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美国空军曝光B21,真实外形还是战略忽悠?
2019-12-17 09:30:28
美国空军要保持全球的领先地位,无非是靠三大招牌。前两个招牌就是F22A和F35系列。不过这2种都是战术飞机,无法发动远程的攻击,靠加油机也只能增加有限的作战半径。吓唬一下小国还可以,但是面对大国的体系作战防空,这些战术飞机的前出基地都在对方反击火力的覆盖之下,为F22A和F35提供中途加油作业的加油机也不能确保绝对安全。因此要对付其他大国,特别是欧亚大陆上领土广大的两个国家,就必须用战略轰炸机从万里之外就发动攻击。但是老旧的B52H和BIB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因此B2隐形轰炸机就成了美国空军的第3个招牌。但是B2也不是没有缺陷。第一是数量太少,总数只有20架;而且B2出动一次,就必须维护涂层长达一周的时间,这出动率自然就少的可怜,而且不能大规模轰炸,只能在个别行动中点穴。
自然无法满足美国空军只想拉开距离,他可以打别人,别人不能对其全面反击的海空一体战的想法。于是美国空军强烈需要一种数量足够,性能又不至于缩水太多的“廉价”的隐身轰炸机。这个计划已经操作了十几年,到目前仍然不见B21的实体机,过去只公布过想象图。现在美国空军又公开发布了B21俯视预想图。并且用电脑合成了B21和B2从机库中同时推出来的场景。B2的图应该是真图,而旁边的B21则是通过电脑合成的,因此可以直接比较两者的大小,形状和具体部位的区别。这在过去是没有如此标准的近距离对比图片。从这个图可见,B21就是和公布的想象图一致。单独看其外形,甚至比B2还简洁。B21也是采取等腰三角整体布局,钝角后掠,主机翼的前缘后掠角和B2几乎一致,这说明B21同样不具备超音速能力。
对比中的B21,显然比B2的尺寸要小不少,因此B21的最大起飞重量估计不会超过120吨,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其内油作战半径。因此只靠内油很难实现洲际轰炸再返回,估计其内油航程很难超过8000公里的级别。要实现6000公里的最小洲际轰炸半径,也至少需要2到3次空中加油,这样对空中加油和其他后勤设施的依赖就比B2更严重。而因为体量的限制,B21的载弹量也应该相对B2下降很多,因此很难携带“炸弹之母”等重型常规炸弹,只能携带比较大的激光制导炸弹和更多的小直径炸弹执行常规轰炸任务。B21采用双发动机布局,进气口改为更加隐形有角度的狭长进气口,尾喷口与F117类似,总体隐身性对比B2并没有本质上的提高。只是机身的后边缘更加简洁一些。由于B21的体量、外形和推测的性能过于“平庸”,因此很多人怀疑此图有可能是美国空军的战略忽悠。猜测真正的B21可能有人所不知的特殊“性能”。真正的外形可能更加狭长。
不过瀚海狼山不这样看,研判这就是B21的最终设计方案。其实美国人不论在飞机还是舰艇方面,最近20年的设计能力,甚至不如上世纪的最后二十年,表现出严重的江郎才尽。这也是长期去工业化,人才断档的必然后果。而且已经不具备上世纪末完成大型项目的统筹组织能力。因此只能用上世纪的设计拼凑一下,体量还大大缩小。到目前B21的生产厂房还没建好。所谓的批量下线,首架2021年12月首飞的目标大概率很难按期完成。如果在此之前,看到谁谁家的大蝙蝠首飞,设计平庸的B21很可能会推翻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