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gc:日本和印度真能走到一起去吗
2017-09-18 08:20:37
这一周世界照旧不太平,该折腾的一点没停,想折腾的如期进行。安倍同志在国内压力重重的情况下,依然在思考着日本的战略方向。其实这事挺难的。现在的日本,在我们的重压下,已经很难再有突破性的地缘利益延伸。那么怎么利用现有格局,拓展日本的利益就成了安倍现在的首选项。这种思路有点像苍蝇找机会,只要有一个缝隙,只要有一点味道,安倍必须不能放过。比如这次我们和印度之间的冲突,安倍是绝对要利用这次机会搞点事情。所以就在冲突平息后没几天,安倍带着各种大单,开始了印度之旅。当然穆迪也很给面子,超规格接待安倍。关于这规格有多超,相信大家已经从各种媒体看到了。咱们换句话,就是看在钱的份上,穆迪摆个场面做做样子也是值得的。
刚才咱们介绍了安倍访问印度的背景,恰好是我们和印度闹腾的事情刚过。当然,这俩货一定会说,这事原本就是商量好的,不是刻意安排的。这种废话咱们就点一下,否则有些小伙伴该琢磨为啥这么巧。。。其实这世界上很多事情,看着很巧,背后都是有安排的。事实是,印度是想多吃多占,所以等待穆迪开完金砖会,马上安排安倍访问。而安倍是想赶紧刷存在感,恨不得在金砖会之前就开始访问。所以基于这种基础上的日印关系,只能说大家的想法都很多,但是未必是在一条道上。
可能有小伙伴说,不在一条道上这俩货搞这么热乎啥意思。这个吗,就叫各取所需。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安倍当政这几年,日本的国际地位尽管在安倍的拼死努力下,还是进入了快速下降通道。以前对于世界,日本是有钱人。尽管被美国砍了一刀后,日本依仗着厚实的家底还能满世界撒钱。而对于咱们周边这一圈,日本就是绝对的土豪。想要融资,想要发展,日本一般都是借贷大户。更重要的是,日本背后还站着美国。所以想当年,日本在咱们这一圈也是很牛的存在。但是这十几年,情况发生了逆转,这个逆转咱们都知道是什么。也知道,这种趋势不可逆。但是对于安倍而言,我们的崛起,就是日本的衰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倍是在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住日本现有的国际地位。哪怕是撒钱,也要保持住。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安倍开始执行跟随政策。我们向东南亚投资,日本就加大投资。我们在欧洲投资,日本立刻紧跟。我们在非洲大力发展,日本也跟着满地撒钱。一句话,你去的地方我也要去,你做的投资我也要做。所以咱们就会发现,在很多领域,动不动就是我们和日本的企业发生竞争关系。你干嘛他就干嘛,这不竞争才见鬼了。。这种竞争的关系一直持续到一带一路,安倍突然发现,失去方向了。。。
日本以前的跟随都是点,稍大点的不过是一个地区。但是一带一路是啥,是横跨亚欧非三大陆的经济圈。这事,安倍突然发现自己有点玩不转。或者更准确的说,日本的国力和国际地位,撑不起这么大的摊子。这也真不是楼主小看日本。别的不说,就说这个tpp。特朗普大笔一挥,美国就退群了。当时一堆小伙伴都傻了,现在退群的是群主,这还怎么玩。于是各种声音都出来了,甚至有人琢磨是不是找我们来接这个群主。但是安倍不这么想,群主走了,身为管理员的日本还可以接着带领大家努力向前。于是振臂一挥,虽然美国不玩了,但是咱们还是可以玩下去的。然后就没然后了。你以为群主谁都能当的,想在世界村的朋友圈建群,脑袋门上至少要刻仨字:大流氓。
这次教训后,安倍发现,不行了。这种跟随政策跟不动了。但是也不能就这么看着日本一天天被打入冷宫吧。总得干点什么吧。咱们老话说的好,做糖未必甜,做醋肯定酸。或者说,作为老鼠,就是死了也要死在一锅汤里。总之一句话,搅和。提到搅和,咱们就会发现,安倍是太能搅和。无论是他自己折腾还是跟着美国折腾,就没一次做好人的。咱们这次和印度对峙,连美国都没怎么乱说话,偏偏就是日本,在不同场合,从安倍到底下管事的,明里暗里都是在说我们欺负人。这摆明了就是挑火顺带表明自己的立场。放大点说,大家稍留心就会发现,只要我们对外有冲突或者矛盾甚至是见解不同,你就去看日本的表态,没一个是说我们的好的。那么这次安倍之所以急匆匆的跑过来见穆迪,最大的任务还是这俩字,折腾。
安倍一直力图去找日本和印度的共同点。现总结如下,第一没有历史包袱。日本二战的历史在主流国家没一个人会听他那一套胡话。但是印度可以。因为二战中印度和日本基本没过手。而那个二战审判的印度籍法官,就是因为替日本说好话,在日本还有他的塑像。好了,打掉这个包袱后,后面就是地位的问题了。第二,这俩货都觉得自己憋屈。日本当年是世界老二,用安倍自己的话说,日本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这话的意思说,老子这些年付出了这么多,为啥你们还是不认可我。对,这就是入常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不用提示,印度存在同样的悲情。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否则咱们这一篇都说不完印度的苦水。。。。第三,我被压制了。嗯,关于这个,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我们。这俩货一致的意见是,我们的发展,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我们取得的成绩,就是建立在他们受伤害的基础上。凡此种种,就是一句话,不想生活在我们的阴影下。
好了,找到以上三点我们就会发现,这俩货真是难兄难弟。有好事的印度喇叭做了一个详细的总结。最后的结论是,日本正在面对我们越来越重的军事压力。证据就是我们一天到晚的往外走,现在都跑到日本家门口问候。而印度正在面对我们的战略包围,那个破珍珠链的概念理所应当的又被拿出来炒作一番。而且重点关注了我们吉布提和西瓜港的存在。说这就是证据啥的。既然做了这么多铺垫,下一步肯定就是要搞事了。不出意外,在两国发布的联合公告中,明里暗里又开始大喊航行自由,又不点名的提醒注意国际法,当然作为对抗的重头戏,还有日印两国加强各方面合作,印度提出向东看的发展战略。而作为辅助,印度提出了亚非增长走廊。这就意味着环印度洋一圈,印度都不想放手。而日本马上给予了积极配合。这个配合就是,给钱。好吧,这事基本上就是告诉大家,我一个打不过你,我们俩难道还弄不过你?关于这事吧,楼主的个人意见,估计还真弄不过。。。。原因很简单,这俩货目的不纯,各有各的想法,并不是冲着一个共同目标去的。
刚才咱们说到安倍一直在捣乱。之所以他能这么持续干下去,就是因为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对于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遏制。因为我们的发展对于这俩货而言绝对不是好事情。所以理想一致才能坚持向前。但是对于印度来说,在这一点上和安倍的想法就不大一样了。在印度看来,印度是要做一个大国的。也就是讲,印度洋这块,终有一天是印度说的算的。现在所谓的各种合作只不过是利益的平衡。简单的讲,我没能力去收拾一方的时候,我就联合另一方来制衡。但是根本原则是,我还是我。这么一说,印度至少没有和日本那样自己都不是自己的。。。
所以在面对我们,印度要的是制衡,而不是日本那种苍蝇式的跟随对抗。这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印度不会像日本那样满世界追着我们折腾。印度的首选心思还是当他的地区老大。
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印度要的是日本的投资,要的是日本在制衡我们过程中的配合。但是,好吧,这个但是就是,印度不会像日本那样为了美国的利益,而选择和我们翻脸。该谈的生意还是要谈的,事情绷到一定地步是要和解的。只要印度觉得划算,面对我们合作他还是要去做的。但是这事,日本就不行了。。。从骨子里,印度觉得自己是有身份证的人,而日本木有。站在这个角度看,这俩货就是相互利用。一旦印度觉得地区局势到达可以接受的缓和状态。那么关于日本对印度的种种诉求,穆迪老仙就开始玩太极了。
这话可能大家不信,觉得现在日本和印度好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怎么可能说不行就不行。咱们得看看印度现在啥状态。穆迪的经济改革现在看不能说失败,至少是木有成功。。。印度千疮百孔的经济体系,让这次经济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按道理说,如果这次改革有效,那么首先从税收上就能立竿见影。随之而来的就是制造业的整体抬头。可是我们现在看,这都没有发生,反倒是经济数据难看的一塌糊涂。在这种压力下,如果穆迪再不能吸引外资以保持印度的经济平稳,这就是给对手国大党找理由去了。虽然现在安倍给穆迪送去了一份大礼单,但是这只是日本。还有一个重要的投资方,让穆迪怎么也没法子忽略,这就是我们。而随带而来的是,如果我们对印度的投资不看好,那么其他小伙伴必然要犹豫。这不是印度能够扛得住的事情。
在这种格局下,老仙捏着鼻子参加金砖也就不难解释了。印度需要的是发展,是独立自主的发展。而不是作为谁来遏制谁的工具。他所有的动作核心,都是为了印度自己去的。如果换个身份,印度像日本一样被美国掌控。别说金砖,印度连半截板砖都摸不到。事情说到这,咱们就会发现,这不过是暂时的靠拢,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借力。但是一旦牵扯到自己的核心利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所以,当日本喊出日印联盟的时候,老仙却显的比较淡定,这个应该是合作吧。。。
好的,咱们总结一下,现有的世界格局,是我们的扩张引发的世界格局重新洗牌。在这个大前提下,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所有小伙伴都在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在这个定位的过程中,摩擦甚至是对抗是在所难免的。因为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利益的交换和某一方的妥协。但是无论怎么折腾,我们要站起来而且回到我们原来位置这个大前提是不会变的。看清楚这个结果的小伙伴,会提前在尽量早的时候给自己谋一个好位置。而觉得自己还有二两力气的,现在正在挣扎一下,以换取想象中的更多利益。当然还有日本这号的,炮灰是当定了。因为他爹需要他杀身成仁,以换取美国自身重新定位的成功。而对于印度,心里很清楚,印度洋又要有一个重量级的玩家出现,在这个玩家立足未稳的时候,能捞一把是一把吧。毕竟三哥也是印度洋的地头蛇不是。(本篇完)
刚才咱们介绍了安倍访问印度的背景,恰好是我们和印度闹腾的事情刚过。当然,这俩货一定会说,这事原本就是商量好的,不是刻意安排的。这种废话咱们就点一下,否则有些小伙伴该琢磨为啥这么巧。。。其实这世界上很多事情,看着很巧,背后都是有安排的。事实是,印度是想多吃多占,所以等待穆迪开完金砖会,马上安排安倍访问。而安倍是想赶紧刷存在感,恨不得在金砖会之前就开始访问。所以基于这种基础上的日印关系,只能说大家的想法都很多,但是未必是在一条道上。
可能有小伙伴说,不在一条道上这俩货搞这么热乎啥意思。这个吗,就叫各取所需。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安倍当政这几年,日本的国际地位尽管在安倍的拼死努力下,还是进入了快速下降通道。以前对于世界,日本是有钱人。尽管被美国砍了一刀后,日本依仗着厚实的家底还能满世界撒钱。而对于咱们周边这一圈,日本就是绝对的土豪。想要融资,想要发展,日本一般都是借贷大户。更重要的是,日本背后还站着美国。所以想当年,日本在咱们这一圈也是很牛的存在。但是这十几年,情况发生了逆转,这个逆转咱们都知道是什么。也知道,这种趋势不可逆。但是对于安倍而言,我们的崛起,就是日本的衰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倍是在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住日本现有的国际地位。哪怕是撒钱,也要保持住。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安倍开始执行跟随政策。我们向东南亚投资,日本就加大投资。我们在欧洲投资,日本立刻紧跟。我们在非洲大力发展,日本也跟着满地撒钱。一句话,你去的地方我也要去,你做的投资我也要做。所以咱们就会发现,在很多领域,动不动就是我们和日本的企业发生竞争关系。你干嘛他就干嘛,这不竞争才见鬼了。。这种竞争的关系一直持续到一带一路,安倍突然发现,失去方向了。。。
日本以前的跟随都是点,稍大点的不过是一个地区。但是一带一路是啥,是横跨亚欧非三大陆的经济圈。这事,安倍突然发现自己有点玩不转。或者更准确的说,日本的国力和国际地位,撑不起这么大的摊子。这也真不是楼主小看日本。别的不说,就说这个tpp。特朗普大笔一挥,美国就退群了。当时一堆小伙伴都傻了,现在退群的是群主,这还怎么玩。于是各种声音都出来了,甚至有人琢磨是不是找我们来接这个群主。但是安倍不这么想,群主走了,身为管理员的日本还可以接着带领大家努力向前。于是振臂一挥,虽然美国不玩了,但是咱们还是可以玩下去的。然后就没然后了。你以为群主谁都能当的,想在世界村的朋友圈建群,脑袋门上至少要刻仨字:大流氓。
这次教训后,安倍发现,不行了。这种跟随政策跟不动了。但是也不能就这么看着日本一天天被打入冷宫吧。总得干点什么吧。咱们老话说的好,做糖未必甜,做醋肯定酸。或者说,作为老鼠,就是死了也要死在一锅汤里。总之一句话,搅和。提到搅和,咱们就会发现,安倍是太能搅和。无论是他自己折腾还是跟着美国折腾,就没一次做好人的。咱们这次和印度对峙,连美国都没怎么乱说话,偏偏就是日本,在不同场合,从安倍到底下管事的,明里暗里都是在说我们欺负人。这摆明了就是挑火顺带表明自己的立场。放大点说,大家稍留心就会发现,只要我们对外有冲突或者矛盾甚至是见解不同,你就去看日本的表态,没一个是说我们的好的。那么这次安倍之所以急匆匆的跑过来见穆迪,最大的任务还是这俩字,折腾。
安倍一直力图去找日本和印度的共同点。现总结如下,第一没有历史包袱。日本二战的历史在主流国家没一个人会听他那一套胡话。但是印度可以。因为二战中印度和日本基本没过手。而那个二战审判的印度籍法官,就是因为替日本说好话,在日本还有他的塑像。好了,打掉这个包袱后,后面就是地位的问题了。第二,这俩货都觉得自己憋屈。日本当年是世界老二,用安倍自己的话说,日本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这话的意思说,老子这些年付出了这么多,为啥你们还是不认可我。对,这就是入常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不用提示,印度存在同样的悲情。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否则咱们这一篇都说不完印度的苦水。。。。第三,我被压制了。嗯,关于这个,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我们。这俩货一致的意见是,我们的发展,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我们取得的成绩,就是建立在他们受伤害的基础上。凡此种种,就是一句话,不想生活在我们的阴影下。
好了,找到以上三点我们就会发现,这俩货真是难兄难弟。有好事的印度喇叭做了一个详细的总结。最后的结论是,日本正在面对我们越来越重的军事压力。证据就是我们一天到晚的往外走,现在都跑到日本家门口问候。而印度正在面对我们的战略包围,那个破珍珠链的概念理所应当的又被拿出来炒作一番。而且重点关注了我们吉布提和西瓜港的存在。说这就是证据啥的。既然做了这么多铺垫,下一步肯定就是要搞事了。不出意外,在两国发布的联合公告中,明里暗里又开始大喊航行自由,又不点名的提醒注意国际法,当然作为对抗的重头戏,还有日印两国加强各方面合作,印度提出向东看的发展战略。而作为辅助,印度提出了亚非增长走廊。这就意味着环印度洋一圈,印度都不想放手。而日本马上给予了积极配合。这个配合就是,给钱。好吧,这事基本上就是告诉大家,我一个打不过你,我们俩难道还弄不过你?关于这事吧,楼主的个人意见,估计还真弄不过。。。。原因很简单,这俩货目的不纯,各有各的想法,并不是冲着一个共同目标去的。
刚才咱们说到安倍一直在捣乱。之所以他能这么持续干下去,就是因为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对于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遏制。因为我们的发展对于这俩货而言绝对不是好事情。所以理想一致才能坚持向前。但是对于印度来说,在这一点上和安倍的想法就不大一样了。在印度看来,印度是要做一个大国的。也就是讲,印度洋这块,终有一天是印度说的算的。现在所谓的各种合作只不过是利益的平衡。简单的讲,我没能力去收拾一方的时候,我就联合另一方来制衡。但是根本原则是,我还是我。这么一说,印度至少没有和日本那样自己都不是自己的。。。
所以在面对我们,印度要的是制衡,而不是日本那种苍蝇式的跟随对抗。这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印度不会像日本那样满世界追着我们折腾。印度的首选心思还是当他的地区老大。
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印度要的是日本的投资,要的是日本在制衡我们过程中的配合。但是,好吧,这个但是就是,印度不会像日本那样为了美国的利益,而选择和我们翻脸。该谈的生意还是要谈的,事情绷到一定地步是要和解的。只要印度觉得划算,面对我们合作他还是要去做的。但是这事,日本就不行了。。。从骨子里,印度觉得自己是有身份证的人,而日本木有。站在这个角度看,这俩货就是相互利用。一旦印度觉得地区局势到达可以接受的缓和状态。那么关于日本对印度的种种诉求,穆迪老仙就开始玩太极了。
这话可能大家不信,觉得现在日本和印度好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怎么可能说不行就不行。咱们得看看印度现在啥状态。穆迪的经济改革现在看不能说失败,至少是木有成功。。。印度千疮百孔的经济体系,让这次经济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按道理说,如果这次改革有效,那么首先从税收上就能立竿见影。随之而来的就是制造业的整体抬头。可是我们现在看,这都没有发生,反倒是经济数据难看的一塌糊涂。在这种压力下,如果穆迪再不能吸引外资以保持印度的经济平稳,这就是给对手国大党找理由去了。虽然现在安倍给穆迪送去了一份大礼单,但是这只是日本。还有一个重要的投资方,让穆迪怎么也没法子忽略,这就是我们。而随带而来的是,如果我们对印度的投资不看好,那么其他小伙伴必然要犹豫。这不是印度能够扛得住的事情。
在这种格局下,老仙捏着鼻子参加金砖也就不难解释了。印度需要的是发展,是独立自主的发展。而不是作为谁来遏制谁的工具。他所有的动作核心,都是为了印度自己去的。如果换个身份,印度像日本一样被美国掌控。别说金砖,印度连半截板砖都摸不到。事情说到这,咱们就会发现,这不过是暂时的靠拢,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借力。但是一旦牵扯到自己的核心利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所以,当日本喊出日印联盟的时候,老仙却显的比较淡定,这个应该是合作吧。。。
好的,咱们总结一下,现有的世界格局,是我们的扩张引发的世界格局重新洗牌。在这个大前提下,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所有小伙伴都在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在这个定位的过程中,摩擦甚至是对抗是在所难免的。因为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利益的交换和某一方的妥协。但是无论怎么折腾,我们要站起来而且回到我们原来位置这个大前提是不会变的。看清楚这个结果的小伙伴,会提前在尽量早的时候给自己谋一个好位置。而觉得自己还有二两力气的,现在正在挣扎一下,以换取想象中的更多利益。当然还有日本这号的,炮灰是当定了。因为他爹需要他杀身成仁,以换取美国自身重新定位的成功。而对于印度,心里很清楚,印度洋又要有一个重量级的玩家出现,在这个玩家立足未稳的时候,能捞一把是一把吧。毕竟三哥也是印度洋的地头蛇不是。(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