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还赶不上俄方零头:但是一中国独有技术让俄服
2016-07-06 15:52:47
氢弹作为利用核聚变产生能量的武器,需要极高的温度才能点燃。所以目前的氢弹是由原子弹来引发核聚变反应,单纯使用核聚变反应的氢弹只是理论模型,尚成功实现实战化的消息。要完成一颗氢弹的核聚变材料,主要有氘、氚、氘化锂6。另外,氢弹常见原料也可以是铅、铀-238、钚、铍。虽然单纯的氢弹目前美、俄都已经销毁,主要是因为长时间保存是个难事,无论是费用还是成本都不划算,而且现在的小型化核武器都是基于当年氢弹的实验原理制成,“数量x当量”远大于单颗氢弹的性能,正因为美俄如此才销毁。而中国的氢弹体积上也虽然也以吨计算,不过由于设计时材料已经考虑到要长期保存,所以现在运营费用在可接受范围内,自然要作为常备核武器保存,尤其是在中国核弹头数量不及美俄的情况下。
说道中国的氢弹,就不得不感谢于敏院士。目前大家公认的全世界氢弹构型,就两种,一个是美国的T-U(泰勒-乌拉姆设计方案)构型,另一种就是“于敏”构型。虽然谁也不知道具体构造如何,但是普遍猜测美国的T-U构型是一种反射式内爆模型,而“于敏”构型则是折射式内爆构型,这些都是猜测而不是各国公开的说法,氢弹构型这种绝密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公布出来的。至于英国和法国的氢弹构型则也是T-U构型,这个不难理解,英国专家很早就参加了”曼哈顿计划“在核武器领域颇有颇深造诣很正常,所以当美国人引爆氢弹后,英国很快就参透了内幕;法国能够引爆氢弹,一方面是请中国做了一些相关的相关核实验(中国只是提供给法国一些实验参数,而并不是给了氢弹技术),另外构型结构方面其实是英国一位核专家处于个人角度支持法国人搞出来的,总结而来法国是站在中、英两个巨人身上发展起来氢弹的。
不过这其中让人最为不解的就是俄国的氢弹。虽然美国人是1951年就引爆了氢弹模型,但是个头太大。而俄国在1953年就引爆了自己的氢弹,让当时西方世界都惊掉了眼镜,确实太快了。不过就连俄国专家自己的回忆录中都充满着诡异气氛,这个氢弹来的不明不白,在回忆录中写道:每次一到关键时刻,俄国氢弹设计师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沙哈诺夫就去低头翻一个神秘的小本子;有时候讨论了一天也没有结果,结果翻了小本以后,总师突然提出了一条别的完全不同但是绝对可行的方案。很多人怀疑那个就是从特殊渠道弄来的美国氢弹武器研制的文件。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核技术专家在和中国核专家交流时,特别钦佩中国于敏老先生能够自行研发出来独立的构型引爆氢弹,甚至有俄罗斯专家称于敏是上天赐予中国之人。让俄方专家如此服气,来自同行的首肯是最好的奖励;中国在极端条件下依靠自己智慧研发出这等先进装备,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中国科学家智慧和才干?
由于现在中国周边面临的威胁与日俱增,发生战争的风险也在逐步上升。中国是否是在准备打一场现代化战争的消息不绝于耳,不过只要中国手握氢弹这个绝世法宝,这仗还真打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