争的破坏程度则是惊人的。在两伊战争的8年中,两国军费开支和经济损失总计达6000亿美元,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而两伊战争更直接的后果是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700多亿美元,其中有400多亿的西方国家军火债,以及300多亿的其他阿拉伯国家高利贷。而伊朗也因此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35万人,伤7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这场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战争从开始到结束,美国都是最大的赢家。一方面美国成功地将两个超级产油大国的美元和财富消耗一空,并且还欠下了巨额债务。另外一方面通过战争,美国进一步消耗了中东超级产油国的势力,制造了更多的矛盾,这为以后进一步掌握中东,对中东国家实行分而化之的“推恩令”埋下了伏笔。
不过在战争进行时,像沙特这样的超级产油国也坐不住了。他们认为伊拉克的下场,或许就是自己未来的下场,所以必须自保。80年代末期,沙特一支秘密使者团队抵达了东方某大国,使用大量美元现金,从某大国购买了威震地球的东风快递系列,并依此捍卫自身财富。事实证明,沙特是有头脑的,这次成功的大采购是双赢的。当时惨遭西方全面封锁的中国,终于有了前所未见的海量美元,中国终于可以用这笔钱在全世界采购自己所需要的原材料、基础工业技术和设备了。而沙特购买的东风快递,也确实保住了他们几十年的平安。正是鉴于对东风快递的忌惮,所以沙特一直相安无事。

但是,如今美国的美元超发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美国的剪羊毛大剪刀已经饥渴难耐。如果再不能把撒出去的美元给吸回去,美联储的债务危机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足以把美国政府的财政拖垮。因此,美国势必要对中东地区下手了。这次特朗普访问中东,一方面签下几千亿的军火大单,一方面成功利用宗教和风俗习惯等问题,成功挑拨了沙特等国家和卡塔尔的关系。并利用卡塔尔来进一步撕裂伊朗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导致两者关系急剧恶化,走向战争的边缘。
这几天,不仅是伊朗频繁发射导弹,不仅是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也要出兵,不仅是巴基斯坦2万大军进驻,还有土耳其三千虎贲开赴卡塔尔,不仅是俄罗斯空军和地面部队进驻叙利亚,更有胡塞武装不断袭击沙特,还有中华神盾舰坐镇波斯湾。在今日平说看来,美国摆明已经想要再度复制“两伊战争”了。如果局势继续恶化下去,那么“沙伊战争”或许就有爆发的可能。届时,除了美国所有人都会输。
因此,笔者只希望中东地区各国领导人这一次一定要冷静,一定要紧念拖字决,暂时抛开所谓的文化差异,紧密团结在一起,绝不冲动,不要上两次同样的当。毕竟伊拉克的教训历历在目,毕竟萨达姆走上绞刑架时的悲呼言犹在耳啊!因此今日平说建议中东国家:“与其在美国操纵下自相残杀,不如加入上合组织求同存异!”我们共同见证历史,我们共同捍卫真相与正义!
并且,一旦沙伊开战,美国就可以通过向沙特和伊朗双方出售武器的方式来疯狂牟利。美国不仅是在军火销售上牟利,而且还能把堆积在中东地区的海量美元全部消耗一空,从而彻底解决美国自身的债务危机。一将功成万骨枯,美国这种吃法,虽然可以暂时缓解自身问题,但却会导致数以千万计的人命化为血肉残骸!并且,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干这种事了。
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利用手中的军事把贸易霸权强行要求产油国使用美元作为唯一结算货币,此后美元又绑定了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结算,从此成为全球一级货币,吸血全世界。不过美国这个石油美元政策,虽然看起来对美国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但实际上却有一个不小的隐患,那就是美国自身不是超级产油国。因此,那些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超级产油国,就会堆积海量的美元。这些美元,随时会成为一颗引爆美元危机的大炸弹。

比如沙特、阿联酋、卡塔尔、伊朗等超级产油国,他们的人口数量不多,产油量巨大,每年收入海量美元,却消耗极少。如果任由他们堆积美元,那么迟早美国的货币流通权会被产油国分走。
因此面对这个情况,美国有两个办法来解决。第一个是废除美元,或让美元疯狂贬值,从而将对方手里的美元变成废纸。不过这个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虽然超级产油国手里持有的美元很多,可是美国自身所持有和依赖的美元更多。如果美国胆敢废除或疯狂贬值美元的话,那么全世界都会瞬间抛弃美元,改为黄金或其他大国货币作为结算单位。也就是说,美国如果使用这招的话,等于杀敌八百,自损三万,是十分不划算的,所以美国肯定要力保美元永远值钱。
那么另外一个办法是什么呢?另外一个办法就是让对手发生内乱,最好是和周边国家产生战乱,然后让这些国家囤积的财务在战乱中消耗一空。所以在本世纪80年代,美国就盯上了目标,当时选定的目标是两伊。即伊朗和伊拉克。我们都知道,80年代的伊朗和伊拉克可是要比中国富裕很多。伊拉克还号称是世界第四强国。诚然,从军备上看当时的伊拉克真是不虚此名。
不过和所有的国家一样,伊拉克和伊朗这样的接壤国家,当然也存在一些矛盾和文化差异。在中国人看来,有这些差异很正常,大家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就可以了,何必兵戎相见呢?一开始,两伊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美国可以让他们不这样想。借助全球媒体的话语权掌控,美国开始不断在两伊之间制造矛盾、挑拨离间。不断借助所谓的宗教差异、信仰差别、风俗习惯不同等等因素,来刺激两国人民和政客的神经,并暗中扶植伊拉克的萨达姆,给予了他大量的军备援助和大量的军火销售订单,而这就更进一步刺激和膨胀萨达姆的野心。有了美国的撑腰和默许,萨达姆越来越自信心膨胀,于是悍然发动战争。
美国一看伊拉克这个傻大木蠢货果然上当了,于是心花怒放,立刻和伊朗接触,并表示:“你看,伊拉克军事力量这么强,你们肯定撑不住,不如从我这里买点武器自卫吧。” 伊朗一看情况确实很危急,所以也只好答应,高价从美国手中购买军火。
(两伊战争时,身背美制武器的伊朗士兵)
1985年9月14日,伊朗政府的500万美元刚刚打入瑞士银行账户,一架装有508枚陶式导弹的以色列专机就降落在了伊朗机场。在首张订单顺利完成后,又有4架美军运输机秘密飞抵伊朗,带来了1000枚陶式导弹和数量不详的霍克防空导弹,这些美国武器的到来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伊朗可以在数千米外轻松击毁伊拉克的坦克,这场战场主动权也随之易主。据事后统计,美国除了向伊朗出手作战飞机、坦克、雷达等装备之外,至少还出售了2000枚陶式反坦克导弹和235枚霍克式防空导弹。
而这场战争的破坏程度则是惊人的。在两伊战争的8年中,两国军费开支和经济损失总计达6000亿美元,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而两伊战争更直接的后果是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700多亿美元,其中有400多亿的西方国家军火债,以及300多亿的其他阿拉伯国家高利贷。而伊朗也因此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35万人,伤7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这场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战争从开始到结束,美国都是最大的赢家。一方面美国成功地将两个超级产油大国的美元和财富消耗一空,并且还欠下了巨额债务。另外一方面通过战争,美国进一步消耗了中东超级产油国的势力,制造了更多的矛盾,这为以后进一步掌握中东,对中东国家实行分而化之的“推恩令”埋下了伏笔。
不过在战争进行时,像沙特这样的超级产油国也坐不住了。他们认为伊拉克的下场,或许就是自己未来的下场,所以必须自保。80年代末期,沙特一支秘密使者团队抵达了东方某大国,使用大量美元现金,从某大国购买了威震地球的东风快递系列,并依此捍卫自身财富。事实证明,沙特是有头脑的,这次成功的大采购是双赢的。当时惨遭西方全面封锁的中国,终于有了前所未见的海量美元,中国终于可以用这笔钱在全世界采购自己所需要的原材料、基础工业技术和设备了。而沙特购买的东风快递,也确实保住了他们几十年的平安。正是鉴于对东风快递的忌惮,所以沙特一直相安无事。

(沙特阅兵,展示东风快递)
但是,如今美国的美元超发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美国的剪羊毛大剪刀已经饥渴难耐。如果再不能把撒出去的美元给吸回去,美联储的债务危机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足以把美国政府的财政拖垮。因此,美国势必要对中东地区下手了。这次特朗普访问中东,一方面签下几千亿的军火大单,一方面成功利用宗教和风俗习惯等问题,成功挑拨了沙特等国家和卡塔尔的关系。并利用卡塔尔来进一步撕裂伊朗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导致两者关系急剧恶化,走向战争的边缘。
这几天,不仅是伊朗频繁发射导弹,不仅是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也要出兵,不仅是巴基斯坦2万大军进驻,还有土耳其三千虎贲开赴卡塔尔,不仅是俄罗斯空军和地面部队进驻叙利亚,更有胡塞武装不断袭击沙特,还有中华神盾舰坐镇波斯湾。在今日平说看来,美国摆明已经想要再度复制“两伊战争”了。如果局势继续恶化下去,那么“沙伊战争”或许就有爆发的可能。届时,除了美国所有人都会输。
因此,笔者只希望中东地区各国领导人这一次一定要冷静,一定要紧念拖字决,暂时抛开所谓的文化差异,紧密团结在一起,绝不冲动,不要上两次同样的当。毕竟伊拉克的教训历历在目,毕竟萨达姆走上绞刑架时的悲呼言犹在耳啊!因此今日平说建议中东国家:“与其在美国操纵下自相残杀,不如加入上合组织求同存异!”我们共同见证历史,我们共同捍卫真相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