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真解气!美声称侦察机在太平洋遭中国军舰发射激光 中方强硬回应
2020-03-10 09:10:52
真解气!美声称侦察机在太平洋遭中国军舰发射激光 国防部强硬回应
突发!美声称侦察机在太平洋遭中国军舰发射激光 国防部强硬回应
针对美方声称美军侦察机在太平洋遭中国军舰发射激光一事,北京时间3月6日晚,中国国防部在官方网站做出回应。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艘中国海军驱逐舰2月中旬在菲律宾海(Philippine Sea)上,向美国一架P-8A侦察机发射激光。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对此表示,美国媒体的报道与事实不符。2月17日,中国海军编队在公海组织例行演练。期间,美军一架P-8A型反潜巡逻机不顾中方多次警告,抵近中方舰艇编队,实施长时间、低高度绕飞侦察。


发言人称,中方舰艇在与美机相遇的全过程中,操作是安全、规范、专业的,符合有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相反,美机行为在意图上是不友好的,在操作上是不专业的,对双方舰机及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发言人强调,中方要求美方立即停止类似“挑衅性危险行动”,停止对中方“无端指责抹黑”,以免损害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大局。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月27日报道,美国海军27日表示,一艘中国军舰上周在美国海军P-8侦察机飞越太平洋上空时,向其发射了军用级激光,美国海军称此举“不安全和不专业”。
美国国防部官员告诉CNN,一项正式的外交抗议活动将会出台。
专家解读:
首先,按照有关的公海航行安全公约,美机这是违反有关规定的。从技术上讲,海上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海上气流激荡,飞机这样的航空器很容易受气流的影响导致突然失控,威胁我舰安全。特别是风切变这样的人力不可预判和控制的突然气象变化很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到时候说不清、道不明,非常容易引起国家间无谓的矛盾和冲突。
2014年在青岛举行的西太海军论坛正式通过的《海上意外相遇规则》,这项规则的通过将进一步有效管控海上危机,减少误判,避免在公海活动时发生相互干扰、碰撞等事件。这项海上规则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正式对外发布,但从此前多国签署过的众多双边及多边防止海上事故协定中或可了解一下,各国舰机在海上意外相遇时,需要遵守哪些基本规则。

多项规则防军舰冲突
军舰在海上正常航行,首先要遵守海上的交通规则,这个交通规则就是《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它是为确保船舶航行安全,预防和减少船舶碰撞,规定在公海和连接于公海的一切通航水域共同遵守的海上交通规则。该规则原是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制定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48年文本的第2附件,1972年修改后成为《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的附件。

尽管《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适用于所有的海上航行器,但是军舰往往具有其特殊性,它们携带特殊的装备,有时候还执行带有挑衅性的任务。因此,光有这个海上规则,无法束缚住军舰的行为。这就需要专门针对军用航行器的双边和多边的避碰规则。上世纪60年代,苏联海军和美国海军之间发生多起事故和摩擦。包括在对方领空附近飞行的飞机以及在领海附近航行的舰艇,这些飞机和舰艇都进行了针对对方的带有威胁性质的动作。1968年3月,美国政府向苏联提出进行对话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在两轮会谈后,两国于1972年5月25日签署《美苏关于防止公海及其上空意外事故的协定》(简称《美苏防止海上事故协定》或INCSEA)。
该规则签订后,世界上有十余国签署了类似协定或建立了海军间的对话机制。此外,主要涉及海军关系的防止海上事故协定还在国际上激发了涉及多个军种的更为广泛的双边军事对话,产生了《危险军事活动协定》。
坏事变好事,中国军迷很高兴
首先,说明我们的军舰上已经安装了激光武器!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广告词说,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XXX(笑),其实不是所有的军舰都能安装激光武器,特别是大功率的激光武器,那绝对不是谁想装就能装的,需要有高技术科技做支撑,能玩得转的国家,全世界五个指头伸不齐。

美方称是向其(P8-A侦察机)发射了军用级激光,说明美方还算识货。认定是军用激光,但是并没有导致实质性攻击造成的损伤,说明中国的军用级激光武器当量可调,可大可小,运用自如。从中国出口的激光武器看,中国军舰上的军用级激光武器威力要比珠海航展上出口型的威力大的多,哪有卖出的军品比本国军品还厉害的猴版武器?下图 中国的出口型“激光炮”:LW-30型激光防御武器系统

珠海航展上展出的LW-30型激光防御武器系统,其名称中的“LW”就是英文“激光武器”的缩写,30则表示其发射功率最大为30千瓦。从这个功率上看,已经超过了美国波音公司的HEL-MD激光炮,其性能超过了美国波音公司激光炮3倍,LW-30型激光防御武器系统可以利用高能激光束击落25公里外来袭导弹导引头,使其偏离预定攻击目标。
四、让美国吃一回暗亏。美国的P8-A是美国最先进的大型侦察机,机上有名目繁多的高技术侦察设备,其中不乏大量光电探测器和系统。但是这些光电探测器包括红外探测器都很娇嫩,本来都是用来远距离侦察和探测的,干近距离骚扰这样的事情不是这些设备的强项,反而是弱项。一般来说,激光的聚能效应伴随的就是高热和高温甚至超高温,不然怎么击毁目标,激光武器一般以超高温取胜,烧穿目标的外皮,对光电探测这些需要制冷的探头,杀伤力极强,激光照射上去不能说当时就打瞎了,起码性能大幅度下降,甚至致残。


五、其实,中国有句话叫“贼不走空”,P8-A也是有意来拿中国军舰练手的,因为P8-A可携带鱼雷等武器,并不像原型机波音737那么看上去人畜无害,是非常危险的一件海上利器,是军舰和潜艇的大敌。


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军舰也顺便拿美国的P8-A练练手,这种激光照射,就像打架打了对手一个乌眼青,让对手吃了个暗亏,但是打死却大可不必。
小结
这次激光照射是2月17号的事儿,到了2月27号美方才拿出媒体的应对措施,说明美方被激光照射后,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10天后才在媒体公开了这次事件,有点不知所措。
有网友说中方应该主动在媒体公开,或者在国防部发言人讲话时先发制人,这就不懂了,吃亏了才告状,占了便宜何必要说呢?
以往都是美军机、舰无端进入我国南沙、西沙挑衅,我们当然要说。这次大洋之上,双方是对等的规则语境,美方吃了个闷亏,想来想去还是想反咬一口,挣个面子,想的是让中国方面下不为例,10天之后才放了个马后炮,其实还是个笑话。
想想一年前,中国军队在吉布提基地也豪横过2回,一回是日本军机来捣乱,中国驻军用激光赶走了,还有一回是美国军机来捣乱,也让中国驻军用激光赶跑了。这回是第三回,好像用军用激光对付突发事件,中国还是第一个,真解气!
突发!美声称侦察机在太平洋遭中国军舰发射激光 国防部强硬回应
针对美方声称美军侦察机在太平洋遭中国军舰发射激光一事,北京时间3月6日晚,中国国防部在官方网站做出回应。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艘中国海军驱逐舰2月中旬在菲律宾海(Philippine Sea)上,向美国一架P-8A侦察机发射激光。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对此表示,美国媒体的报道与事实不符。2月17日,中国海军编队在公海组织例行演练。期间,美军一架P-8A型反潜巡逻机不顾中方多次警告,抵近中方舰艇编队,实施长时间、低高度绕飞侦察。
发言人称,中方舰艇在与美机相遇的全过程中,操作是安全、规范、专业的,符合有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相反,美机行为在意图上是不友好的,在操作上是不专业的,对双方舰机及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发言人强调,中方要求美方立即停止类似“挑衅性危险行动”,停止对中方“无端指责抹黑”,以免损害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大局。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月27日报道,美国海军27日表示,一艘中国军舰上周在美国海军P-8侦察机飞越太平洋上空时,向其发射了军用级激光,美国海军称此举“不安全和不专业”。
美国国防部官员告诉CNN,一项正式的外交抗议活动将会出台。
专家解读:
首先,按照有关的公海航行安全公约,美机这是违反有关规定的。从技术上讲,海上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海上气流激荡,飞机这样的航空器很容易受气流的影响导致突然失控,威胁我舰安全。特别是风切变这样的人力不可预判和控制的突然气象变化很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到时候说不清、道不明,非常容易引起国家间无谓的矛盾和冲突。
2014年在青岛举行的西太海军论坛正式通过的《海上意外相遇规则》,这项规则的通过将进一步有效管控海上危机,减少误判,避免在公海活动时发生相互干扰、碰撞等事件。这项海上规则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正式对外发布,但从此前多国签署过的众多双边及多边防止海上事故协定中或可了解一下,各国舰机在海上意外相遇时,需要遵守哪些基本规则。
多项规则防军舰冲突
军舰在海上正常航行,首先要遵守海上的交通规则,这个交通规则就是《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它是为确保船舶航行安全,预防和减少船舶碰撞,规定在公海和连接于公海的一切通航水域共同遵守的海上交通规则。该规则原是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制定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48年文本的第2附件,1972年修改后成为《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的附件。
尽管《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适用于所有的海上航行器,但是军舰往往具有其特殊性,它们携带特殊的装备,有时候还执行带有挑衅性的任务。因此,光有这个海上规则,无法束缚住军舰的行为。这就需要专门针对军用航行器的双边和多边的避碰规则。上世纪60年代,苏联海军和美国海军之间发生多起事故和摩擦。包括在对方领空附近飞行的飞机以及在领海附近航行的舰艇,这些飞机和舰艇都进行了针对对方的带有威胁性质的动作。1968年3月,美国政府向苏联提出进行对话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在两轮会谈后,两国于1972年5月25日签署《美苏关于防止公海及其上空意外事故的协定》(简称《美苏防止海上事故协定》或INCSEA)。
该规则签订后,世界上有十余国签署了类似协定或建立了海军间的对话机制。此外,主要涉及海军关系的防止海上事故协定还在国际上激发了涉及多个军种的更为广泛的双边军事对话,产生了《危险军事活动协定》。
坏事变好事,中国军迷很高兴
首先,说明我们的军舰上已经安装了激光武器!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广告词说,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XXX(笑),其实不是所有的军舰都能安装激光武器,特别是大功率的激光武器,那绝对不是谁想装就能装的,需要有高技术科技做支撑,能玩得转的国家,全世界五个指头伸不齐。
美方称是向其(P8-A侦察机)发射了军用级激光,说明美方还算识货。认定是军用激光,但是并没有导致实质性攻击造成的损伤,说明中国的军用级激光武器当量可调,可大可小,运用自如。从中国出口的激光武器看,中国军舰上的军用级激光武器威力要比珠海航展上出口型的威力大的多,哪有卖出的军品比本国军品还厉害的猴版武器?下图 中国的出口型“激光炮”:LW-30型激光防御武器系统
珠海航展上展出的LW-30型激光防御武器系统,其名称中的“LW”就是英文“激光武器”的缩写,30则表示其发射功率最大为30千瓦。从这个功率上看,已经超过了美国波音公司的HEL-MD激光炮,其性能超过了美国波音公司激光炮3倍,LW-30型激光防御武器系统可以利用高能激光束击落25公里外来袭导弹导引头,使其偏离预定攻击目标。
四、让美国吃一回暗亏。美国的P8-A是美国最先进的大型侦察机,机上有名目繁多的高技术侦察设备,其中不乏大量光电探测器和系统。但是这些光电探测器包括红外探测器都很娇嫩,本来都是用来远距离侦察和探测的,干近距离骚扰这样的事情不是这些设备的强项,反而是弱项。一般来说,激光的聚能效应伴随的就是高热和高温甚至超高温,不然怎么击毁目标,激光武器一般以超高温取胜,烧穿目标的外皮,对光电探测这些需要制冷的探头,杀伤力极强,激光照射上去不能说当时就打瞎了,起码性能大幅度下降,甚至致残。
五、其实,中国有句话叫“贼不走空”,P8-A也是有意来拿中国军舰练手的,因为P8-A可携带鱼雷等武器,并不像原型机波音737那么看上去人畜无害,是非常危险的一件海上利器,是军舰和潜艇的大敌。
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军舰也顺便拿美国的P8-A练练手,这种激光照射,就像打架打了对手一个乌眼青,让对手吃了个暗亏,但是打死却大可不必。
小结
这次激光照射是2月17号的事儿,到了2月27号美方才拿出媒体的应对措施,说明美方被激光照射后,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10天后才在媒体公开了这次事件,有点不知所措。
有网友说中方应该主动在媒体公开,或者在国防部发言人讲话时先发制人,这就不懂了,吃亏了才告状,占了便宜何必要说呢?
以往都是美军机、舰无端进入我国南沙、西沙挑衅,我们当然要说。这次大洋之上,双方是对等的规则语境,美方吃了个闷亏,想来想去还是想反咬一口,挣个面子,想的是让中国方面下不为例,10天之后才放了个马后炮,其实还是个笑话。
想想一年前,中国军队在吉布提基地也豪横过2回,一回是日本军机来捣乱,中国驻军用激光赶走了,还有一回是美国军机来捣乱,也让中国驻军用激光赶跑了。这回是第三回,好像用军用激光对付突发事件,中国还是第一个,真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