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趁机挖人 乌克兰拳头产品也吃老本 俄:明明坐拥一手好牌
2019-02-03 09:11:33
不久前,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海上冲突中,乌政府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官兵被俄罗斯方面逮捕,就连三艘水面舰艇也一同被俄罗斯扣押。而乌克兰乌局势的每一次动荡,背后都离不开美国的暗中挑唆。此前,乌总统波罗申科不止一次地强调,基辅与俄罗斯之间的较量,不仅是我们的较量,也是欧洲和美国的对抗,因此北约应该在重型武器,反装甲武器、无人机和通信器材方面提供援助,没有这些,乌政府军难以取得战场优势。那么,这个曾经排名世界前十的军火出口大国,为何发展到了如此地步?

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大量部队,先进武器及战略储备物资,其中就包括78万名现役军队,6500辆坦克、7000余辆装甲车、1500架飞机、350艘军舰,1200多枚洲际导弹核弹头、2500件战术核武器,拥有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仅让许多欧洲国家为之羡慕,就连美俄两国对其也不敢小觑。尽管苏联解体了,但乌克兰核力量的存在对于美国来说始终都是个威胁,因此对其威逼利诱使其销毁了所有核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军的那些苏联时期生产的装备也日益老旧和报废。如今,乌克兰军队现役人员已经锐减19万人左右,其装备的老旧战机、坦克、战舰也所剩无几,且战斗能力相当有限。

在外界看来,乌克兰军事力量有些破败不堪,但军工业却非常发达。不可否认,作为前苏联的军事工业的重要基地,乌克兰继承了前苏联约35%的军工产能,多达3594家军工企业,其中从事武器生产就达700多家。其生产出的轻武器、火箭、战斗机、大型运输机、军用舰艇、坦克和装甲车辆等武器性能均处在世界前列。就连俄罗斯现在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都是在乌克兰建造的。如今,大部分军工企业却因经济衰退而宣布停产。而更为要命的是,许多的军工技术人才和专家也被以色列和美欧等国趁机挖走,致使乌克兰鲜有全新的武器装备问世。

乌克兰军工生产能力衰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乌克兰的军事工业大多都在其东部地区,而顿涅茨克地区在克里米亚危机后宣布独立,让原本雪上加霜的乌克兰军工业直接跌到谷底。此外,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军工业链紧密相连。但是,俄乌关系紧张使得乌克兰军工企业在一些材料,关键部件等方面还受制于俄罗斯,这极大了削弱了乌克兰军工生产能力。当然,这种制约也是相互的,俄罗斯制造的11356型护卫舰也曾因乌克兰停止供应电力装置一度停止建造。但对于这种技术封锁和对抗,俄罗斯的承受能力显然要比乌克兰强得多,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长期的经济衰退和军工技术人才的流失,使得乌克兰的军工业生产的拳头产品T-84“棱堡”坦克也都在吃前苏联的老本,难以在国际军火市场取得突破,乌克兰军队也因缺少资金无法获得大批量采购,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无法回笼资金,最终马雷舍夫工厂宣告破产。此前,乌克兰承诺向美国交付一辆“堡垒”坦克也无法交付。俄罗斯媒体称,乌克兰本来明明作用一手好牌,但却因追随美国对抗俄罗斯而陷入困境。这也不免让人感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大量部队,先进武器及战略储备物资,其中就包括78万名现役军队,6500辆坦克、7000余辆装甲车、1500架飞机、350艘军舰,1200多枚洲际导弹核弹头、2500件战术核武器,拥有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仅让许多欧洲国家为之羡慕,就连美俄两国对其也不敢小觑。尽管苏联解体了,但乌克兰核力量的存在对于美国来说始终都是个威胁,因此对其威逼利诱使其销毁了所有核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军的那些苏联时期生产的装备也日益老旧和报废。如今,乌克兰军队现役人员已经锐减19万人左右,其装备的老旧战机、坦克、战舰也所剩无几,且战斗能力相当有限。

在外界看来,乌克兰军事力量有些破败不堪,但军工业却非常发达。不可否认,作为前苏联的军事工业的重要基地,乌克兰继承了前苏联约35%的军工产能,多达3594家军工企业,其中从事武器生产就达700多家。其生产出的轻武器、火箭、战斗机、大型运输机、军用舰艇、坦克和装甲车辆等武器性能均处在世界前列。就连俄罗斯现在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都是在乌克兰建造的。如今,大部分军工企业却因经济衰退而宣布停产。而更为要命的是,许多的军工技术人才和专家也被以色列和美欧等国趁机挖走,致使乌克兰鲜有全新的武器装备问世。

乌克兰军工生产能力衰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乌克兰的军事工业大多都在其东部地区,而顿涅茨克地区在克里米亚危机后宣布独立,让原本雪上加霜的乌克兰军工业直接跌到谷底。此外,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军工业链紧密相连。但是,俄乌关系紧张使得乌克兰军工企业在一些材料,关键部件等方面还受制于俄罗斯,这极大了削弱了乌克兰军工生产能力。当然,这种制约也是相互的,俄罗斯制造的11356型护卫舰也曾因乌克兰停止供应电力装置一度停止建造。但对于这种技术封锁和对抗,俄罗斯的承受能力显然要比乌克兰强得多,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长期的经济衰退和军工技术人才的流失,使得乌克兰的军工业生产的拳头产品T-84“棱堡”坦克也都在吃前苏联的老本,难以在国际军火市场取得突破,乌克兰军队也因缺少资金无法获得大批量采购,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无法回笼资金,最终马雷舍夫工厂宣告破产。此前,乌克兰承诺向美国交付一辆“堡垒”坦克也无法交付。俄罗斯媒体称,乌克兰本来明明作用一手好牌,但却因追随美国对抗俄罗斯而陷入困境。这也不免让人感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