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让路

2017-11-23 12:56:51   

今日小雪。合肥今日的天气很是明媚,暖和的阳光从阳台和窗户射入房间,明亮的光线下,显得屋内的灰尘格外显眼。使得主妇们不得不拿起扫帚,对暗淡光线下颇为干净的室内卫生进行一次更为彻底的清扫。各家的阳台上也挂满了被褥和衣服,当然,也不乏合肥本地的特产腊肠和腌制板鸭。走在合肥的街头,就是一副活色生香的市井画卷。这是一个安详而温暖的日子。

远在非洲的津巴布韦地处赤道附近,终年的气候大致都差不多,或许会有雨季和旱季之别,但肯定不会像我们这里四季分明,在体验生存环境的多姿多彩上,他们无疑是枯燥的。
枯燥的不仅仅是气候环境,还有他们这么多年的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曾记得他们曾创造过史上最大面值得纸币,当然这是不值得骄傲的,毕竟,扛着一包钱去换几斤米的日子我们也曾经历过,知道那是什么滋味。

【多少个零,麻烦各位自己去数数,我是数不出来的】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执政以来,一举成功收缴了西方资本在津巴布韦境内的私有资产,这违背了西方的利益,也不符合西方对于私有资产保护的定义,于是各种制裁蜂拥而至,作为一个内陆国,大量工业产品需要进口的津巴布韦来说,物资短缺造成的物价飞涨很容易就会把通货膨胀推上一个有又一个的高峰,直至创下记录,无人可破。不过,据说南美的委内瑞拉正在琢磨着怎么打破这一记录。只是他们俩通货膨胀的表现看上去一致,但造成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好在这个世界并不是西方一家独大,穆加贝还是能够找到自己的援助者。因此他支持了三十七年,并逐步改善了国内的经济状况。只是,相对于自己周边的南非等国来说,这种改变远远不够,民众的生活,国内的经济都需要更大的改变,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只是,三十七年的执政生涯使得穆加贝有了一张很软和的功劳簿,躺在上面很舒服,并且也由此衍生了一大批利益的寄生者。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长期的执政会造成自己身边利益集团的固化,这种固化会使得任何一种想要嬗变的改革都变得劳而无功,一个相对暮气沉沉的阶层是不允许新的改革者来分享自己利益的。所以,想要把津巴布韦的社会经济提上更高的一个平台,就需要对这个固化的利益集团进行手术。


我有个不知道好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不喜欢赖被窝。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到了点就一定要起床,哪怕出门走一走,看看市井百态,听一听鸟语,闻一闻花香,那也是极为惬意的。但人有千种,花有百态,有些人还是不喜欢离开温暖而软和的被窝,比如穆加贝先生。不但自己不愿意离开,也不太喜欢别人掀他的被窝。除了自己的老婆,其他人也别想分享他被窝的余温。这就有些尴尬了。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写文说过,穆加贝的执政后期,是有一点问题的,虽然他一力主导的收缴国外资本的做法赢得了民众的爱戴,并使得民众愿意和他同甘共苦,共同经历了那难以支撑的膨胀岁月。但民众的支持是因为大家都想要过好日子,如果他一味的任由自己身边的利益阶层固化,并打着国有化的名义毫无忌惮的吞噬任何外来资本,那么,其改革的利益就到不了民众的手里。这样长久以往,民众的耐心也就渐渐消磨殆尽了。比如前几年,我们屡次看到中国的商人和企业在津巴布韦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新闻。这背后,就是一种利益熏心的表现。
本次津巴布韦的政权交接,看上去有些风云激荡,甚至掺杂着某些宫心计的表现,但我却欣喜地发现,这恐怕是目前非洲国家权力交接里最为稳定和祥和的一次了,最起码是其中之一。远的不说,就拿前苏丹的分裂来说,各种利益交织和纠葛下,血腥的屠杀导致了最终的分裂。在非洲,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个西方国家的少校就可以组织一场大规模的宫廷政变,并总是伴着无数的屠杀和暴力。最为血腥的卢旺达大屠杀也不过是发生在几十年前。而本次的津巴布韦,却最终选择了和平的交权,这不得不说,其实这是一次很成功的权力交接。其中的功劳属于谁?我只能说,没有西方势力的强力介入,非洲的兄弟其实也不是那么喜欢暴力的。能坐下来谈好,为什么非要动枪动炮呢?


这种交接我们现在看来或许觉得平淡无奇,但对于每一次蜕变都要经历一场历经数年大内战的非洲国家来说,是具有很震撼的划时代意义的事情,他们终于知道,原来如此剧烈的震荡也是不需要流血的,原来不干涉他国内政的结果是真的能带给他们真正和平的。动荡没有发生,合作继续进行,和平似乎很长远,发展一定在继续。所不同的,就是躺在被窝里的人终于走下床,开始看一看屋外的风景,听一听鸟语,闻一闻花香。屋外,其实阳光很明媚,为什么非要掖紧自己的被窝呢?把软和的功劳簿变成灿烂的大蓝图,这才是最好的利国利民利自己。