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海军获重大突破:宣布在此领域超越中国,此前只有美国成功!
2019-05-30 16:06:45
最近啊,印度海军刚刚办成了一件事,让他们得意不已,事情是这样的。
最近有国外的媒体报道,印度海军在本月15日进行的一项协同交战能力测试中,取得了极为成功的结果
。据悉,此次测试任务由印度海军最新锐的两艘“加尔各答”级驱逐舰——“钦奈”号以及“科钦”号负责。
测试中两舰发射的MRSAM也就是巴拉克-8舰空导弹由其中一艘驱逐舰进行火控引导,并成功的拦截了数个来袭的空中目标。
当然了,协同交战测试听起来这么高大上的玩法,印度自己是玩不转的,据称这一次的测试印度海军还请来了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从国外媒体的这一番表述来看,此次印度进行的这一项能力测试实际上就是我们俗称的A射B导,这也是协同交战(CEC)的其中一项能力。
而协同交战能力这个概念,最早当然也是美军提出的,而此次印度成功的测试了其海军的A射B导能力。
这就让很多的媒体,尤其是印度人觉得,印度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将CEC能力付诸实施的国家,其进度甚至还超过了近年来技术水平飞速进步的中国海军。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虎哥在这里还是想给印度海军泼一盆冷水:别做梦了!
要是能够A射B导就算拥有协同交战能力,虎哥还会做好多种家常菜呢,虎哥敢说自己是大厨吗?
实际上,之所以很多人会误解印度海军拥有了协同作战能力,是混淆了A射B导和协同交战的概念。
A射B导确实是属于协同交战能力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实际上,在协同交战这个概念提出之前,美国海军包括中俄海军早就成功的测试过A射B导能力。
以美国海军为例,美国海军曾测试过“基德”级驱逐舰在完全不开搜索雷达的情况下,只通过LINK11数据链接收来自宙斯盾舰的目标提示,然后发射导弹对目标进行拦截的战术,这并不是什么多么难的技术。
所以说,印度此次测试了A射B导的能力,就说自己掌握了协同交战的能力,这差不多就相当于学会了一道菜的做法,就敢说自己是大厨。
▲在美军的CEC体系框架中,E-2D预警机是很重要的一环
实际上,对于协同交战来说,其真正核心的一个功能是“复合跟踪能力”。这个概念简单点讲,就是能让多个独立作业的雷达,同时追踪同一批目标。
并将生成的高精度目标运动数据通过高速数据链实时分发给CEC框架下的所有单位。
用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可以在自己不开雷达的情况下,也能以实时共享己方其他单位的“视野”。
所以啊,实际上有没有“复合跟踪能力”才是判定一支军队有没有协同交战能力的标杆,至于说A射B导,那只是皮毛而已。
▲体系层面的复合跟踪能力才是CEC框架下的战力倍增器
至于外媒说印度海军在协同交战已经超越中国,那就更是扯淡了。实际上完整的协同交战能力,涉及到了卫星导航系统、航母舰载机、舰载预警机、相控阵雷达等多种多样的独立装备;
全世界范围内除了美国海军在经过了近三十年的不断努力后,才得以掌握了较为完善的CEC能力外;
其次就要数我国海军的新型高速宽带数据链以及法国海军的“多平台态势感知演示验证系统”(TsMPF)具备了这一能力。
▲美国海军在拥有了标准-6导弹后,才拥有了可靠的协同交战能力
当然了,日本和澳大利亚海军也有类似的能力,但是这两个国家比较特殊,他们是通过成套的引进美国的宙斯盾系统才拥有了比较简单的CEC能力。
其实,协同交战(CEC)本身已经是20多年前的概念了,中美如今在海军作战能力上已经更进一步,现在双方真正摸索的前沿理论是NIFC-CA,即海“海军综合火控–防空系统”的简称。
这一概念要比CEC还要更进一步,所涉及到的武器装备等硬件更多,相比协同交战(CEC),NIFC-CA要更加的“网络化”和“自动化”。
目前我国的055就在尝试成为海军综合火控–防空系统(NIFC-CA)中的一部分,而印度海军离这一目标,还差得远呢。
最近有国外的媒体报道,印度海军在本月15日进行的一项协同交战能力测试中,取得了极为成功的结果
。据悉,此次测试任务由印度海军最新锐的两艘“加尔各答”级驱逐舰——“钦奈”号以及“科钦”号负责。
测试中两舰发射的MRSAM也就是巴拉克-8舰空导弹由其中一艘驱逐舰进行火控引导,并成功的拦截了数个来袭的空中目标。
当然了,协同交战测试听起来这么高大上的玩法,印度自己是玩不转的,据称这一次的测试印度海军还请来了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从国外媒体的这一番表述来看,此次印度进行的这一项能力测试实际上就是我们俗称的A射B导,这也是协同交战(CEC)的其中一项能力。
而协同交战能力这个概念,最早当然也是美军提出的,而此次印度成功的测试了其海军的A射B导能力。
这就让很多的媒体,尤其是印度人觉得,印度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将CEC能力付诸实施的国家,其进度甚至还超过了近年来技术水平飞速进步的中国海军。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虎哥在这里还是想给印度海军泼一盆冷水:别做梦了!
要是能够A射B导就算拥有协同交战能力,虎哥还会做好多种家常菜呢,虎哥敢说自己是大厨吗?
实际上,之所以很多人会误解印度海军拥有了协同作战能力,是混淆了A射B导和协同交战的概念。
A射B导确实是属于协同交战能力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实际上,在协同交战这个概念提出之前,美国海军包括中俄海军早就成功的测试过A射B导能力。
以美国海军为例,美国海军曾测试过“基德”级驱逐舰在完全不开搜索雷达的情况下,只通过LINK11数据链接收来自宙斯盾舰的目标提示,然后发射导弹对目标进行拦截的战术,这并不是什么多么难的技术。
所以说,印度此次测试了A射B导的能力,就说自己掌握了协同交战的能力,这差不多就相当于学会了一道菜的做法,就敢说自己是大厨。
▲在美军的CEC体系框架中,E-2D预警机是很重要的一环
实际上,对于协同交战来说,其真正核心的一个功能是“复合跟踪能力”。这个概念简单点讲,就是能让多个独立作业的雷达,同时追踪同一批目标。
并将生成的高精度目标运动数据通过高速数据链实时分发给CEC框架下的所有单位。
用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可以在自己不开雷达的情况下,也能以实时共享己方其他单位的“视野”。
所以啊,实际上有没有“复合跟踪能力”才是判定一支军队有没有协同交战能力的标杆,至于说A射B导,那只是皮毛而已。
▲体系层面的复合跟踪能力才是CEC框架下的战力倍增器
至于外媒说印度海军在协同交战已经超越中国,那就更是扯淡了。实际上完整的协同交战能力,涉及到了卫星导航系统、航母舰载机、舰载预警机、相控阵雷达等多种多样的独立装备;
全世界范围内除了美国海军在经过了近三十年的不断努力后,才得以掌握了较为完善的CEC能力外;
其次就要数我国海军的新型高速宽带数据链以及法国海军的“多平台态势感知演示验证系统”(TsMPF)具备了这一能力。
▲美国海军在拥有了标准-6导弹后,才拥有了可靠的协同交战能力
当然了,日本和澳大利亚海军也有类似的能力,但是这两个国家比较特殊,他们是通过成套的引进美国的宙斯盾系统才拥有了比较简单的CEC能力。
其实,协同交战(CEC)本身已经是20多年前的概念了,中美如今在海军作战能力上已经更进一步,现在双方真正摸索的前沿理论是NIFC-CA,即海“海军综合火控–防空系统”的简称。
这一概念要比CEC还要更进一步,所涉及到的武器装备等硬件更多,相比协同交战(CEC),NIFC-CA要更加的“网络化”和“自动化”。
目前我国的055就在尝试成为海军综合火控–防空系统(NIFC-CA)中的一部分,而印度海军离这一目标,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