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那么贵,要那么多有什么用?
2024-10-18 22:54:24
列国海军梦
在海军水面舰只的家族里,除了航母以外,最高端的装备就是“盾舰”了。
“盾舰”这个概念源自美国的宙斯盾雷达系统,现在泛指装备了高性能大功率远程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军舰。
图片
相控阵雷达系统厉害就厉害在它可以同时监视几十甚至上百个空中目标,所以装备了该系统的盾舰就可以同时攻击多架敌机或导弹。
这就好比一个长着三头六臂的守门员,是现代海上防空的中流砥柱。
图片
它只有一个缺点:贵。
相控阵雷达的外形就像块大平板,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买起来要一亿多美元。
而对于一艘军舰来说,一块平板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在四个方向安装四块平板,这样才能实现360度无死角探测。
图片
这么算下来,仅相控阵雷达这一项的成本就奔着5亿美元去了。而一艘美国伯克级主力盾舰的总价大约20亿美元,掐指一算,四分之一的钱都砸在了“盾”上面。
“买盾送舰”了属于是。
不过你还别嫌贵,在现实中你就算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图片
盾舰的技术含量非常高,全世界能做出来的国家屈指可数,属于高度垄断的市场。
目前非西方国家只有中俄能研发。
不过最近的一则新闻让很多人大吃了一惊,在大家印象中封闭落后又贫穷的伊朗,居然在几天前亮相了自己的首艘盾舰。
这是他们在被全面制裁的情况下独立研发出来的产品,确实令人钦佩。
图片
当然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艘战舰的数据,就会发现该舰虽然装备了昂贵的相控阵雷达,但总体的作战实力还是比较勉强的。
首先它很小,只有1500吨的排水量。而世界上的主流盾舰起码也要5000吨以上,大的甚至能达到万吨级别。
小就意味着能搭载的装备少,所以该舰也没有装备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因此它的火力非常薄弱,就如同一只没牙的老虎。
图片
客观地讲,这艘“伊朗神盾”的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个“样子货”。
那么问题来了,本来就不富裕的伊朗为什么还要花一大笔钱去搞个“样子货”出来呢?难道是因为好面子吗?
其实对军舰的狂热追求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有出海口的国家们但凡能攒出一些家底,都会对“添置军舰”这个事蠢蠢欲动。
图片
比如说穷得叮当响的巴基斯坦,就从我国购买了4000吨级的054AP护卫舰。
在他们从我国造船厂喜提新舰后,第一件事并不是开回家,而是先在东南亚招摇过市地转了一大圈,生怕邻居不知道自己买了新军舰。
图片
而那些稍微有点钱的国家则更是抛出了一个个宏伟的海军计划。
比如说印度有了双航母还不过瘾,现在已经开始计划建造第三艘航母了。
图片
而我们的近邻韩国虽然海域狭小,但还是野心勃勃地抛出了4万吨级航母的计划。
图片
不差钱的沙特甚至扬言要一口气购买中国12艘052D高端盾舰。这事如果成了,它就将是世界上盾舰拥有量第三多的国家。
图片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种普遍存在的“海军狂热”其实是不太合理的。
因为军舰不是货轮,它不仅不能赚钱,还十分烧钱。
这玩意不仅在造出来或买到手的时候需要花一大笔钱,平时的维护也是海量的开销,所以人送外号“吞金巨兽”。
而现在也不是什么战争时期,为什么各国还是那么热衷往里面砸钱呢?
图片
这就和军舰的一个特点有关了:
它是人类目前为止所能造出来的尺寸最大的机动武器。
军舰可以扛着一大堆重型火力出现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当然也包括你的家门口。
如果把世界比作一盘棋局,那么军舰就是棋盘上面最基本的棋子。
图片
你的棋艺怎么样先不说,想加入棋局,手里总得先有棋子吧。
如果没有军舰,那么你在这个世界的棋局中就注定只是个随波逐流的看客。
不过说到这里难免会有人发出疑问:
如果我是个内陆国呢?是不是就可以与世无争了?
事实上只要你处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就离不开对海上贸易线路的依赖。
如果你没有出海口,那么你的贸易生命线就被掐在你身边的那些有出海口的国家手里。
这不是“与世无争”,这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图片
事实上全球GDP排名前50的国家里除了瑞士、奥地利、捷克外全部都是有出海口的国家。你没有出海口,你可能没有资格来参加这个会哦。
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必然要直面海洋的机会和威胁。
当然了,虽然大家都在烧钱造(买)舰,但对于不同级别的国家,海军的意义还是有所区别的。
海军的意义
海军对一个国家的意义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意义,近海防御。
这是一个很直观的思路:因为敌人可能从海面上过来,所以咱得布置一点兵力在海上。
囊中羞涩的国家一般会采用这个思路,因为近海作战不需要昂贵的远洋大舰,只需要便宜的小型军舰就可以了。
图片
但近海防御的思路其实是存在一个BUG的。
海洋上没有复杂的地形,更不可能挖地洞。所以你在这里就没有什么地形优势可以利用,也没办法“在暗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图片
所以除少数情况外,海战的作战方式都是光明正大地决战到死。
如果没有飞机,那么双方拼的就是军舰的技术指标:看谁的导弹更多、谁的雷达更强。
而要塞进去更多更强的装备,就需要更大的军舰。所以同时代技术水平的军舰肯定是越大越厉害。
而远道而来的进攻者必然是具备了远洋能力的大型军舰。在它们的面前,为近海防御而生的小型军舰就是炮灰。
图片
所以在现实中,近海防御主要靠的并不是军舰,而是岸上的飞机和导弹。
只不过伊朗的情况比较特殊,他家门口的霍尔木兹海峡宽度仅为30多公里,是世界上极少数具备地形因素的海域之一。
图片
但即便如此,伊朗真正倚重的近海防御力量也是岸上的火力。
海战的特点决定了军舰就不应该只在家门口转悠。家门口有海警船打打海盗,维持维持秩序就足够了。
图片
军舰,必须开出去。
第二层意义,保护贸易生命线。
相对于近海防御,这个工作更适合军舰,因为只有军舰可以带着一大堆武器满世界地指哪打哪。
所以那些漫长的海上贸易线就只能靠它们去守护了。
我们平时对海军在这方面的作用体会不深,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海军护航行动,基本上都是在打海盗。
图片
而在二战之前,各国贸易线路的安全其实一直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在那个野蛮的年代,商船被敌国击沉是常态。
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巡洋舰”这个舰种,其实就是当年为了长途奔袭去打击别家商船而创造出来的。
这类作战还有一个专有的名词:破交战。即破坏海上交通线的战争。
既然有人要来破坏你的交通线,你自然就要派船去保护。所以那个年代经常会出现双方巡洋舰在汪洋大海中上演“猫捉老鼠”的场面。
图片
不过保护交通线这个任务执行起来是比较被动的,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的军舰会在什么时候对哪艘商船发起攻击。
那怎么办呢?
这就涉及到海军使用的一个逻辑了:
这个军种本质上并不是盾,而是矛。
如果你想用矛来实现防御的效果,那么最好的办法不是拿它去格挡对方的进攻,而是直接指向对方的咽喉,实现一个对等威慑:
你如果打我的船,我就去打你的船。
图片
在这种威慑下,本方受到攻击的概率会大幅降低。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任何国家一旦拥有了航程能够威胁到对手的军舰,都会迫不及待地秀出来。
这不是好面子,而是一个威慑声明。
他秀出来的这个战舰的战力可能不一定很强,但只要在理论上能打得到对方,就有了博弈的筹码。
匕首也是刀,总好过赤手空拳。
图片
第三层意义,威胁对方国土。
作为一支进攻型力量,海军的终极目标当然是威胁敌国的大本营。
在几百年前那个不讲武德的时代,一言不合就漂洋过海去别人家门口扔炮弹的事情时有发生。
于是在十七世纪的时候,荷兰的一个法学家就率先提出:
陆上国家的权力以其大炮射程所及的范围为限。
图片
这个理论其实就是“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的海洋版。
1782年,意大利人加利安尼根据当时的火炮射程,建议把这个标准定在3海里,也就是说各国的军舰不能随便进入距离别人陆地3海里的范围内。
图片
这个海洋到陆地的“安全距离”就是今天各国领海概念的雏形。
当然了,这个世界上既没有“法官大人”也没有“警察叔叔”,所以这个建议也就仅仅是个建议而已。
在之后的两百年里,各国关于“安全距离”的共识一直很混乱,直到1982年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后,大家才把领海范围确定在12海里。
不过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传统海洋强国至今仍然认为海上的主权范围只有3海里。
从这段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出,全球范围的海权博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其实是个新鲜事物,以至于到现在都还没建立起太坚实的共识。
图片
也正因为如此,海洋世界的环境就比陆地世界要“原生态”得多。
虽说联合国在几十年前就拿出了一个海洋世界的行为规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这个规则目前只在弱国面前像是个“规则”,在各大列强面前,它只能算是一个“说法”。
列强遵不遵守它完全看心情。
既然规则不靠谱,那就只能靠拳头了。
海洋,是真正意义上的丛林。
所以当你的海外利益受到威胁时,讲道理一般是没什么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军舰开过去。
图片
大型军舰就是一个移动的军事堡垒,当你把它开到对方家门口时,对方就会学会礼貌。
于是对方在欺负你之前,就要先掂量掂量潜在的代价。
以攻代守、以利刃换和平,这就是海军对于大多数国家的意义。
不过对于美国这样的全球霸主来说,海军的意义又上升到了另一个层面。
第四层意义,制定规则。
上文说过,海战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军舰的技术指标。
图片
在技术指标差距过大的情况下,海战是没有悬念的。(少数极端战例除外)
另外海军装备的价格极其昂贵,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会用海军去搞“自杀式攻击”。
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如果双方海军的纸面数据差距过大,这个海战就很难打起来了。
因为纸面数据明显弱势的一方往往会直接服软。
图片
毕竟留着军舰以后还能去欺负其他那些比自己弱的对手,如果强行开战把军舰都打没了,以后就只能被所有人欺负了。
所以在现实中,一个国家往往可以直接通过本方海军的纸面数据来获得博弈筹码,而不需要真的去真刀实枪地干一仗。
在海军的世界里,纸面数据强就是真的强。
而美国海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纸面数据是非常夸张的,当时他们海军的理论实力相当于全球海军之和的5倍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去跟美国谈海权博弈都是没有意义的。
图片
于是全球的洋面上能运什么不能运什么、世界各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由美国说了算。
谁要是不听话,航母直接开到家门口,大国随时断货,小国随时断气。
凭借这个碾压全球的海上力量,美国成为了世界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他的手甚至都可以伸到很多国家的内政运行中。
而这也正是海军的终极意义:
成为某片海域里的最强海军,制定该片海域的游戏规则。
成为所有海域里的最强海军,制定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当然了,任何规则的本质,都是力量的平衡。一旦力量的平衡态被打破,原先的规则就会坍塌。
图片
所以世界格局变化的底层逻辑,就是各国海军力量对比的变化。
近年来因为我国海军的强势崛起,美国海军相对全球海军的绝对优势已经被大幅削弱。他们在一些具体的海域里甚至已经开始“失守”,逐步让出了规则的主导权。
不过尽管我国海军的发展十分迅速,但跟世界上那些传统的海军强国比起来,我们还只能算是一个“海权舞台”上的新人。
图片
天赋型选手
全球范围的海权博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5-16世纪,探索阶段:
这个时候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开始探索各个大洋上的新土地并建起殖民地,现代世界的贸易线路就在这些殖民地的基础上被建立起来。
17-19世纪,发展阶段:
随着欧洲列强不断扩大殖民地和贸易量,海权开始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因素。
19-20世纪,工业革命阶段:
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的重大进步,包括蒸汽船、潜艇等新式装备纷纷登上世界舞台。
20世纪上半叶,世界大战阶段: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海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军技术也获得了重大进步,我们熟知的航空母舰就诞生于这个阶段。
20世纪下半叶,冷战阶段:
美苏在海上进行了全面的军事竞赛,导弹、核潜艇...等大杀器陆续出现,结果经济实力更强的美国笑到了最后。
20世纪末至今,美国独霸阶段:
这个阶段颇有点“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意思。美国在战胜苏联后,终于坐上了海权舞台的“铁王座”。
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海权的博弈在近几百年是非常热闹的,只不过真正属于中国的戏份却不多。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以前并没有对海外进行过殖民,因此也就没有连接殖民地的海上贸易线路需要保护。
历史上不搞海外殖民的国家,在海权发展方面会先天落后于那些殖民者,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新中国一直到21世纪后才开始打造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海军。
图片
从时间上来说,我们确实是严重落后的。
但另一方面,我们在海权赛道上却又是一个天赋型选手。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国的大陆海岸线超过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超过1.4万公里,总长度超过3.2万公里。
妥妥的全球前十。
另一方面,很多国家的海岸线虽长,但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能用的不多。比如说俄罗斯虽大,却连一个好的港口都没有,不是经常封冻就是出海口被其他势力堵住。
图片
所以我们还要看另一个数据: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港口,其中吞吐量超亿吨的海港就有25个。
在全球最大的十个港口中,中国独占八个。
图片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方面中国的海岸线长,地理条件好,有很多天然良港。
另一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生产力,能撑得起这么多港口的运营。
而同时具备绵长的海岸线、大量的天然良港、强大的生产力、巨大的人口和资源储备的国家,全球只有中美。
图片
也就是说中国当了几千年的陆权大国,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其实也是海权世界里的“天生贵族”。
我们的起点,是绝大多数国家努力一辈子也到不了的终点。
这就是天赋。
如果只拿中美两国进行对比的话,中国的海洋禀赋确实要略逊一筹,美国这种“地大物博、横跨两洋”的地理条件可以说是海洋国家的巅峰。
图片
但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
我们地处欧亚大陆,和很多陆地国家接壤。在“输出影响力”这件事上,中国的陆地力量可以为海上力量分担掉不少压力。
机动能力超强的海军确实可以向万里之外施加影响力,但这样做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而作为一个“孤悬海外”(相对于欧亚大陆)的帝国,美国只能完全依靠这种高成本的方式来进行全球博弈。
图片
但我们就不同了。
我国同时拥有陆海双权,海陆力量可以通力合作,在国际博弈中实现一个更高的性价比。比如说可以一边陆地军演一边海上友好访问什么的。
所以随着我国海军的迅速发展,我们在未来即使没有完全追上美国的海军吨位,也有很大的希望打破美国一家独大的海权格局。
因为在他们燃烧天量经费到处灭火的时候,我们可以稳步地海陆并进。而在这个过程中,世界的游戏规则将会逐渐有利于我们。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既然我们的祖先为我们争取到了这么好的天赋,我们就没有理由浪费它。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军舰,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