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评论:F35威胁加剧 — 大量开造歼31鹘鹰势在必行

2018-03-16 12:53:07   

刀口评论:F35威胁加剧 — 大量开造歼31鹘鹰势在必行





刚刚进入20181月,美国彭博社援引五角大楼公布的报告称,美国的第五代战斗机F-35“闪电II”只有一半能够参加作战,其余的都不可靠,存在数千个缺陷。美国国防部军队试验部门负责人罗伯特·贝勒表示,因为存在诸多问题,试图提高F-35战斗机可靠性的工作一直停滞不前。


美国军方官员抱怨称,尽管F-35战斗机的软件已经更新了31次,但是并未带来任何显著的结果,许多缺点至今仍然没有消除,尽管F-35战斗机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需要维修的数量仍然保持在50%的水平。


2017110日,美国《国家评论》杂志专栏作家、工程师迈克·费雷登伯格称,第五代战机F-35是美国航空工业史上最大的失败之一,当选总统应尽快结束这一“没有前景”的计划。


迈克首先指出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工程师在降低飞机重量的问题上的不合理办法。迈克认为,制造商将F-35轻量化是以卸掉飞机必需的武器和简化其安保系统为代价。结果就是,“这种未来的战机不得不避免与敌人交火,也不能伴随其他飞机实施作战任务”。


此外,用专用铝合金制成的F-35结构组件根本无法称承受高负荷。迈克还认为,推进装置不稳定和在冷却系统中一直有故障也是严重问题。


迈克写道,“该面对现实了:因为20年前在设计飞机时犯下了致命失误,F-35将永远有‘超重’和过热问题。因此,在这个计划中,我们永远也无法获得可靠而又价格不贵的飞机”。


一向在先进武器上大吹大擂的美国,在F35问题上自曝家丑让它的对手都始料不及。F35真的有那么差吗?实话实说也未必,毕竟F35是一架四代机(美俄称五代机),为了早日压制中俄这样的对手,采取了边研发边制造的策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奇怪。


美国的F35战斗机是美国第二种第五代战斗机,初步统计将生产4000多架,是继国际战斗机F16后美国向全世界推出的第二种“国际战斗机”。但是国际间特别是西方参与F35项目的国家对F35各方面的性能褒少贬多,十几年来唱衰之声不绝于耳。但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创新型国家,F35的实际性能并没有媒体和舆论说的那么糟糕,一分价钱一分货,F35还是有其货真价实的优势的。


比如F35AN/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英航宇系统公司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及洛-马公司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其中EODAS由分布在F-35机身的6套光电探测装置组成,可实现360°的环视视场,图像投射到头盔面罩上,使飞行员能通过自己的眼睛,“穿透”各种障碍看到广域外景图像。EOTS则是一个高性能的、轻型多功能系统,包括一个第3代凝视型前视红外(FLIR)系统,可以在防区外距离上,对目标进行精确探测和识别。此外,EOTS还具有高分辨率成像、自动跟踪、红外搜索和跟踪、激光指示、测距和激光点跟踪功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AN/AGP-81型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是所有型号的F-35通用的,这种具有隔行扫描边搜索边跟踪功能的雷达,使得F-35的飞行员可以在探测、确定、以及对固定的和移动的地面目标进行武器制导的同时对付敌人的战斗机或者是低空飞行的直升机。AN/AGP-81型雷达的探测距离接近现有雷达探测距离的三倍,并能够向飞行员提供超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这些性能都极为先进,甚至号称第一隐身战斗机的F22都没有装备,单单这两套电子系统在对三代战斗机(美国说的四代战斗机)的作战中都能占尽优势。


道理很简单,F35可以利用隐身优势隐蔽接敌而不开雷达,只用这两套系统就能在110公里的距离上发现敌机,还能用这两套电子系统制导空空导弹攻击敌机而不暴露自己,这是连F22也无法做到的。所以,西方另外8F35的购买国大肆贬低F35,局外人可能不理解其中的真实目的,其实就是想尽量压低F35的价格,毕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能省一点是一点。目前F35的价格直逼每架2亿美元,很快就超过F22,购买国捉急是肯定的,这就是所谓贬低的真正目的,如果真的是垃圾货,这8个国家谁还买呢?


因为在F35的研发过程中至少8个国家交给美国一大笔研发费。一类伙伴国:英国,25亿美元,二类伙伴国:意大利,10亿美元,荷兰,8亿美元,三类伙伴国:加拿大,4.75亿美元,土耳其,1.95亿美元,澳大利亚,1.44亿美元,挪威,1.22亿美元丹麦,1.1亿美元。


资本的本性就是贪婪,F35出现这样多的问题,资本的洛.马公司就是告诉用户,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后期维修、保养、升级要的钱还在后面,这根本是个装备的黑洞,你们早做准备把钱备好。


不管怎么说,F35装备4000架已成定局,而将来有相当部分F35会部署在中国周边。客观的说F35不可小觑,鹘鹰应该很好的发展,歼16这些被国内舆论追捧的很厉害的三代和三代半战斗机其实不如F35F35的缺陷和不足,是相对于四代机(美国和俄罗斯的五代机)来说的,对上三代机(美国和俄罗斯的四代以前的战斗机)还是有跨代的优势,特别是在信息化水平和隐身性能上优势明显。如果我们还沉浸在靠歼16打天下的梦里,面对周边F35这样的五代机大量存在,是要吃亏的。


另外,美国还在暗中发展高水平的空空导弹,而且研发的不声不响,说白了就是想“堤外损失堤内补”为F35的不足补上缺陷。


目前,空空导弹是制约反隐身飞机的瓶颈,主要是弹头的小雷达功率太小。试想,战斗机机首的大雷达都发现不了,空空导弹弹头上的小雷达怎么能发现?!而真正把空空导弹雷达的功率提上去了,就是所有战斗机,包括隐身战斗机的最大威胁。所以,杨伟强调信息化和智能化,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下一代战斗机肯定更隐身更智能,否则跑不过先进的空空导弹。即便飞机飞9G受得了,飞行员可受不了,而空空导弹可以50100G,到时候飞机咋办?


日本的F35战斗机


中国的周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装备了F35,日本、韩国、新加坡已经开始逐步装备。印度正在跃跃欲试,虽然与美国的谈判遇到了问题,一旦突破就是126架。另外,候选的还有越南以及东盟十国里的任何一个,别说不可能。还有就是台湾,台湾早就在暗中试探装备F35的可能性,美国也有声音支持台湾装备F35


最后,美国的核动力航母已经开始全面装备F35,按照每艘航母装备60架计算,将来就是660架,这些F35C随时都会聚集到中国周边海域,这是不能不重视的结果,而美国的海军陆战队的F35已经驻防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市美海军佐世保基地。美国的两栖攻击舰实际上是美国的第二种航母,总计14艘,每艘可搭载20架到30F35B,合计搭载420F35


前面说过,四代机就是四代机,幻想用三代机或者三代半战斗机取胜四代机根本是违背科学规律的,最后还是要应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


有关装备什么样的战斗机,国内一直有个高大上的说法,就是用少量的歼20踹门,然后用歼16洗地就能确保胜算。杨伟对这个论调很不以为然,出于保密的原因,杨伟只是明确一点,歼20不是仅仅用于踹门,还有很多功能和性能,杨伟其实侧面否定了这个说法。


杨伟肯定了未来战斗机在机械能上的作用,但是他更加确定的认为F-35所代表的网络一体化作战,就是提升己方观察以及后续环节能力的体系手段。融合了隐身、电子攻防作战、网络一体化作战的F-35,似乎更接近最新的空战理念。


幸运的是,我国的歼20和歼31鹘鹰已经在设计上引入了隐身、电子攻防作战、网络一体化作战技术,特征明显。

注意歼20机头下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




简单说,不管中国多么有钱,一对一的用歼20换掉现有的三代机、二代机是不现实的。但是颇为奇怪的是,已经成为中国第二种隐身战斗机的歼31鹘鹰却广受诟病。既然F35采取了边研发边生产的装备策略,中国的歼31鹘鹰为什么就不能?


令人感觉蹊跷的是,在美国全面停产F15\F16全力生产F35的同时,中国空军还在大量求购歼16和歼11B这样的三代机,这种劳而无功的事情不由得让我们有点担心,而这种担心也不是没有一点理由。


特别是还在生产歼10,这种个头没有歼31鹘鹰大,航程没有歼31鹘鹰远,航电信息化程度有隔代之差,信息化程度远不如鹘鹰的情况下还在生产,就很令人费解了。



注意鹘鹰2.0版机头下面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




鹘鹰的优势不在是不是中型,而在于鹘鹰具有四代机所具备的绝对优势的信息化航电上,比如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光电瞄准系统(EOTS),这些航电系统与F35性能相当,有的还有超出。所以信息化航电才是歼31真正的撒手锏。这些优异性能不但可以有效的压制敌方的三代机和三代半战斗机,也可以有效的对抗F35。虽然机动性和速度不及F22,但是歼31的航电水平超F22,对抗F22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我们曾经以成为第二个同时研制两种隐身战斗机的国家为荣,这样的荣耀还要落在实处(我们历来不是一个光会吹牛X的国家)。


有鉴于此,批量和大批量装备鹘鹰歼31势在必行。可喜的是,即将到来的2018航展上,2.0版鹘鹰歼31将与歼20同台献技,3.0版的鹘鹰也在密锣紧鼓的研发当中。鹘鹰会不会进入中国空军和中国海军舰载机的序列中,这一抹曙光会不会成为冉冉升起的太阳,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