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五年前向太空扔了个大家伙 英航天专家:这事没那么简单

2016-07-16 08:39:43   

中国马上就要在9月份发射自己的空天实验室“天宫二号”,这个不仅仅是个小型的空间站,更是中国的太空实验室,将会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任务。未来中国的载人空间站,2020年以后发射的全球唯一载人空间站的大量新应用技术,都需要靠“天宫二号”来进行验证。不过不要说未来空间站了,就是现在的载人太空实验室,美、俄等国都造不出来这个工程耗费的资金不仅仅是天文数字,而且还需要多个国家和部门的配合,目前来看全球只有中国可以在不借助其他国家的帮助下制造这一太空大家伙。不过别的国家造不出来不代表不能给中国下绊子,这个时候英国一位航天专家就跳出来公开指责中国已经退役的第一个空天实验室“天宫一号”出大问题了。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和美国《太空》网站的联合刊发来自英国的托马斯·多尔曼,一位长期跟踪中国航天器的研究人员的话称,中国已经失去对2011年发射的“天宫一号”载人空天实验室的实际控制。多尔曼撰文称,(载人空间站)这件事绝对不光发射上去那么简单,中国虽然成功发射了一个载人实验室并成功进驻航天员,但是要长期稳定运行这么一个大家伙并不是那么容易。显然中国现在已经失去了对“天宫一号”的实际控制,它已经变成了一个随时可以自由坠落并撞击地球的-人造陨石。这个观点听起来非常危言耸听,不过细细分析其实是借助常理在偷换概念。超大型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时并不会完全被大气摩擦烧毁,类似于我们看到的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就是,最大有3平米以上的碎片坠入了非洲附近的大洋里,这样确实成了人造陨石。但是那片海域本来就人为划定的“太空垃圾回收站”,根本没必要过分解读。但是“失去控制”就是另一回事,苏联的“宇宙”系列的卫星还有美国的以前的载人实验室都出现过类似的状况,引发了大片国家的恐慌,原因就是他们上都携带有“核电池”-一种带有放射性元素的微型反应堆。许多国家都担心失控的卫星可能会污染土地。以至影响到现在,一旦有航天器失控就会引发一阵民众对来自太空威胁的恐慌,这个套路美国人用的最为熟练。

中国的“天宫一号”在轨安全平稳运行超过了1300多天,今年3月份刚刚结束数据服务,并利用最后的燃料把自己推入再入大气层的安全轨道,以缓慢降落的模式再入大气层。估计还有若干个月进入大气层的这个时候,英国这位学者抛出这个“危言耸听”的结论,显然居心叵测!公开质疑中国航天领域的技术不说,引发人们对中国即将发射的“天宫二号”和后续“天宫”载人太空站的恐慌情绪。这个下绊子的手法,不得不说太卑劣了!实际上他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显然对中国航天的轨道控制和监控能力了解太少。

中国航天的轨道监控和计算相关技术到底有多牛呢?这个从中国早期的“东方红”卫星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东方红1号”卫星,到今天已经45年了仍然在轨道上绕地球88分钟一圈的稳定运行,距离可能重返大气层可能要数百年之久。此举现在也被人称为中国的航天“青铜器奇迹”。很多国家的航天爱好者都把能稳定追踪中国的“东风红1号”卫星轨迹上作为入门一课。能够稳定运行这么多年,说明当初选择轨道的就是相当具有远见的。更绝的例子是中国曾经发射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曾经出现过入轨后每天自行漂移轨道的情况,距离不大,也就几个厘米左右,但是日积月累就是个大麻烦。由于当时的卫星传感器技术并不发达,只能通过有限的回传参数来判定卫星的电池、燃料等情况,更多的是靠地面的观测和推断。经过中国航天专家连续了7天的缜密推断和计算模拟,发觉可能是卫星上的一个阀门漏气导致卫星被推离了预定轨道,立刻启用了备用阀门封堵了漏洞。当然也避免了数亿的损失。仅仅这么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中国在轨卫星的监控和调整上的功底。更不要说近些年中国都能成功进行反卫星的实验,还有什么轨道不能探测,还有什么轨道不能控制呢?

显然这位研究学者的目的从最初就是不纯的,更不要说提结论如何。就连美国自己的公司的看不下去了。美国“分析制图公司”天文动力学家称,根据该中心监测的数据,最近几年“天宫一号”的高度一直在以最缓慢的速度降低,这说明其处于稳定受控制的状态。显然,这位英国学者的结论丝毫站不住脚,而中国航天未来将会用更多的成就来否定这些质疑,在今年的9月份,“天宫二号”空天实验室即将发射入轨,让我们期待中国航天带给我们更多的新纪录。这个时候不禁让人想起那位伟人说过的话:”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他们说他们的,中国做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