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俄美“模糊通话”背后的全球战略博弈与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

2025-02-10 22:17:05   

大国斗争,从来都是方方面面,甚至是细节定输赢!

近日,围绕“俄美领导人是否通话”就展开了一场舆论战,再次将俄乌冲突推向了国际舆论博弈的核心舞台。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称,自己已与普京通话以“结束俄乌冲突”。然而,俄方却以“既不能确认也不能否认”的模糊态度回应了此事,这一看似矛盾的表态背后,实则暗含大国博弈的深层次逻辑。占豪就从三个维度剖析这一事件内涵,供战友们参考。

一、俄美“模糊外交”的双重博弈:战略试探与利益交换

特朗普此次主动透露与普京通话,显然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叙事。一方面,他试图通过展现“斡旋者”形象,为即将公布的所谓“和平协议”造势,强化其“终结冲突”的政治人设,同时他也是想表达自己正在兑现竞选承诺;另一方面,俄方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的“既不确认也不否认”,则是典型的外交模糊策略,俄罗斯的这种表态既避免直接驳斥特朗普引发美方反弹,又为后续谈判保留灵活性,更暗示俄美之间存在“非公开渠道”的深度接触,同时也想说明双方啥也没谈成的现实状况,可以说是用一个不是沉默的沉默来回答了这次所谓的“通话”。

值得注意的是,佩斯科夫多次强调俄美部门间接触“正不断加强”,但拒绝透露细节。这透露出两大信号:其一,双方正在技术层面为高层互动铺路,例如接下来可能进行的元首会晤;其二,俄方对美国的信任仍存疑虑,需通过低级别接触验证美方诚意,所以克里姆林宫甚至不愿意大大方方承认已经与特朗普进行了通话。俄罗斯的意思是,再抻一抻特朗普。

图片

二、美国“和平协议”的虚实之辨:政治作秀还是战略重构?

美国媒体披露的“下周公布和平协议”,无疑是当前局势的焦点。然而,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明确表示“临时停火不可接受”,直指美国方案的致命弱点。其实,俄方要求的是“彻底、公平、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必然涉及北约东扩、克里米亚地位等核心问题,这与美国地缘利益直接冲突。相比俄罗斯,特朗普想要的就是只是停火,而不是最终的协议,特朗普只是想暂时拖住此事而已。

而且,从特朗普的视角,他也不是说必须停止俄乌冲突,他只是不想让美国再负责,如果俄乌冲突能让欧洲出钱购买美国大量武器,那又何乐而不为呢?而且,本来美国也还需要俄罗斯这个威胁来给欧洲施加相应压力,从而迫使欧盟做更多让步。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政府近期密集与美方接触,强调“以强势地位谈判”并索取安全保障,实则暴露其深层焦虑:泽连斯基政权已陷入“战不能胜、和不敢签”的困境,唯恐成为大国交易的牺牲品。这不,为了获得武器,泽连斯基政府又答应了将乌克兰的稀土矿权给美国,这种交易可以说是“卖国”行为,一边帮别国打代理人战争,一边把国家资产赠予对方,简直是太愚蠢了!

三、俄乌冲突的终局如何?

基于当前态势,俄乌冲突很难达成持续的停火协议,因为美俄的政治取向的差距太大了。让俄罗斯让步是不可能的,因为那关乎生死;让美国让步到俄罗斯满意那也不可能,美国也不至于让出整个东欧来换取停火,如果那样还不如让欧盟与俄罗斯打下去更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就现在看,所谓“冻结冲突”式停火不可能,俄罗斯所需要的“终极停火”也不可能,双方倒是可能进行短期的所谓“利益置换”。美国的想法是,通过给俄罗斯小利来破坏中俄协作,但这种图谋很难得逞!

不过,客观而言,美国的策略调整对中俄之间的协作多少会产生一些局部影响,譬如最近有消息称俄罗斯扣留中国输送欧洲的货物,俄罗斯和朝鲜要在图们江上建大桥等都说明其中的问题。但这实际上也表明,俄罗斯想从中国这里获得超越中国利益承受的好处那暂时也是不可能的!

其实,无论俄乌未来何种结局,形势凑不可能再回到以前,全球格局深刻重构的进程不会改变。客观而言,中美很难实现大的妥协,美俄更难!所有的妥协,都是策略上的微调而已。

俄美此番博弈对中国既是挑战亦是机遇。一方面,美国试图通过“俄乌牌”牵制中俄,分散对华围堵资源;另一方面,中国可凭借“中立调解者”身份,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安全架构。具体而言:

强化上合组织与金砖机制,为俄乌问题提供非西方解决平台,打破美国话语垄断。

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但需避免被捆绑于俄方局部利益,保持政策灵活性,现在我们也正是这么做的。

总之,俄美“通话罗生门”绝非孤立事件,而是百年变局加速演绎过程中的局部演变。对我们来说,唯有立足全局、主动布局,方能在风谲云诡的国际棋局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由于我们在军事科技、AI等各种科技层面不断突破,这是我们获得主动的最强力的支撑。现在,谁想要挟中国都没用,因为中国的实力是超越这一切的,中国可以淡然地面对一切,这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